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电机定子及其汇流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85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汇流盘,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支架、第一导电片及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沿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片主体。第一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及电源线接入端子。第一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支架,且第一接线端子及电源线接入端子均突出于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片包括沿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导电片主体。第二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线端子。第二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支架并与第一导电片主体间隔设置,第二接线端子突出于第一表面。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一接线端子及电源线接入端子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及无刷直流电机。上述汇流盘、电机定子及无刷直流电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Brushless DC Motor, Motor Stator and Its Conver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fluence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with a relative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a first conductive sheet and a second conductive sheet. The first conductive sheet extend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 The first conductive shee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first connection terminals and power line access terminals.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sheet is embedded in the bracket,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the power line access terminal are protruded on the first surface. The second conductive sheet includes a second conductive sheet body extending circumferentially along the support. At least two second terminals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second conductive sheet. The second conductive sheet body is embedded in the bracket and spaced with the first conductive sheet body,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is protruded on the first surface.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second terminal and the first terminal and the power line access terminal is set.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 motor stator and a brushless DC motor. The shunt disc, motor stator and brushless DC motor have higher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刷直流电机、电机定子及其汇流盘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机定子及其汇流盘。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刷直流电机以其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具、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了使电机定子能够产生旋转的磁场,一般会将多组定子绕组通过汇流盘连接后通电。传统的汇流盘是通过将多个导电片嵌入汇流盘塑的胶支架上并用胶固定形成。但是这种将多个导电片嵌入汇流盘的塑胶支架的安装方式,由于多个导电片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在汇流盘装配过程中极易发生由于多个导电片之间的距离过近而造成电机短路不良的情况,故汇流盘的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汇流盘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无刷直流电机、电机定子及其汇流盘。一种汇流盘,包括,呈圆环形的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片,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片主体,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及电源线接入端子,所述至少两个接线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上,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均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片,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导电片主体,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两个接线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主体上,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弯折部及第一接线部,所述弯折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及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接线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为L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一接线部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依次连接形成的圆周曲线上,且所述第一接线部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均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对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包括固定部及第二接线部,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部及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线部及所述第二接线部均呈U形板状结构,且第一接线部及所述第二接线部可产生弹性形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及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均呈半圆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间隔且同心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塑胶支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片及所述第二导电片均为铜导电片。一种电机定子,包括,呈中空筒状结构的定子铁芯;缠绕于所述定子铁芯上的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汇流盘,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一端,且每个所述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多个凸起结构均突出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定子铁芯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匹配的多个凹槽结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定子。上述无刷直流电机、电机定子及其汇流盘,第一导电片主体及第二导电片主体均埋设于支架中,使得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与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进而使得汇流盘不用另外进行装配,有效地避免了在装配汇流盘时由于人为误差等原因而造成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之间的距离过近,使得无刷直流电机短路不良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汇流盘的可靠性。因此,包含有上述汇流盘的电机定子及无刷直流电机的可靠性也更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电机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机定子中的汇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汇流盘的剖面图;图4为图2所示汇流盘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汇流盘中的第一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所示汇流盘中的第二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电机定子10及其汇流盘300。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电机定子10。其中,电机定子10包括定子铁芯100、定子绕组200及汇流盘300。定子绕组200包括至少两个线圈210。定子铁芯100为中空筒状结构。定子铁芯100作为电机定子10的重要部件,是电机磁路的组成部分,也是安放定子绕组200的部分。因此,定子铁芯100主要起导磁及支撑作用。一般情况下,定子铁芯100由硅钢等含碳量很低的金属材料制成。定子绕组200包括至少两个线圈210。线圈210是缠绕于定子铁芯200上的金属线圈,至少两个线圈210将构成一个定子绕组200。而定子绕组200的组数与无刷直流电机的相数相同。定子绕组200作为电机定子10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的磁场。汇流盘300安装于定子铁芯100的一端,且每个线圈210的两端分别与汇流盘300电连接。汇流盘300主要起连接定子绕组200的作用。进一步的,汇流盘300与电源电连接,以通过汇流盘300为定子绕组200提供电能,使得定子绕组200形成旋转的磁场。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汇流盘300包括支架310、第一导电片320、第二导电片330。请一并参阅图4,支架310呈圆环形结构。支架310主要起支撑及电绝缘作用。一般情况下,支架310由云母、塑胶、瓷器等具有绝缘性及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以使支架310在具有电绝缘性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承载力。支架310具相对的第一表面311及第二表面31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10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313,多个凸起结构313均突出于第二表面312。定子铁芯200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与凸起结构313相匹配的凹槽结构110。在电机定子10装配的过程中,只需要将凸起结构313卡持于凹槽结构110中就可以完成汇流盘300与定子铁芯100的装配,使得汇流盘300与定子铁芯100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进而使得电机定子10的装配效率更高。凸起结构313沿支架310径向的截面形状及凹槽结构110沿支架310径向的截面形状为相互匹配的矩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10为塑胶支架。塑胶具有质轻、稳定性好、电气绝缘性能好、力学性能好等特性,使得支架310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电气绝缘性、力学性能等优点。因此,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汇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环形的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片,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片主体,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及电源线接入端子,所述至少两个接线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上,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均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片,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导电片主体,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两个接线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主体上,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汇流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环形的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导电片,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导电片主体,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接线端子及电源线接入端子,所述至少两个接线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上,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所述支架,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均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导电片,包括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延伸的第二导电片主体,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接线端子,所述至少两个接线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主体上,所述第二导电片主体埋设于所述支架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突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及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包括弯折部及第一接线部,所述弯折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部及所述第一导电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接入端子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接线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为L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一接线部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依次连接形成的圆周曲线上,且所述第一接线部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均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对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帕尔福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