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红春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109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2 23:12
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包括吸盘的上部安装刻度盘,刻度盘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刻度盘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支撑杆能够沿第一转轴做圆周运动,支撑杆的上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能够沿支撑杆左右移动,第一滑块的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位于第二条形槽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吸盘吸附在人的皮肤上,能够移动支撑杆上的第一滑动,第一滑块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放大镜,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设有定位装置。

An Accurat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precise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used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cludes a dial moun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ction cup.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al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verse supporting rod. One end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al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ng axis. The supporting rod can move circularly along the first rotating axis.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er. The first slider can move left and right along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back of the first slider. The first slot and the second slot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first slot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ond slot. The utility model can absorb the sucker on human skin and move the first slide on the support rod. The first slide block has a first slot and a second slot at the back. The first slot has a second slider inside, the second slide block ha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has a magnifying glass,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slot has a third slid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ird slider has a third slid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时需要医务人员手动控制和操作,将针体刺入穴位后,手指捻转针柄,使针体震动刺激穴位,需要医务人员准确认穴,对医务人员的经验要求和熟练度要求比较高,现有的灸疗技术不方便将“针”和“灸”同时进行,灸疗也达不到最佳效果。而且如果手部有细菌,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后果比较严重,现有的针灸定位装置,在定位时不够定位准确,不能起到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包括吸盘的上部安装刻度盘,刻度盘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刻度盘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支撑杆能够沿第一转轴做圆周运动,支撑杆的上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能够沿支撑杆左右移动,第一滑块的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位于第二条形槽的下部,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能够沿第一条形槽左右移动,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条形槽的外部且安装放大镜,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能够沿第二条形槽左右移动,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两根矩形杆组成,第一半圆体与第二半圆体相对连接且拼接成圆形体,第一半圆体与第二半圆体拼接后的圆形体上开设圆形孔,圆形孔与圆形体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两根矩形杆分别位于第二连杆的左右两边,每根矩形杆的后端分别与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的前端通过扭簧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上部开设横向槽,横向槽的底部与第二条形槽相通,第一滑块的上部设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位于横向槽的上部,紧定螺钉的下端能够穿过横向槽与第三滑块连接,紧定螺钉能够将第三滑块固定住。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所述的吸盘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束缚带,位于吸盘后部的束缚带的一端设有日字扣。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所述的束缚带为弹性结构。如上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上面设有刻度。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能够将吸盘吸附在人的皮肤上,能够移动支撑杆上的第一滑动,第一滑块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设有放大镜,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上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端部设有定位装置,吸盘的上部设有刻度盘,刻度盘与支撑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移动第一滑块带动放大镜,通过放大镜能够更准确的找到患者的穴位,将定位装置移动到放大镜的上部,然后将放大镜移开将针灸用的针插入圆形孔内进行针灸,定位装置有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两根矩形杆,两根矩形杆分别与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之间通过扭簧连接,针插入一个学位后能够将两根矩形杆向内挤压,第一半圆体与第二半圆体分离,能够旋转支撑杆将其与针分离选择另一穴位进行针灸,刻度盘能够根据旋转支撑杆测量穴位之间的角度,使针灸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包括吸盘1的上部安装刻度盘2,刻度盘2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与刻度盘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4连接,支撑杆3能够沿第一转轴4做圆周运动,支撑杆3的上部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能够沿支撑杆3左右移动,第一滑块5的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6、第二条形槽7,第一条形槽6位于第二条形槽7的下部,第一条形槽6、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8,第二滑块8能够沿第一条形槽6左右移动,第一条形槽6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的一端与第一滑块8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条形槽6的外部且安装放大镜10,第二条形槽7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11,第三滑块11能够沿第二条形槽7左右移动,第二条形槽7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与第三滑块11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设有定位装置13,定位装置13由第一半圆体13-1、第二半圆体13-2、两根矩形杆13-3组成,第一半圆体13-1与第二半圆体13-2相对连接且拼接成圆形体,第一半圆体13-1与第二半圆体13-2拼接后的圆形体上开设圆形孔14,圆形孔14与圆形体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两根矩形杆13-3分别位于第二连杆12的左右两边,每根矩形杆13-3的后端分别与第一半圆体13-1、第二半圆体13-2的前端通过扭簧15连接。本技术能够将吸盘1吸附在人的皮肤上,能够移动支撑杆3上的第一滑动5,第一滑块5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6、第二条形槽7,第一条形槽6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8,第二滑块8上设有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的端部设有放大镜10,第二条形槽7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11,第三滑块11的上设有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端部设有定位装置13,吸盘1的上部设有刻度盘2,刻度盘2与支撑杆3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移动第一滑块5带动放大镜10,通过放大镜10能够更准确的找到患者的穴位,将定位装置13移动到放大镜10的上部,然后将放大镜10移开将针灸用的针插入圆形孔14内进行针灸,定位装置13有第一半圆体13-1、第二半圆体13-2、两根矩形杆13-3,两根矩形杆13-3分别与第一半圆体13-1、第二半圆体13-2之间通过扭簧15连接,针插入一个学位后能够将两根矩形杆13-3向内挤压,第一半圆体13-1与第二半圆体13-2分离,能够旋转支撑杆3将其与针分离选择另一穴位进行针灸,刻度盘2能够根据旋转支撑杆3测量穴位之间的角度,使针灸效果更好。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滑块5的上部开设横向槽19,横向槽19的底部与第二条形槽7相通,第一滑块5的上部设有紧定螺钉18,紧定螺钉18位于横向槽19的上部,紧定螺钉18的下端能够穿过横向槽19与第三滑块11连接,紧定螺钉18能够将第三滑块11固定住。紧定螺钉18能够将第三滑块11固定住,能够避免第三滑块11移动从而使定位装置13移动导致定位不准确。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吸盘1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束缚带16,位于吸盘1后部的束缚带16的一端设有日字扣17。吸盘1前后两端的束缚带16能够用过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的上部安装刻度盘,刻度盘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刻度盘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支撑杆能够沿第一转轴做圆周运动,支撑杆的上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能够沿支撑杆左右移动,第一滑块的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位于第二条形槽的下部,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能够沿第一条形槽左右移动,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条形槽的外部且安装放大镜,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能够沿第二条形槽左右移动,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两根矩形杆组成,第一半圆体与第二半圆体相对连接且拼接成圆形体,第一半圆体与第二半圆体拼接后的圆形体上开设圆形孔,圆形孔与圆形体位于同一中心线上,两根矩形杆分别位于第二连杆的左右两边,每根矩形杆的后端分别与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的前端通过扭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精准式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的上部安装刻度盘,刻度盘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刻度盘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支撑杆能够沿第一转轴做圆周运动,支撑杆的上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能够沿支撑杆左右移动,第一滑块的后部开设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位于第二条形槽的下部,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能够沿第一条形槽左右移动,第一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块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位于第一条形槽的外部且安装放大镜,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能够沿第二条形槽左右移动,第二条形槽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第一半圆体、第二半圆体、两根矩形杆组成,第一半圆体与第二半圆体相对连接且拼接成圆形体,第一半圆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彭红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