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单元系统、温度管理系统、遥控器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895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0:16
致冷单元系统具备:向敷设于负载侧的配管供给制冷剂的致冷单元;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的空间且具有对所述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的遥控器;以及控制所述致冷单元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致冷单元系统、温度管理系统、遥控器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致冷单元系统、温度管理系统、遥控器及控制方法。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230975号而主张优先权,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致冷单元被广泛用于空调机等。致冷单元自身是对制冷剂进行冷却、加热的热源装置,在负载侧需要设置风机盘管等热交换器。通常,在包含致冷单元和风机盘管的空调机中,利用风机盘管进行负载侧的温度调整,致冷单元以规定的设定温度对制冷剂进行加热或冷却。也就是说,致冷单元的运转依赖于风机盘管等的控制,因此,致冷单元自身难以把握空调负载的状态。另外,在农业领域中,为了促进农作物的培育,例如,在塑料大棚内敷设配管,使由锅炉加热后的温水在该配管中循环,由此,将塑料大棚内的温度控制为所希望的温度。作为相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制冷制热装置,该制冷制热装置的目的在于,将热泵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设置于塑料大棚的内外,利用设置于排出口附近的循环扇将室内机排出的暖风或冷风沿着室内的长边方向输送,由此产生暖风或冷风的流动,使暖风或冷风向大棚整体均匀地扩散。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系统,在该空气调节系统中,在栽培大棚内设置多个热泵式空气调节装置、燃烧式制热装置、循环扇、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通过对循环扇的运转进行设计而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得均匀,并且优先使用CO2排出量、运转费用少的制热机,当能够预测这些制热机的能力降低时,使其他制热机运转来避免陷入制热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0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367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将致冷单元用于农业用途的情况下,需要新设置风机盘管,耗费成本。尤其是成为大规模时,成本变大。另外,堆积于屋外的稻草或灰尘等附着于风机盘管的翅片而发生堵塞,所以需要定期的维护,因此,由于难以使用这样的原因等,有时在塑料大棚内不设置风机盘管。在不设置风机盘管的情况下,通过使制冷剂在敷设于塑料大棚内的已有的配管内循环等来管理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但是,如上所述,在致冷单元不具备与负载相应地来控制制冷剂的冷却或加热的结构,因此,致冷单元无法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相应地调整在配管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温度。因此,存在塑料大棚内的温度成为被过度制热或过度制冷的状态的可能性。若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而在塑料大棚内另外设置温度传感器或者设置与其检测温度相应地对致冷单元进行运转指示的控制装置,则例如该控制装置是为了该用途而专门开发的,因此,存在成本增加的可能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致冷单元系统、温度管理系统、遥控器及控制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致冷单元系统具备:致冷单元,其向敷设于负载侧的配管供给制冷剂;遥控器,其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的空间,具有对所述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在所述致冷单元系统中,所述遥控器还具有运转模式受理部,该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制冷剂温度调节模式、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中的任一选择,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到制冷剂温度调节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制冷剂成为规定的设定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制冷剂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在所述致冷单元系统中,所述遥控器还具备设定温度受理部,该设定温度受理部受理确定了所述负载侧的温度与所述制冷剂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设定对应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设定温度受理部受理到的设定对应信息,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所述致冷单元系统中的所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包含进行所述负载侧的空间的制冷的冷却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所述致冷单元系统中的所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包含进行所述负载侧的空间的制热的加热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所述致冷单元系统中的所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包含用于使所述负载侧的雪融化的融雪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温度管理系统具备:一个或多个配管;以及用于供给在该配管中循环的制冷剂的上述的致冷单元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温度管理系统具备:敷设在塑料大棚的室内的配管;以及用于供给在该配管中循环的制冷剂的上述的致冷单元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所述温度管理系统还具备:敷设于塑料大棚的屋顶及外壁中的至少一方的融雪用的配管;以及用于供给在该融雪用的配管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第六方式所记载的致冷单元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式,温度管理系统具备:敷设于塑料大棚的屋顶及外壁中的至少一方的融雪用的配管;以及用于供给在该融雪用的配管中循环的制冷剂的第六方式所记载的致冷单元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式,遥控器是向敷设于负载侧的配管供给制冷剂的致冷单元的遥控器,其中,所述遥控器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的空间,具有对所述负载侧的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式,在控制方法中,致冷单元的、设置于负载侧的空间且具有对所述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的遥控器将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致冷单元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致冷单元供给的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收到的温度信息对应的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的致冷单元系统、温度管理系统、遥控器及控制方法,不使用风机盘管而仅通过致冷单元就能够供给与负载相应的温度的制冷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温度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框图。图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一图。图3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二图。图4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三图。图4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四图。图4C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五图。图4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六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温度管理系统的空调模式运转时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温度管理系统的应用例。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七图。图7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八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九图。图8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遥控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第十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温度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图9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温度管理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温度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温度管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如图1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冷单元系统,其中,所述致冷单元系统具备:致冷单元,其向敷设于负载侧的配管供给制冷剂;遥控器,其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的空间,具有对所述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9 JP 2016-2309751.一种致冷单元系统,其中,所述致冷单元系统具备:致冷单元,其向敷设于负载侧的配管供给制冷剂;遥控器,其设置于所述负载侧的空间,具有对所述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冷单元系统,其中,所述遥控器还具有运转模式受理部,该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制冷剂温度调节模式、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中的任一选择,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到制冷剂温度调节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制冷剂成为规定的设定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制冷剂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冷单元系统,其中,所述遥控器还具备设定温度受理部,该设定温度受理部受理确定了所述负载侧的温度与所述制冷剂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设定对应信息,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运转模式受理部受理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的选择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设定温度受理部受理到的设定对应信息,以使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成为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所述致冷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致冷单元系统,其中,所述负载侧温度调节模式包含进行所述负载侧的空间的制冷的冷却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拓也赤冢启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