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091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进水管、排水管和曝气板,所述池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架的顶部贯穿有转轴,电机的轴伸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的上端相连接,转轴的中部套设有太阳轮,池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圈,太阳轮的周边环形分布有行星轮,行星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上分布有搅拌叶,转轴上分布有搅拌杆,固定架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本装置可以对底层污水进行曝气,同时将空气输送至转轴,对中层污水进行曝气,通过设置行星轮系,使用行星轮公转,同时自转,利用搅拌叶搅动污水,使污水进一步混合,进一步提高曝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
技术介绍
污水随意排放会对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人们常常利用曝气池处理污水,曝气池是利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处理的构筑物,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曝气是使空气与水强烈接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将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现有的曝气装置曝气结构单一,污水与空气混合不够充分,导致曝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进水管、排水管和曝气板,所述池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曝气板内部中空,曝气板的上表面分布有曝气头,曝气板与曝气头连通,曝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左端穿过池体的侧壁延伸到池体的右侧,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架的顶部贯穿有转轴,转轴的下端伸入池体内,转轴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电机的轴伸端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的上端相连接,转轴内部中空,转轴的顶端安装有旋通接头,转轴的中部套设有太阳轮,池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圈,太阳轮的周边环形分布有行星轮,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齿圈啮合,行星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搅拌轴上分布有搅拌叶,转轴上分布有搅拌杆,搅拌杆内部中空,且搅拌杆与转轴连通,固定架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的排气口通过软管分别与进气管、旋通接头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有阀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池体的右侧壁下方安装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截止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机构为传动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行星轮共有三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分布有喷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将空气输送至曝气板内,对底层污水进行曝气,同时将空气输送至转轴,进而进入搅拌杆内,对中层污水进行曝气,通过设置行星轮系,使用行星轮公转,同时自转,从而带动搅拌轴转动,利用搅拌叶搅动污水,使污水进一步混合,进一步提高曝气效率;利用搅拌杆将混合污水中的气泡打散,增大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曝气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中太阳轮的俯视图;图3为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中曝气板的俯视图。图中:1-池体;2-进水管;3-排水管;4-曝气板;5-曝气头;6-进气管;7-固定架;8-转轴;9-电机;10-传动机构;11-旋通接头;12-太阳轮;13-齿圈;14-行星轮;15-搅拌轴;16-搅拌杆;17-鼓风机;18-搅拌叶;19-截止阀;20-喷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1、进水管2、排水管3和曝气板4,池体1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管2,进水管2上安装有阀门,污水通过进水管2注入池体1内,池体1的右侧壁下方安装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上安装有截止阀19,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排水管3排出,池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4,曝气板4内部中空,曝气板4的上表面分布有曝气头5,曝气板4与曝气头5连通,曝气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左端穿过池体1的侧壁延伸到池体1的右侧,池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9,固定架7的顶部贯穿有转轴8,转轴8的下端伸入池体1内,转轴8与固定架7转动连接,电机9的轴伸端通过传动机构10与转轴8的上端相连接,传动机构10为传动带,电机9运行时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内部中空,转轴8的顶端安装有旋通接头11,转轴8的中部套设有太阳轮12,池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圈13,太阳轮12的周边环形分布有行星轮14,行星轮14共有三个,行星轮14分别与太阳轮12、齿圈13啮合,转轴8转动时带动太阳轮12转动,进而带动行星轮14转动,行星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5,行星轮14转动时带动搅拌轴15转动的同时绕着转轴8公转,搅拌轴15上分布有搅拌叶18,搅拌轴15转动时带动搅拌叶18搅动污水,使污水充分混合,转轴8上分布有搅拌杆16,搅拌杆16内部中空,且搅拌杆16与转轴8连通,搅拌杆16的表面分布有喷气孔20,转轴8转动时带动搅拌杆16转动,利用搅拌杆16搅动污水,使污水混合更加均匀,固定架7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7,鼓风机17的排气口通过软管分别与06、旋通接头11连通,利用鼓风机17将空气输送至04,对底层污水进行曝气,同时将空气通过转轴8输送至搅拌杆16,最终通过喷气孔20排入中层污水中,对中层污水进行曝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污水注入池体1内,启动鼓风机17,将空气输送至曝气板4内,对底层污水进行曝气,同时将空气输送至转轴8,进而进入搅拌杆16内,从20排入污水中,对中层污水进行曝气,启动电机9,通过传动机构10带动转轴8转动,从而带动太阳轮12转动,进而带动行星轮14公转,同时自转,从而带动搅拌轴5转动,搅拌轴15转动时带动搅拌叶18搅动污水,使污水进一步混合,进一步提高曝气效率;转轴8转动时带动搅拌杆16转动,利用搅拌杆16将混合污水中的气泡打散,增大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曝气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1)、进水管(2)、排水管(3)和曝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4),曝气板(4)内部中空,曝气板(4)的上表面分布有曝气头(5),曝气板(4)与曝气头(5)连通,曝气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左端穿过池体(1)的侧壁延伸到池体(1)的右侧,池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9),固定架(7)的顶部贯穿有转轴(8),转轴(8)的下端伸入池体(1)内,转轴(8)与固定架(7)转动连接,电机(9)的轴伸端通过传动机构(10)与转轴(8)的上端相连接,转轴(8)内部中空,转轴(8)的顶端安装有旋通接头(11),转轴(8)的中部套设有太阳轮(12),池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圈(13),太阳轮(12)的周边环形分布有行星轮(14),行星轮(14)分别与太阳轮(12)、齿圈(13)啮合,行星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5),行星轮(14)转动时带动搅拌轴(15)搅拌轴(15)上分布有搅拌叶(18),转轴(8)上分布有搅拌杆(16),搅拌杆(16)内部中空,且搅拌杆(16)与转轴(8)连通,固定架(7)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17),鼓风机(17)的排气口通过软管分别与进气管(6)、旋通接头(1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行星搅拌机构的曝气池,包括池体(1)、进水管(2)、排水管(3)和曝气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板(4),曝气板(4)内部中空,曝气板(4)的上表面分布有曝气头(5),曝气板(4)与曝气头(5)连通,曝气板(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进气管(6)的左端穿过池体(1)的侧壁延伸到池体(1)的右侧,池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固定架(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9),固定架(7)的顶部贯穿有转轴(8),转轴(8)的下端伸入池体(1)内,转轴(8)与固定架(7)转动连接,电机(9)的轴伸端通过传动机构(10)与转轴(8)的上端相连接,转轴(8)内部中空,转轴(8)的顶端安装有旋通接头(11),转轴(8)的中部套设有太阳轮(12),池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齿圈(13),太阳轮(12)的周边环形分布有行星轮(14),行星轮(14)分别与太阳轮(12)、齿圈(13)啮合,行星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富罗培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综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