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及采用其的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23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包括炉膛、以及设置在炉膛内的两个锅筒,两个锅筒分别为上锅筒和下锅筒,且上锅筒和下锅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通过对流管束及水冷壁连接,上锅筒上设置有上集箱,下锅筒上设置有下集箱,水冷壁上端通过上集箱与上锅筒连接,水冷壁下端通过下集箱与下锅筒连通;所述炉膛内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锅筒设置在上支架上,下锅筒设置在下支架上;所述炉膛的炉膛前墙上设置有烟气入口,位于炉膛左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上述结构形式的锅炉具有回收效率高、可控性高、检修方便、不会影响隧道窑正常生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及采用其的隧道窑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及采用其的隧道窑,属于锅炉

技术介绍
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或吊顶,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烧成带,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隧道窑消耗的一次能源(煤),除炉窑散热、产品水份蒸发、烧结等必须消耗的能量外,约70%的能量是随排烟热损失和产品冷却热损失而浪费。在这些浪费的热量(简称余热)中,采用余热干燥砖坯的方式,可利用余热的20%,20%因品位低无法利用,另有30%左右的余热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隧道窑余热利用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一般是把500~1000℃的热量降到500℃以下后再通过换热装置回收余热,虽然能源的总量没有改变,但却降低了余热的品位,损失了大量高品位余热,导致余热再利用的经济指标降低,余热回收的成本加大,余热利用的效率也随之较低,同时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热源污染。将隧道窑高品位余热(300~1000℃的产品冷却余热)收集转化为价值更高的蒸汽能源,而品位较低、余热锅炉利用价值不高的余热(100~250℃)再用于砖坯干燥,则既可满足生产的需求,充分利用好现有干燥设备,并可提高建材企业隧道窑余热利用的价值和效率。隧道窑余热利用经历了窑顶加设热水箱——窑尾安装换热器——窑内加装余热锅炉等几个阶段。早期建设的隧道窑,都会在窑顶冷却带装一个铁制热水箱或在窑尾安装换热器生产热水,主要用于车间内冬季采暖、职工洗浴等。近年来流行窑内加装以辐射换热方式为主的余热锅炉,采热效率比较高,有低压余热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两种形式。但由于锅炉内置于隧道窑内部,直接参与了窑炉的生产过程,再出现故障时无法有效隔离、无法停炉,余热锅炉一旦出出故障严重影响窑炉正常生产。余热锅炉就在隧道窑上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先进的材料和监控手段被用在余热锅炉上,使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都有大幅度提高,为砖瓦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余热锅炉多被用来代替燃煤锅炉,换取的热量主要用于生产区和生活区烘暖、洗浴用水、溴化锂空调制冷、矿工工作服烘干、井口采暖、矿区食堂等。余热锅炉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原料特点和工艺方案确定,还要符合企业的热量需求情况。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余热锅炉存在回收效率差、可控性差、无法有效隔离、检修不便、影响隧道窑正常生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余热锅炉存在回收效率差、可控性差、无法有效隔离、检修不便、影响隧道窑正常生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及采用其的隧道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包括炉膛、以及设置在炉膛内的两个锅筒,两个锅筒分别为上锅筒和下锅筒,且上锅筒和下锅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还设置有竖直排布的对流管束;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通过对流管束及水冷壁连接,上锅筒上设置有上集箱,下锅筒上设置有下集箱,水冷壁上端通过上集箱与上锅筒连接,水冷壁下端通过下集箱与下锅筒连通;所述炉膛内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锅筒设置在上支架上,下锅筒设置在下支架上;所述炉膛的炉膛前墙上设置有烟气入口,位于炉膛左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优选的,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由Q245R/GB713钢板焊制而成,其中,上锅筒为Φ900mm,厚度为14mm,下锅筒为Φ800mm,厚度为14mm。优选的,所述上锅筒上设置有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主蒸气阀和连续排污阀。优选的,所述下锅筒上设置有排污阀。优选的,所述炉膛左右两侧均为Φ51×3.5的膜式水冷壁,纵向节距为90mm;炉膛后墙布置了Φ51×3.5的水冷壁管,节距为120mm;设置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对流管束为错列布置,其尺寸为Φ51×3.5,横向节距为140mm,纵向节距为60mm。