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878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9:16
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具备冷却装置(20)以及冷却装置控制部(30)。冷却装置(20)具备喷射喷嘴(21)、冷却液通路(22)、第一阀(23)、第一阀控制部(24)、第二阀(25)、流量检测器(26)、以及第二阀控制部(27)。第二阀控制部(27)将第二阀(25)的阀开度控制为,由流量检测器(26)检测的流量实际值与流量目标值一致。剩余冷却液排出部(31)为,在被轧制件(2)到达轧制机(10)之前,将第一阀(23)控制为开状态,并且使上述流量目标值成为0而将第二阀(25)控制为闭状态。流量目标值设定部(32)在基于剩余冷却液排出部(31)的控制后,将上述流量目标值设定为与轧制机(10)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的被轧制件(2)的目标温度相应的值。

Outlet sid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Rolling Mill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t the exit side of the rolling mill has a cooling device (20) and a cooling device control unit (30). The cooling device (20) has a jet nozzle (21), a coolant passage (22), a first valve (23), a first valve control unit (24), a second valve (25), a flow detector (26) and a second valve control unit (27). The second valve control unit (27) controls the valve opening of the second valve (25) to be the same as the actual flow value detected by the flow detector (26). The residual coolant discharge part (31) is to control the first valve (23) to an open state before the rolled part (2) reaches the rolling mill (10), and to make the above flow target value zero while the second valve (25) to a closed state. After the flow target value setting section (32) is controlled by the residual cooling fluid discharge section (31), the above flow target value is set to correspond to the target temperature of the rolled piece (2) on the inlet side and the outlet side of the rolling mill (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特别涉及热轧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被轧制件的良好品质,在热轧生产线中将热轧机的出口侧的被轧制件的温度控制为目标温度是较重要的事项。作为热轧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例如已知有日本特愿平10-277627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热轧机具备对被轧制件进行轧制的多个轧制机架,在轧制机架之间具备向被轧制件喷射冷却水的冷却喷头。一般,冷却喷头在冷却水通路的下游端具备喷射喷嘴,在喷射喷嘴的上游具备能够开闭的喷射阀,在喷射阀的上游具备能够对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进行调节的蝶阀。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776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图7是用于对基于上述冷却喷头的以往的温度控制进行说明的时序图。时刻t1是被轧制件到达轧制机的定时。时刻t2是使冷却水排出的冷却指令的定时。在时刻t2,蝶阀为开状态(线82),喷射阀从闭状态(OFF)向开状态(ON)切换(线81)。即,在与冷却指令相同的定时打开喷嘴侧的喷射阀。此时,除了所指令的冷却水量,还排出在蝶阀与喷射阀之间的冷却水通路内残留的冷却水。由此,会对被轧制件喷射比所指令的冷却水量多的冷却水,被轧制件会被急剧地冷却。作为其结果,温度控制的精度恶化而被轧制件的温度变化变大,对板厚控制的精度也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对被轧制件的急剧冷却进行抑制而使温度控制的精度提高,并且能够使板厚控制的精度提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为具备对被轧制件进行轧制的多个轧制机架的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冷却装置,设置在上述多个轧制机架的至少一个轧制机架之间;以及冷却装置控制部,对上述冷却装置进行控制,上述冷却装置具备:喷射喷嘴,用于对上述被轧制件喷射冷却液;冷却液通路,向上述喷射喷嘴供给冷却液;第一阀,设置于上述喷射喷嘴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能够变更开闭状态;第一阀控制部,对上述第一阀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第二阀,设置于上述第一阀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能够变更阀开度;流量检测器,对在上述第二阀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检测;以及第二阀控制部,对上述第二阀的阀开度进行控制,以使由上述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流量实际值与流量目标值一致,上述冷却装置控制部具备:剩余冷却液排出部,在上述被轧制件到达上述轧制机之前,将上述第一阀控制为开状态,并且使上述流量目标值成为0而将上述第二阀控制为闭状态;以及流量目标值设定部,在基于上述剩余冷却液排出部的控制后,将上述流量目标值设定为与上述轧制机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的上述被轧制件的目标温度相应的值。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接下来轧制的被轧制件到达轧制机之前,将第一阀控制为开状态,并且将第二阀控制为闭状态,能够将第二阀下游的冷却液通路内所残留的冷却液在不会落到被轧制件上的定时排出。然后,设定与被轧制件的目标温度相应的流量目标值,向被轧制件喷射按照冷却指示的冷却液量。