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689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包括底座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前段定位夹具、左中段定位夹具、右中段定位夹具、后段定位夹具,前段定位夹具、左中段定位夹具、右中段定位夹具、后段定位夹具和控制箱均固定于底座上;前段定位夹具、左中段定位夹具、右中段定位夹具、后段定位夹具分别夹持于汽车纵梁总成的前段、左中段、右中段和后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手柄压紧方式,通过在零部件的前段、中间段左侧、中间段右侧和后段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夹具,定位更加可靠;且焊接起来更加方便。

A Multifunctional Welding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welding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front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lef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righ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rear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front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lef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righ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rear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nd a control box, all fixed on the base; a front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lef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nd a righ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re fixed on the base; and a front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 left middle segment positioning The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nd the rear segment positioning fixture are respectively clamped on the front, left, right and back segments of the automobile longitudinal assembly. Compared with the handle pressing meth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more reliable positioning and more convenient welding by installing corresponding fixtures in the front, left, right and rear parts of th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焊装台
本技术涉及夹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焊装台。
技术介绍
在汽车焊接流水线上,因装夹是在焊接夹具上完成的,所以夹具在整个焊接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夹具结构在装夹过程中,通过定位销固定住汽车纵梁,然后通过手柄压紧,使纵梁通过上下压块压紧,这种方式不利于焊接工作,而且定位精度也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包括底座、以及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前段定位夹具、左中段定位夹具、右中段定位夹具、后段定位夹具,前段定位夹具、左中段定位夹具、右中段定位夹具、后段定位夹具分别夹持于汽车纵梁总成的前段、左中段、右中段和后段;底座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照明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手柄压紧方式,通过在零部件的前段、中间段左侧、中间段右侧和后段分别设置相对应的夹具,定位更加可靠;且焊接起来更加方便;通过设置照明灯,使该焊装台在夜晚或光线暗的环境下使用时,便于操作人员查看工件夹紧情况。进一步:前段定位夹具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一夹紧件,第一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且位于零部件A的前段;第一夹紧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臂、第一转动臂、第一移动夹板和第一固定夹板,第一固定夹板固定于第一固定座上,且抵紧于零部件A的前段的底壁上;第一气缸固定于第一固定座上;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输出轴铰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移动夹板;第一移动夹板抵紧于零部件A的前段的顶壁上,且与第一固定夹板相对应;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铰接,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中部铰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气缸运转,第一连接臂的一端在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的带动下上移,此时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在第一转动臂的牵引下下移,以带动第一移动夹板下移,并抵紧于零部件A的前段的顶壁上,以与抵紧于零部件A的前段的底壁上的第一固定夹板共同作用,实现零部件A的前段的夹紧。进一步:左中段定位夹具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一移动架和第二夹紧件,第二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且位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左侧的零部件B处;第一移动架包括移动座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固定于底座上,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移动座;第二固定座上设有滑轨,移动座上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滑块套设于滑轨上;第二夹紧件固定于移动座上,第二夹紧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定位块和第一定位销,第一固定板固定于移动座上,且位于零部件B的底部;第一定位块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B的底壁上;第一定位销固定于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定位销插设于零部件B的第一定位孔内。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气缸运转,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移,移动座在滑块和滑轨的限定下平稳上移,以使第一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B的底壁上,第一定位销插设于零部件B的第一定位孔内。进一步:左中段定位夹具还包括第三夹紧件,第三夹紧件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三气缸、第二连接臂、第二转动臂、第二移动夹板和第二固定夹板,第二固定板固定于移动座上,且位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左侧的零部件C的底部;第二固定夹板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上,且抵紧于零部件C的底壁上;第三气缸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上;第二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三气缸的输出轴铰接,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移动夹板;第二移动夹板抵紧于零部件C的顶壁上,且与第二固定夹板相对应;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板铰接,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臂的中部铰接。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气缸运转,第二连接臂的一端在第三气缸的输出轴的带动下上移,此时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在第二转动臂的牵引下下移,以带动第二移动夹板下移,并抵紧于零部件C的顶壁上,以与抵紧于零部件C的底壁上的第二固定夹板共同作用,实现零部件C的夹紧。