优选的,所述对流管束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锅筒和下锅筒连接。优选的,所述炉膛的炉膛后墙靠近烟气出口侧还布置了人孔。优选的,所述烟气入口的尺寸为1100×1000mm,烟气出口的尺寸为1000×800。优选的,所述炉膛下方设置有多个贮灰仓,并且炉膛墙壁在对应每个贮灰仓的位置均设置有排灰门。一种隧道窑,其中,所述隧道窑包括预热带、焙烧带、冷却带,以及如以上所述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设置在隧道窑的外部;所述焙烧带前端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焙烧带的烟气出口与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连通。本技术提供的锅炉是一种独立于隧道窑的结构,高温余热烟气进入炉膛进行辐射换热,经炉膛出口对流管束、后从烟道排出,此种结构形式的锅炉具有回收效率高、可控性高、检修方便、不会影响隧道窑正常生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A-A剖面图;图3为图1B-B剖面图;图中:1:炉膛;2:上锅筒;3:下锅筒;4:水冷壁;5:对流管束;6:烟气入口;7:烟气出口;8:人孔;9:贮灰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包括炉膛1、以及设置在炉膛1内的两个锅筒,两个锅筒分别为上锅筒2和下锅筒3,且上锅筒2和下锅筒3的轴线平行设置。上锅筒2和下锅筒3之间还设置有竖直排布的对流管束5。上锅筒2和下锅筒3通过对流管束5及水冷壁4连接,上锅筒2上设置有上集箱,下锅筒3上设置有下集箱,水冷壁4上端通过上集箱与上锅筒2连接,水冷壁4下端通过下集箱与下锅筒3连通。炉膛1内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锅筒2设置在上支架上,下锅筒3设置在下支架上。炉膛1的炉膛前墙上设置有烟气入口6,位于炉膛左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7。此锅炉是一种独立与隧道窑的结构,高温余热烟气进入炉膛1进行辐射换热,经炉膛1出口对流管束5、后从烟道排出,此种结构形式的锅炉具有回收效率高、可控性高、检修方便、不会影响隧道窑正常生产的优点。上锅筒2和下锅筒3由Q245R/GB713钢板焊制而成,其中,上锅筒2为Φ900mm,厚度为14mm,下锅筒3为Φ800mm,厚度为14mm。上锅筒2上设置有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主蒸气阀和连续排污阀。下锅筒3上设置有排污阀。炉膛1左右两侧均为Φ51×3.5的膜式水冷壁,纵向节距为90mm,炉膛1后墙布置了Φ51×3.5的水冷壁管,节距为120mm。设置在上锅筒2和下锅筒3之间的对流管束为错列布置,其尺寸为Φ51×3.5,横向节距为140mm,纵向节距为60mm。对流管束5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上锅筒2和下锅筒3连接。由此,增加了对流管束5的传热效果。炉膛1的炉膛后墙靠近烟气出口侧还布置了人孔8,以利检查和安全运行。烟气入口6的尺寸为1100×1000mm,烟气出口7的尺寸为1000×800。其有助于高温烟气与对流管束的充分换热。炉膛1下方设置有多个贮灰仓9,并且炉膛1墙壁在对应每个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以及设置在炉膛内的两个锅筒,两个锅筒分别为上锅筒和下锅筒,且上锅筒和下锅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还设置有竖直排布的对流管束;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通过对流管束及水冷壁连接,上锅筒上设置有上集箱,下锅筒上设置有下集箱,水冷壁上端通过上集箱与上锅筒连接,水冷壁下端通过下集箱与下锅筒连通;所述炉膛内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锅筒设置在上支架上,下锅筒设置在下支架上;所述炉膛的炉膛前墙上设置有烟气入口,位于炉膛左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以及设置在炉膛内的两个锅筒,两个锅筒分别为上锅筒和下锅筒,且上锅筒和下锅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还设置有竖直排布的对流管束;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通过对流管束及水冷壁连接,上锅筒上设置有上集箱,下锅筒上设置有下集箱,水冷壁上端通过上集箱与上锅筒连接,水冷壁下端通过下集箱与下锅筒连通;所述炉膛内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锅筒设置在上支架上,下锅筒设置在下支架上;所述炉膛的炉膛前墙上设置有烟气入口,位于炉膛左侧的墙壁上设置有烟气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锅筒和下锅筒由Q245R/GB713钢板焊制而成,其中,上锅筒为Φ900mm,厚度为14mm,下锅筒为Φ800mm,厚度为14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锅筒上设置有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主蒸气阀和连续排污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锅筒上设置有排污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隧道窑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贝贝李俊峰张彦斌周川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维赢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