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被轧制件的急剧冷却而使温度控制的精度提高,并且能够使板厚控制的精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图2是用于对系统的温度控制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冷却装置控制部30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冷却装置控制部30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冷却装置控制部30、60所具有的处理电路的硬件构成例的图。图7是用于对基于冷却喷头的以往的温度控制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于在各图中共通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方式1.<整体构成>图1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的概念图。图1表示热轧生产线的一部分。热轧生产线具备轧制机10。轧制机10例如为热轧机。热轧机例如为粗轧机、精轧机。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假设轧制机10为精轧机。轧制机10具备对被轧制件2进行轧制的多个轧制机架。在图1中描绘出随机配置的n个轧制机架的一部分(n>1,n为自然数)。具体地说,描绘有配置在最上游的第一个轧制机架11、第n-1个轧制机架13、以及配置在最下游的第n个轧制机架14。<冷却装置>在多个轧制机架的至少一个轧制机架之间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是用于朝向被轧制件2喷射冷却液的冷却喷头。在图1中描绘有设置在第n-1个轧制机架13与第n个轧制机架14之间的冷却装置20。冷却装置20具备喷射喷嘴21(上部喷射喷嘴21a、下部喷射喷嘴21b)、冷却液通路22、第一阀23(上部喷射阀23a、下部喷射阀23b)、第一阀控制部24、第二阀25、流量检测器26、以及第二阀控制部27。上部喷射喷嘴21a是用于向被轧制件2的上表面喷射冷却液的喷射喷嘴。下部喷射喷嘴21b是用于向被轧制件2的下表面喷射冷却液的喷射喷嘴。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对上部喷射喷嘴21a以及下部喷射喷嘴21b进行区别的情况下,仅记载为喷射喷嘴21。喷射喷嘴21与冷却液通路22的下游端连接。喷射喷嘴21配置在第n-1个轧制机架13与第n个轧制机架14之间。冷却液通路22是向喷射喷嘴21供给冷却液的管。冷却液例如为冷却水、冷却油、其他溶液。上部喷射阀23a设置于上部喷射喷嘴21a上游的冷却液通路22,能够变更开闭状态。下部喷射阀23b设置于下部喷射喷嘴21b上游的冷却液通路22,能够变更开闭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对上部喷射阀23a以及下部喷射阀23b进行区别的情况下,仅记载为第一阀23。第一阀控制部24对第一阀2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具体地说,第一阀控制部24基于来自冷却装置控制部30的导通信号将第一阀23控制为开状态,基于来自冷却装置控制部30的截止信号将第一阀23控制为闭状态。第二阀25是设置于第一阀23上游的冷却液通路22、能够变更阀开度的蝶阀。根据阀开度来调整冷却液量以及冷却液压力。流量检测器26是对在第二阀25上游的冷却液通路22中流动的冷却液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传感器。第二阀控制部27将第二阀25的阀开度控制为,由流量检测器26检测到的流量实际值与流量目标值一致(闭环控制)。从冷却装置控制部30输入流量目标值。第二阀控制部27基于流量实际值与流量目标值之差对第二阀25的阀开度进行变更。例如,在流量目标值被设定为0的情况下,控制为使阀开度成为全闭(开度0%)。<冷却装置控制部>图1所示的系统具备对冷却装置20进行控制的冷却装置控制部30。冷却装置控制部30用于将轧制机10出口侧的被轧制件2的温度冷却到目标温度。在冷却装置控制部30的输入口侧连接有跟踪装置3、上位计算机4、轧制机入口侧温度传感器5、以及轧制机出口侧温度传感器6。在冷却装置控制部30的输出口侧连接有第一阀控制部24、第二阀控制部27。从跟踪装置3、上位计算机4、轧制机入口侧温度传感器5、轧制机出口侧温度传感器6向冷却装置控制部30逐次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该轧制机具备对被轧制件进行轧制的多个轧制机架,该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的特装在于,具备:冷却装置,设置在上述多个轧制机架的至少一个轧制机架之间;以及冷却装置控制部,对上述冷却装置进行控制,上述冷却装置具备:喷射喷嘴,用于对上述被轧制件喷射冷却液;冷却液通路,向上述喷射喷嘴供给冷却液;第一阀,设置于上述喷射喷嘴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能够变更开闭状态;第一阀控制部,对上述第一阀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第二阀,设置于上述第一阀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能够变更阀开度;流量检测器,对在上述第二阀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检测;以及第二阀控制部,对上述第二阀的阀开度进行控制,以使由上述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流量实际值与流量目标值一致,上述冷却装置控制部具备:剩余冷却液排出部,在上述被轧制件到达上述轧制机之前,将上述第一阀控制为开状态,并且使上述流量目标值成为0而将上述第二阀控制为闭状态;以及流量目标值设定部,在基于上述剩余冷却液排出部的控制后,将上述流量目标值设定为与上述轧制机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的上述被轧制件的目标温度相应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该轧制机具备对被轧制件进行轧制的多个轧制机架,该轧制机的出口侧温度控制系统的特装在于,具备:冷却装置,设置在上述多个轧制机架的至少一个轧制机架之间;以及冷却装置控制部,对上述冷却装置进行控制,上述冷却装置具备:喷射喷嘴,用于对上述被轧制件喷射冷却液;冷却液通路,向上述喷射喷嘴供给冷却液;第一阀,设置于上述喷射喷嘴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能够变更开闭状态;第一阀控制部,对上述第一阀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第二阀,设置于上述第一阀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能够变更阀开度;流量检测器,对在上述第二阀上游的上述冷却液通路中流动的冷却液的流量进行检测;以及第二阀控制部,对上述第二阀的阀开度进行控制,以使由上述流量检测器检测的流量实际值与流量目标值一致,上述冷却装置控制部具备:剩余冷却液排出部,在上述被轧制件到达上述轧制机之前,将上述第一阀控制为开状态,并且使上述流量目标值成为0而将上述第二阀控制为闭状态;以及流量目标值设定部,在基于上述剩余冷却液排出部的控制后,将上述流量目标值设定为与上述轧制机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的上述被轧制件的目标温度相应的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橘稔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