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03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包括钢珠料筒,所述钢珠料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钢珠料筒内并固定安装有旋转叶片,钢珠料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底部连接有料管,料管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料管的下方设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设有与底板顶部固定安装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与推料机构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设备运行中能够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缓冲,使得钢珠下料稳定,下料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珠自动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下料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钢珠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钢珠自动下料机构是对钢珠自动下料的设备,传统的钢珠下料有工人手动拿去,工作效率低,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钢珠下料机构,取代了传统的人工下料,使得工作效率高,但是现有的钢珠下料机构工作过程中不便于缓冲,震动较大,使得下料机构上的传感器不便于精准的识别钢珠下料的数量,为此我们提出了钢珠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包括钢珠料筒,所述钢珠料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钢珠料筒内并固定安装有旋转叶片,钢珠料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底部连接有料管,料管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料管的下方设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设有与底板顶部固定安装的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与推料机构相配合。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缓冲槽,且缓冲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型槽,且矩型槽内滑动套设有矩型座,所述矩型座的底部与对应的矩型槽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矩型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顶端与对应的缓冲槽的顶部内壁转动安装,所述缓冲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对应的支撑板外侧固定安装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部与对应的滑槽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螺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链轮,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链轮,两个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优选的,两个缓冲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矩型孔,且两个第一矩型空的侧壁均与链条的外侧不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链轮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圆型孔,且第一圆型孔与对应的螺杆固定套装。优选的,所述矩型座的外侧与矩型槽的侧壁滑动连接。优选的,位于同一个矩型槽内的第一弹簧的数量为十到二十个,且位于同一个矩型槽内的十到二十个第一弹簧呈矩型设置在矩型座的底部。优选的,位于同一个滑槽内的第二弹簧的数量为二到四个,且位于同一个滑槽内的二到四个第二弹簧呈矩型设置在滑动座的底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的侧壁与下料管不接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钢珠料筒、第一电机、料管、第二传感器、气缸、推料机构、第一传感器、底座、缓冲槽、支撑板、矩型槽、矩型座、第一弹簧、螺纹槽、螺杆、滑槽、滑动座、第二弹簧、第一链轮、安装槽、第二电机、第二链轮与链条相配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叶片对钢珠料筒内的钢珠转动后顺序掉落至下料孔,经下料孔流入下料管内,此时下料管上第一传感器会检测有无下料,再从下料管内流至推料机构,钢珠掉落至推料机构,推料机构两侧的第二传感器检测有无掉料,气缸带动推料机构推动钢珠至下料管内,完成单个钢珠下料,在下料的过程中产生振动带动底座震动,底座带动两个缓冲槽在对应的支撑板的外侧滑动,底座通过滑槽对第二弹簧拉伸缓冲,底座通过螺杆带动矩型座向下移动,矩型座对对应的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缓冲,使得能够有效地对底座缓冲,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链轮旋转,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两个第一链轮旋转,第一链轮带动对应的螺杆旋转,在螺纹槽的作用下,螺杆旋转带动对应的矩型座在矩型槽内向下滑动,矩型座对对应的第一弹簧进行压缩,同时第一弹簧带动对应的支撑板移动,支撑板带动对应的滑动座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此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发生变化,使得能够更好地对底座进行缓冲,从而对设备在运行中有效地进行缓冲。本技术结构简单,在设备运行中能够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缓冲,使得钢珠下料稳定,下料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钢珠料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底板、气缸、推料机构、第二传感器和料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A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珠料筒、2第一电机、3料管、4第二传感器、5气缸、6推料机构、7第一传感器、8底座、9缓冲槽、10支撑板、11矩型槽、12矩型座、13第一弹簧、14螺纹槽、15螺杆、16滑槽、17滑动座、18第二弹簧、19第一链轮、20安装槽、21第二电机、22第二链轮、23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包括钢珠料筒1,钢珠料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钢珠料筒1内并固定安装有旋转叶片,钢珠料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底部连接有料管3,料管3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7,料管3的下方设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一侧设有与底板顶部固定安装的推料机构6,推料机构6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传感器4,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8,底板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与推料机构6相配合,通过钢珠料筒1、第一电机2、料管3、第二传感器4、气缸5、推料机构6、第一传感器7、8底座、缓冲槽9、支撑板10、矩型槽11、矩型座12、第一弹簧13、螺纹槽14、螺杆15、滑槽16、滑动座17、第二弹簧18、第一链轮19、安装槽20、第二电机21、第二链轮22与链条23相配合,启动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带动旋转叶片对钢珠料筒1内的钢珠转动后顺序掉落至下料孔,经下料孔流入下料管内,此时下料管上第一传感器7会检测有无下料,再从下料管内流至推料机构,钢珠掉落至推料机构6,推料机构6两侧的第二传感器4检测有无掉料,气缸5带动推料机构6推动钢珠至下料管内,完成单个钢珠下料,在下料的过程中产生振动带动底座8震动,底座8带动两个缓冲槽9在对应的支撑板10的外侧滑动,底座8通过滑槽16对第二弹簧18拉伸缓冲,底座8通过螺杆15带动矩型座12向下移动,矩型座12对对应的第一弹簧13进行压缩缓冲,使得能够有效地对底座8缓冲,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第二链轮22旋转,第二链轮22通过链条23带动两个第一链轮19旋转,第一链轮19带动对应的螺杆15旋转,在螺纹槽14的作用下,螺杆15旋转带动对应的矩型座12在矩型槽11内向下滑动,矩型座12对对应的第一弹簧13进行压缩,同时第一弹簧13带动对应的支撑板10移动,支撑板10带动对应的滑动座17对第二弹簧18进行压缩,此时第一弹簧13和第二弹簧18的弹力发生变化,使得能够更好地对底座8进行缓冲,从而对设备在运行中有效地进行缓冲,本技术结构简单,在设备运行中能够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缓冲,使得钢珠下料稳定,下料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钢珠自动下料机构的使用。本技术中,底座8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包括钢珠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料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钢珠料筒(1)内并固定安装有旋转叶片,钢珠料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底部连接有料管(3),料管(3)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7),所述料管(3)的下方设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一侧设有与底板顶部固定安装的推料机构(6),所述推料机构(6)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传感器(4),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与推料机构(6)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包括钢珠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料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钢珠料筒(1)内并固定安装有旋转叶片,钢珠料筒(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下料孔,且下料孔的底部连接有料管(3),料管(3)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7),所述料管(3)的下方设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一侧设有与底板顶部固定安装的推料机构(6),所述推料机构(6)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传感器(4),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8),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下料管,且下料管与推料机构(6)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珠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缓冲槽(9),且缓冲槽(9)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开设有矩型槽(11),且矩型槽(11)内滑动套设有矩型座(12),所述矩型座(12)的底部与对应的矩型槽(11)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3),所述矩型座(1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14),且螺纹槽(14)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的顶端与对应的缓冲槽(9)的顶部内壁转动安装,所述缓冲槽(9)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6),且滑槽(16)内滑动连接有与对应的支撑板(10)外侧固定安装的滑动座(17),所述滑动座(17)的底部与对应的滑槽(16)的底部内壁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阿普顿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