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72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所述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包括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所述第一底架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第一底架的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中穿过一根转轴,转轴的一端套有一个砂轮;所述第二底架上设置有一个水槽,水槽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转筒,转筒两端的轴头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端;所述转轴通过带轮传动方式分别与转筒以及驱动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通过一个驱动电机接口驱动转筒和砂轮转动,实现了对工件进行抛光的同时也可以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

Dual-purpose device for grinding and polish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al-purpose device for grinding and polishing,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hassis and a second chassis. A driving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hassis, two first bearing seat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of the first chassis, two first bearing seats pass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and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grinding wheel. A water tank is rotatably provided with a rotary drum, and the axle heads at both ends of the rotary drum are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bearing seat, and the two second bearing seat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water tank. The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drum and the driving motor respectively through a belt wheel drive mode. The dual-purpose device for grinding and polishing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rotary drum and the grinding wheel to rotate through a driving motor interface, realizes the polishing of the workpiece and can also be used for grinding the workpiece, reduces the area occupied by the device,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工件加工完毕之后,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抛光清理,以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现有技术通常抛丸来清理金属工件的表面,这样的抛丸式的抛光机(或称“抛丸清理机”)的结构通常较为复杂,且实际运行速度通常较高以实现“抛丸”。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转筒,并且使其应用于抛光机上能够在低速运转下也能对金属工件进行表面处理。此外,有些金属工件加工出来之后,其边缘会有明显的毛刺,直接用抛光机难以去除,因此车间内通常还会设置打磨机用来去除金属工件上的毛刺,金属工件上的毛刺去除后再进行抛光。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且能够用于对金属工件进行打磨和抛光的两用装置,以降低打磨机和抛光机的成本和占地面积。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打磨机和抛光机单独设置、占地面积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包括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所述第一底架包括顶板,设置在顶部下方的四根支腿,以及设置在四根支腿上且位于顶部下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套有第一皮带轮;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中穿过一根转轴,转轴的中部套有第二皮带轮,转轴的一端套有第三皮带轮,转轴的另一端套有一个砂轮;所述第二底架上设置有一个水槽,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阀,水槽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转筒,转筒两端的轴头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端,其中一根轴头伸出对应的那个第二轴承座并套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中,所述转筒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圆筒,和两块分别设置在圆筒两端的圆板,所述两根轴头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圆板上;圆筒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圆筒上开设有一个放料口,放料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块盖板,盖板上设置也设置有多个通孔;圆筒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根挡条,每根挡条的一侧与圆筒内部连接,另一侧指向圆筒的轴线;每根挡条沿圆筒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挡条不经过放料口。所述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中,所述盖板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圆筒连接,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圆筒对应所述两个连接孔处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每个连接孔中可分别插入一根螺栓并拧入对应的那个螺纹孔中。所述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中,所述盖板呈弧形,盖板的曲率半径等于圆筒的半径。所述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中,所述圆筒上开设的通孔和盖板上开设的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中,每根挡条与圆筒内壁焊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不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且仅通过一个驱动电机接口驱动转筒和砂轮转动,以实现对工件进行抛光的同时也可以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而通过打磨去毛刺后的工件则可以进一步放入转筒内进行抛光,从而便于完成工件的打磨和抛光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缩短了工件从打磨工序搬运到抛光工序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S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中,转筒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图1和图2中砂轮16的上半部分以及转轴14右端的上半部分被防护罩挡住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便于理解,砂轮的上半部分以及转轴右端的上半部分用虚线画出。所述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包括第一底架11和第二底架21;所述第一底架11包括顶板111,设置在顶部下方的四根支腿112(图中仅观察到两根支腿),以及设置在四根支腿上且位于顶部下方的支撑板113;支撑板113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12,该驱动电机12的主轴上套有第一皮带轮131;顶板1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座15,两个第一轴承座15中穿过一根转轴14,转轴14的中部套有第二皮带轮132,转轴的一端套有第三皮带轮133,转轴的另一端套有一个砂轮16;所述第二底架21上设置有一个水槽30,水槽30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阀301,水槽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转筒5,转5筒两端的轴头53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轴承座40,两个第二轴承座40分别设置在水槽30的两端,其中一根轴头40(图1和图2视角为右侧的那根轴头)伸出对应的那个第二轴承座并套有第四皮带轮134;所述第四皮带轮134和第三皮带轮133之间通过皮带192连接,第二皮带轮132和第一皮带轮131之间通过皮带191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顶板上位于第二皮带轮下方的位置设有通孔(图中观察不到),以便于皮带191从通孔中穿过从而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上述设置,驱动电机转动后,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一端的砂轮随之转动,从而可以用于打磨工件的毛刺,而转轴上的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进一步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从而使得转筒也随之转动,则可对转筒内的金属工件进行抛光,从而使得一个电机驱动,同时实现打磨和抛光两个用途,且占地面积也得到明显减少。从图2还可以观察到,砂轮16的外围还设置了一个防护罩17,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第一皮带轮131的直径小于第二皮带轮132的直径,第三皮带轮133的直径小于第四皮带轮134的直径。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三皮带轮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时起到减速作用,即,避免转筒的转速过高。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转筒5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圆筒51,和两块分别设置在圆筒两端的圆板52,所述两根轴头5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圆板52上;圆筒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101,圆筒上开设有一个放料口(与盖板54的位置相同),放料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块盖板54,盖板54上设置也设置有多个通孔5401。圆筒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根挡条58,每根挡条58的一侧与圆筒内部连接,另一侧指向圆筒的轴线。每根挡58条沿圆筒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挡条不经过放料口,换言之,放料口处不会有挡条发生干涉。这样设置使得转筒的结构简单,且通过设置挡条,转筒转动后,圆筒内的丸粒(图中未示出)和金属工件(图中未示出)不会聚集在圆筒底部,而是可以被带到圆筒内的较高处再落下,使得丸粒和金属工件能够充分接触和碰撞,提高金属工件表面的抛光效果。本技术不限定圆筒和盖板上的通孔的具体开设数量和尺寸,因为实际应用中根据转筒的大小不同来确定通孔的开设数量和尺寸。进一步地,所述盖板54的一侧通过合页55与圆筒连接,盖板的另一侧设置(优选为焊接)有两个连接板57,每个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孔(图中观察不到),圆筒对应所述两个连接孔处分别设置有螺纹孔(图中观察不到);每个连接孔中可分别插入一根螺栓57并拧入对应的那个螺纹孔中。通过合页连接,可以轻易地翻开或者合上盖板,而盖板上两块连接板和转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包括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架包括顶板,设置在顶部下方的四根支腿,以及设置在四根支腿上且位于顶部下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套有第一皮带轮;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中穿过一根转轴,转轴的中部套有第二皮带轮,转轴的一端套有第三皮带轮,转轴的另一端套有一个砂轮;所述第二底架上设置有一个水槽,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阀,水槽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转筒,转筒两端的轴头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端,其中一根轴头伸出对应的那个第二轴承座并套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包括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架包括顶板,设置在顶部下方的四根支腿,以及设置在四根支腿上且位于顶部下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套有第一皮带轮;顶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第一轴承座中穿过一根转轴,转轴的中部套有第二皮带轮,转轴的一端套有第三皮带轮,转轴的另一端套有一个砂轮;所述第二底架上设置有一个水槽,水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水阀,水槽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一个转筒,转筒两端的轴头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轴承座,两个第二轴承座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端,其中一根轴头伸出对应的那个第二轴承座并套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和抛光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圆筒,和两块分别设置在圆筒两端的圆板,所述两根轴头分别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致铭黎致荣黎栢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协隆金属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