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在钢制柜上加装电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41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制柜上加装电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包括电子密码锁、固定在电子密码锁上的回转装置和与回转装置相配合的把手装置,回转装置包括回转件,旋转固定具和锁具连接控制件,回转件固定于电子密码锁,具有一柱状凸台,卡在L形锁具连接控制件上的槽内,一起限制在旋转固定具内,把手装置包括作动棒、把手盖和锁具作动棒,作动棒具有凸头和滑槽,凸头卡在把手盖内,锁具作动棒为一一端略粗的长杆,位于滑槽内,并处于锁具连接控制件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提升了钢柜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密码锁启闭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是指一种用于在钢制柜上加装电 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在普通钢制拒上加装有机械式密码锁,更改密码时一般须将密码锁拆下调 整,搮作很不方便,而密码设置一般只能是三位数,很容易发生重号现象,同时由于密码锁 控制着门的启闭,在密码锁开启时,门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无法固定,有可能发生磑碰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在钢制拒上加装电 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该电子密码锁的密码更改方便,密码设置简单,同时保证在电子密码 锁开启时不会出现门自由转动无法固定的状况发生。为了实现上迷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在钢制柜上加装电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是 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制拒上加装电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电子密码锁、 固定在所述电子密码锁上的回转装置和与所述回转装置相配合的把手装置。所述回转装置包括回转件,旋转固定具和锁具连接控制件,所述回转件固定于所述电子 密码锁,为扁平状,具有一柱状凸台,所迷旋转固定具为元宝形,中空,所述锁具连接控制 件为L形, 一端开有槽,穿透所述旋转固定具,所述回转件的所迷柱状凸台卡在所述锁具连 接控制件上的所迷槽内。所述槽可以为U型槽。所述旋转固定具具有定位孔。所述回转件开有螺孔,所迷电子密码锁具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具有一前回转面和一后 回转面,中间以轴连接,所述后回转面上具有孔洞,所述螺孔与所述孔洞穿射有螺丝。所述把手装置包括作动棒、把手盖和锁具作动棒,所述作动棒具有凸头和滑槽,所述凸头卡在所述把手益内,所述锁具作动棒为--端略粗的长杆,位于所述作动棒的所述滑槽内,并处于所述锁具连^^控制件上方。本技术独特通过独特的回转装置和把手装置设计,通过电子密码锁回转盘的转动达 到控制门的开启和关闭的目的,操作简单,在电子密码锁开启的状态下可保证作动棒的相对 独立性,即保证在电子密码锁开启的状态下,门能钩住柜子上的卡槽,不会出现由于门自由 转动无法固定,而造成磑石並的状况发生。而在电子密码锁关闭的状态下则可保证柜子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安装在拒门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的电子密码锁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b是本技术的电子密码锁的立体示意图二。图2c是本技术的电子密码锁的另一工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回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回转装置的回转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把手装置的内部立体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把手装置的内部立体示意图二。图7是本技术的把手装置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内部立体示意图。图8a是本技术的回转件与电子密码锁组装的安装示意图。图8b是本技术的回转件与电子密码锁组装后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8c是本技术的回转件与电子密码锁组装后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9a是本技术的回转件与电子密码锁组装后再组装到柜门上的安装示意图。图9b是本技术的回转件与电子密码锁组装后再组装到拒门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10a是本技术的回转装置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0b是本技术的回转装置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图lla是本技术的安装完毕的立体示意图一。图llb是本技术的安装完毕的立体示意图二。图12是本技术安装完毕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a是采用本技术的拒门开启立体示意图。图13b是采用本技术的拒门关闭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图l至蹈13b所示。 为了克月l传统电子密码锁的不足,如图l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钢制拒上加装电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它包括电子密码锁l、回转装置2和把手装置3,其中请参见图2a、图2b和图2c,电子密码锁1具有回转盘11,回转盘11具有一前回转面 111和一后回转面112,后回转面112上具有孔洞113,电子密码锁1的启闭由扭动电子密码 锁1的回转盘11来实现,扭动回转盘11可^f吏前回转面111和后回转面112同时旋转。请参见图3和图4,回转装置2包括回转件21,旋转固定具22和锁具连接控制件23, 回转件21为扁平状,开有两个螺孔211,和一柱状凸台212,旋转固定具22为元宝形,中空, 具有定位孔221,锁具连接控制件23为L形, 一端穿透旋转固定具22,可在旋转固定具22 内上下移动,其上开有U型槽231,回转件21的柱状凸台212正好卡入锁具连接控制件23 上的U型槽231。请参见困5、图6和图7,把手装置3包括作动棒31、把手盖32和锁具作动棒33,作动棒31具有凸头311和滑槽312,锁具作动棒33为--端略粗的长軒,作动棒31的凸头311卡在把手盖32内,作动棒31可作绕旋转轴34旋转,而锁具作动棒33插入作动棒31相应的 滑槽312内,锁具作动棒33可在滑槽312内作上下移动,当锁具作动棒33上升到把手盖32 上对应的卡槽321内时,作动棒31就无法旋转,当锁具作动棒33下降落出把手盖32上对应 的卡槽321内时,作动棒31可继续旋转。安装时,请参见图8a,先用螺丝穿射回转装置2的回转件21的螺孔211和后回转面112 上的孔洞113,将回转件21固定在电子密码锁1背面的后回转盘112上,这样当扭动回转盘 11,回转件21也跟着转动,如图8b和图8c所示。再如图9a和图9b所示将电子密码锁1固 定在门101上,然后将回转件21的柱状凸台212卡入穿透旋转固定具22的锁具连接控制件 23上的U型槽231,用螺丝穿射旋转固定具22的定位孔221和门101的相应的孔位102,将 旋转固定具22固定在门101上,这样,通过电子密码锁1正面的回转盘11的转动可控制锁 具连接控制件23作上下移动,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再将把手6固定在门101上,把手装 置3安装在回转装置2附近,与回转装置2相配合,将作动棒31安装在把手盖32上,同时 将锁具作动棒33插入作动棒31的滑槽312内,锁具作动棒33位于所述锁具连接控制件23 的上方,如图7所示,最后将把手盖32安装在门101上,如图lla所示,门101的正面如图 llb所示。请参见图12,这样,当转动电子密码锁1的回转盘11时,带动锁具连接控制件23上下 移动,锁具连接控制件23的移动又带动锁具作动棒33上下移动,而锁具作动棒33的上下移 动可控制作动棒31的转动,作动棒31的转动又通过连杆4控制了门101上的卡钩5的转动, 卡钩5的转动决定了门101的开启与关闭,这样就完成了整个操作过程。如困13a和困13b所示,是整个拒子安装完成后的状况。拒子门关闭时,卡钩5卡入拒 子100上对应的方槽103内。当要开启拒门101时,须转动作动棒31,而作动棒31是否可 以转动,则由电子密码锁1所处状态决定,当电子密码锁1处于开启状态时,作动棒31可以 自由转动,可开启柜门;当电子密码锁1处于关闭状态时,作动棒31无法转动,拒门便无法 开启。综上,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安全。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说明书中,本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制柜上加装电子密码锁的启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密码锁、固定在所述电子密码锁上的回转装置和与所述回转装置相配合的把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震旦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