进一步:右中段定位夹具包括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夹紧件,第三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且位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右侧;第四夹紧件包括第五气缸、第二定位销和第三定位块,第五气缸固定于第三固定座上,第五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插设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第二定位孔内;第三定位块固定于第三固定座上,且抵紧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右壁上。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五气缸运转,第五气缸的输出轴和第二定位销移动,可使第二定位销插设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第二定位孔内,实现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定位。进一步:右中段定位夹具还包括第五夹紧件,第五夹紧件包括第六气缸、第三连接臂、第三转动臂、第七气缸和第三定位销,第六气缸固定于第三固定座上;第三连接臂的一端与第六气缸的输出轴铰接,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七气缸;第三转动臂的一端与第三固定座铰接,第三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臂的中部铰接;第三定位销固定于第七气缸的输出轴上,且位于零部件A的中间段的上侧的零部件D的左侧,且插设于零部件D的第三定位孔内。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六气缸运转,第三连接臂的一端在第六气缸的输出轴的带动下上移,此时第三连接臂的另一端在第三转动臂的牵引下下移,以带动第七气缸下移,位于零部件D的顶部;此时第七气缸运转,第七气缸的输出轴和第三定位销移动,可使第三定位销从零部件D的左侧插设于其第三定位孔内;实现零部件D的定位、夹紧。进一步:后段定位夹具包括第四固定座和第六夹紧件,第四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且位于零部件A的后段;第六夹紧件包括第三固定板、第八气缸和第四定位块,第三固定板固定于第四固定座上;第八气缸固定于第三固定板上,第八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四定位块,第四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D的右壁上。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八气缸运转,第八气缸的输出轴和第四定位块移动,可使第四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D的右壁上,以与从零部件D左侧插设于其第三定位孔内的第三定位销共同作用,实现零部件D的夹紧、定位。进一步:后段定位夹具还包括第七夹紧件,第七夹紧件包括第九气缸、第四连接臂、第四转动臂、第五定位块和第六定位块,第九气缸固定于第四固定座上;第四连接臂的一端与第九气缸的输出轴铰接,第四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五定位块和第六定位块;第五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A的顶壁上;第六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B的顶壁上,且与第一定位块相对应。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九气缸运转,第四连接臂的一端在第九气缸的输出轴的带动下上移,此时第四连接臂的另一端在第四转动臂的牵引下下移,以带动第五定位块和第六定位块下移,使第五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A的顶壁上;使第六定位块抵紧于零部件B的顶壁上,以与抵紧于零部件B的底壁上的第一定位块共同作用,实现零部件B的夹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所夹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中前段定位夹具与零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中前段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中左中段定位夹具与零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中左中段定位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中右中段定位夹具与零部件的一个方位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焊装台中右中段定位夹具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前段定位夹具(2)、左中段定位夹具(3)、右中段定位夹具(4)和后段定位夹具(5);所述前段定位夹具(2)、所述左中段定位夹具(3)、所述右中段定位夹具(4)、所述后段定位夹具(5)分别夹持于汽车纵梁总成的前段、左中段、右中段和后段;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固定有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前段定位夹具(2)、左中段定位夹具(3)、右中段定位夹具(4)和后段定位夹具(5);所述前段定位夹具(2)、所述左中段定位夹具(3)、所述右中段定位夹具(4)、所述后段定位夹具(5)分别夹持于汽车纵梁总成的前段、左中段、右中段和后段;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固定有照明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定位夹具(2)包括第一固定座(21)和第一夹紧件(22),所述第一固定座(2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零部件A(71)的前段;所述第一夹紧件(22)包括第一气缸(221)、第一连接臂(222)、第一转动臂(223)、第一移动夹板(224)和第一固定夹板(225),所述第一固定夹板(225)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上,且抵紧于零部件A(71)的前段的底壁上;所述第一气缸(22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上;所述第一连接臂(2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221)的输出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臂(222)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移动夹板(224);所述第一移动夹板(224)抵紧于零部件A(71)的前段的顶壁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夹板(225)相对应;所述第一转动臂(2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1)铰接,所述第一转动臂(2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222)的中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段定位夹具(3)包括第二固定座(31)、第一移动架(32)和第二夹紧件(33),所述第二固定座(31)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零部件A(71)的中间段的左侧的零部件B(72)处;所述第一移动架(32)包括移动座(321)和第二气缸(322),所述第二气缸(322)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气缸(32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所述移动座(321);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上设有滑轨,所述移动座(321)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二夹紧件(33)固定于所述移动座(321)上,所述第二夹紧件(33)包括第一固定板(331)、第一定位块(332)和第一定位销(333),所述第一固定板(331)固定于所述移动座(321)上,且位于零部件B(72)的底部;所述第一定位块(332)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31)上,所述第一定位块(332)抵紧于零部件B(72)的底壁上;所述第一定位销(333)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31)上,所述第一定位销(333)插设于零部件B(72)的第一定位孔(72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功能焊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段定位夹具(3)还包括第三夹紧件(34),所述第三夹紧件(34)包括第二固定板(341)、第三气缸(342)、第二连接臂(343)、第二转动臂(344)、第二移动夹板(345)和第二固定夹板(346),所述第二固定板(341)固定于所述移动座(321)上,且位于零部件A(71)的中间段的左侧的零部件C(73)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夹板(346)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41)上,且抵紧于零部件C(73)的底壁上;所述第三气缸(34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41)上;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立峥雷启文沈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