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料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511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矿物破碎制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给料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给料器包括料仓,其内部设有空腔,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空腔与进料口和出料口连通;旋转轴,安装在料仓上,并且和料仓转动连接,旋转轴穿设于出料口中;驱动装置,与旋转轴连接,且用于驱动旋转轴转动;给料刀,其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上,另一端与料仓的内壁贴合,给料刀位于空腔的底部,给料刀旋转时能够将与其接触的物料从料仓的内壁处向出料口的方向刮动,物料可以从出料口中流出,保证了料仓底部远离出料口处的物料不会堆积,且保证了出料的均匀性,通过给料刀连续转动,料仓中物料逐层减少,能够保证出料的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从而保障了所制取样品的代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料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体矿物破碎制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料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固体矿物类的大宗物料在生产、贸易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均需要对其品质进行检测。以煤炭为例,煤炭在进行品质检测时,需要先将采集得到的粒度较大的煤炭样品,制备成为粒度小、具有代表性的少量样品,通过对该样品进行化验以验证其品质。目前对于大宗物料的制样通常通过破碎以及缩分等工序实现,为了保证所制样品具有代表性,物料需要均匀、连续并且稳定的输送至破碎装置,因而如何进行物料输送是大宗物料制样过程中的关键。目前通常利用固态物料自身的重力自然下降至上料装置料仓的下端出口,然后利用螺旋给料器横向将物料输送至运输皮带或者料斗中,然后输送至破碎装置中。然而仅仅依靠物料自身重力从料仓中下料很难保证物料的连续、均匀和稳定,并且螺旋给料器和皮带或者料斗上都会产生物料残留,影响后续制样的准确性,使检验结果产生误差。因此,亟需一种给料器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料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物料均匀、连续、稳定的运输至破碎装置,导致制取的样品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其内部设有空腔(111),顶部设有进料口(112)、底部设有出料口(121),所述空腔(111)与所述进料口(112)和所述出料口(121)连通;旋转轴(2),安装在所述料仓(1)上,并且和所述料仓(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2)穿设于所述出料口(121)中;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轴(2)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2)转动;给料刀(3),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轴(2)上,另一端与所述料仓(1)的内壁贴合,所述给料刀(3)位于所述空腔(111)的底部,所述给料刀(3)用于将物料从所述给料刀(3)和所述料仓(1)的内壁贴合的一端刮动至所述出料口(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其内部设有空腔(111),顶部设有进料口(112)、底部设有出料口(121),所述空腔(111)与所述进料口(112)和所述出料口(121)连通;旋转轴(2),安装在所述料仓(1)上,并且和所述料仓(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2)穿设于所述出料口(121)中;驱动装置,与所述旋转轴(2)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2)转动;给料刀(3),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轴(2)上,另一端与所述料仓(1)的内壁贴合,所述给料刀(3)位于所述空腔(111)的底部,所述给料刀(3)用于将物料从所述给料刀(3)和所述料仓(1)的内壁贴合的一端刮动至所述出料口(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包括环形的侧壁(11)和与所述侧壁(11)底部一端连接的底板(12),所述侧壁(11)顶部一端的开口为进料口(112),所述出料口(121)设置在所述底板(12)上,所述出料口(121)、所述侧壁(11)以及所述旋转轴(2)的轴线重合,所述给料刀(3)底部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2)的上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刀(3)呈螺旋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器还包括物料分散器(4),所述物料分散器(4)安装在所述料仓(1)上且位于所述空腔(111)中,所述物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英罗陨飞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力鸿智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