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坑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8531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集水坑形成第一扫描体;坑口多边形成第二扫描体;与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为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坑口多边形形成结果多边形;计算最大放坡高度;设置放坡高度;获取坑口多边形每条边的偏移距离;计算坑口多边形每条边的放坡距离;构建集水坑放坡体;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与集水坑的父相连接的部分为第二类筏板和第二类承台;第二类筏板、第二类承台形成第三扫描体;第三扫描体与集水坑放坡体求交集形成第四扫描体;合并与集水坑相交的筏板、承台形成第五扫描体;第四扫描体扣减第五扫描体形成第六扫描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快速建模。

Constructio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device of catchment p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a system, a computer device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a water catchment pit. The methods include: a water catchment pit forms a first scanner body; a second scanner body is formed by the pit mouth polygon; a raft plate and a platform intersecting with the first scanner body are the first raft plate and the first scanner platform; a result polygon is formed by the pit mouth polygon; a calculation of the maximum slope height; and a setting-up and laying-out of the RAF Slope Height; Obtain the offset distance of each side of the crater polygon; Calculate the slope distance of each side of the crater polygon; Construct the slope body of the catchment pit; The first type raft and the first type cap connected with the father of the catchment pit are the second type raft and the second type cap; The second type raft and the second type cap form the third scanner body; The third scanner and the catchment pit slope body seek the intersection shape. The fourth scanner is formed by merging rafts and caps intersecting with the catchment pit to form the fifth scanner, and the fourth scanner subtracts the fifth scanner to form the sixth scanner.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fast mode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水坑的构建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建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集水坑的构建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3D模型批注方案,是利用三维模式转成二维模式,然后在二维模式下进行批注。所有WEB上二维显示的元素都可以采用此方案进行批注。比如,在线图片处理系统,office文件在线批注,PDF文件在线批注,能转成office格式或者PDF格式的文件的在线批注。三维模式转成二维模式进行批注,三维模式下,选取固定的视点,截取当时视点整个场景图形,数据内容是base64编码的字符串,web页面利用该字符串初始化成图片元素,利用svg技术对该张图片进行批注图形的绘制。同时,由于是基于视点的场景图片,如果在批注模式下的话,场景图片的区域大小改变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批注和场景的位置发生错位,所以每次截取该视点下的场景图片时,需要保证区域大小固定。在建筑或建筑建模的领域中,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排水方式。集水坑(waterpit)就是比较简便的一种方式,适用于基底埋深&;lt;5m时。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所述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所述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将所述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筛选与所述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将所述第二扫描体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第一类筏板中顶标高最高的所述筏板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或所述承台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设置所述集水坑的坑底的出边距离;将所述坑口多边形偏移操作形成结果多边形;计算所述集水坑的最大放坡高度;设置所述集水坑的放坡高度;获取所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在偏移操作过程中的偏移距离;根据所述放坡高度计算所述坑口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所述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所述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将所述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筛选与所述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将所述第二扫描体的高度设置为所述第一类筏板中顶标高最高的所述筏板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或所述承台的中心点到顶部的距离;设置所述集水坑的坑底的出边距离;将所述坑口多边形偏移操作形成结果多边形;计算所述集水坑的最大放坡高度;设置所述集水坑的放坡高度;获取所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在偏移操作过程中的偏移距离;根据所述放坡高度计算所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构建所述集水坑的放坡体;筛选所述第一类筏板和所述第一类承台中与所述集水坑的父相连接的所述筏板和所述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二类筏板和第二类承台,所述集水坑的父是指所述集水坑的中心点位于其竖直下方的所述筏板或所述承台;将所有所述第二类筏板和/或所述第二类承台沿竖直方向向下延展形成第三扫描体,所述第三扫描体的高度大于所述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求所述第三扫描体与所述集水坑的所述放坡体的交集,形成第四扫描体;合并所有与所述集水坑相交的所述筏板和/或所述承台,形成第五扫描体;在所述第四扫描体中扣减所述第五扫描体,形成第六扫描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所述第六扫描体不是联通的体,则对所述第六扫描体进行结构处理,所述结构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或其组合:选取及合并所述第六扫描体中的扫描子体、对所述扫描子体取舍处理、选取所述扫描子体中底标高最低的一块扫描子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相等且为一个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所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放坡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结果多边形、所述集水坑的高度、所述集水坑的所述放坡高度及所述坑口多边形的每条边的偏移距离中的一项或多项构建所述集水坑的放坡体。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水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布尔运算求交集、合并及扣减。7.一种集水坑的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构建单元,用于将集水坑沿竖直方向向上延展形成第一扫描体,所述第一扫描体的高度为所述集水坑所处的楼层的最大高度;所述构建单元还用于将所述集水坑的坑口多边形沿竖直方向向上放样并形成第二扫描体;选择单元,用于筛选与所述第一扫描体相交的筏板和承台,并分别记作第一类筏板和第一类承台;设置单元,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书平孟智勇张伟迟彧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