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650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所述铜层通过电镀法覆盖所述工件,所述镍层通过电度法覆盖所述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吸液芯工件表面覆盖铜层,铜层表面覆盖镍层,既能保证吸液芯的热传导性能,还能提高表面抗氧化能力;首先在工件上电镀一层具有丰富毛细结构的颗粒铜层,然后在颗粒铜层表面在电镀一层镍层,既能起到固定颗粒铜层的作用,提高颗粒铜层与工件的结合力,也能提高表面抗氧化能力。

An antioxidant hot plate wic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ntioxidant hot plate wick, which comprises a workpiece, a copper layer covering the workpiece surface and a nickel layer covering the copper layer surface. The copper layer covers the workpiece by electroplating method, and the nickel layer covers the copper layer by electric method. The work piece surface of the liquid absorbing core is covered with copper layer and the copper layer is covered with nickel layer, which not only ensures the heat conductivity of the liquid absorbing core, but also improves the anti-oxidation ability of the surface. Firstly, a granular copper layer with rich capillary structure is electroplated on the work piece, and then a nickel layer is electropl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granular copper layer, which can not only fix the granular copper layer, but also improve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granular copper layer and the work piece. The resultant force can also improve the surface antioxidant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板吸液芯的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热板作为一种电子产品的传热器件被广泛使用,其中热板内部的吸液芯含有丰富毛细结构。专利技术申请号:201711137877.5,采用电镀法制备超薄热板吸液芯。电镀法制备的吸液芯毛细能力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但是目前的电镀法最终表面是铜,会发生氧化,导致毛细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吸液芯工件表面覆盖铜层,铜层表面覆盖镍层,既能保证吸液芯的热传导性能,还能提高表面抗氧化能力;首先在工件上电镀一层具有丰富毛细结构的颗粒铜层,然后在颗粒铜层表面在电镀一层镍层,既能起到固定颗粒铜层的作用,提高颗粒铜层与工件的结合力,也能提高表面抗氧化能力。本专利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优选的,所述铜层通过电镀法覆盖所述工件,所述镍层通过电度法覆盖所述铜层。优选的,所述工件为铜板。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镀铜,包括第一次镀铜,电镀槽液Ⅰ包括五水硫酸铜5-50g/L,98%浓硫酸100-500ml/L,电镀槽液Ⅰ温度10-60℃,采用磷铜或纯铜作为阳极,工件作为阴极,电流密度0.5-5A/dm2,电镀时间0.01-15min;(2)、镀镍,在经过第一次电镀的工件上电镀一层镍层,优选的,所述步骤(1)还包括第二次镀铜,电镀槽液Ⅱ包括五水硫酸铜225-350g/L,98%浓硫酸50-100ml/L,电镀槽液Ⅱ温度10-60℃,取出经过第一次电镀的样品,放入电镀槽液Ⅱ中作为阴极,磷铜作为阳极,电流密度5-20A/dm2,电镀时间0.01-45min。优选的,所述步骤(2)在硫酸镍体系或者氨基磺酸镍体系电镀槽液中电镀,槽液温度10-60℃,电流密度0.5-10A/dm2电镀时间0.1-120min。具体的,步骤(2)采用硫酸镍体系电镀槽液Ⅲ进行电镀,电镀槽液Ⅲ包括硫酸镍100-300g/L,氯化镍5-50g/L,硼酸10-50g/L。具体的,步骤(2)采用硫酸镍体系电镀槽液Ⅳ进行电镀,电镀槽液Ⅳ包括氨基磺酸镍200-600g/L,氯化镍5-50g/L,硼酸10-50g/L。优选的,步骤(1)在电化学/扩散控制步骤或者纯扩散控制步骤条件下镀铜。优选的,步骤(2)在电化学控制步骤条件下进行镀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吸液芯工件表面覆盖铜层,铜层表面覆盖镍层,既能保证吸液芯的热传导性能,还能提高表面抗氧化能力;本专利技术首先在工件上电镀一层具有丰富毛细结构的颗粒铜层,然后在颗粒铜层表面在电镀一层镍层,既能起到固定颗粒铜层的作用,提高颗粒铜层与工件的结合力,也能提高表面抗氧化能力。附图说明图1位本专利技术电镀法获得表面为镍层抗氧化吸液芯结构。(显微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电镀槽液I。电镀槽液I的成分为硫酸铜50g/L,浓硫酸100ml/L,槽液温度20-30℃;(2)配制电镀槽液Ⅱ。电镀槽液Ⅱ的成分为硫酸铜250g/L,硫酸75ml/L,槽液温度20-30℃;(3)配制电镀槽液Ⅲ:电镀槽液Ⅲ的成分为硫酸镍250g/L,氯化镍20g/L,硼酸40g/L,槽液温度20-30℃;(4)镀铜:第一次镀铜,采用磷铜作为阳极,工件作为阴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A/dm2,电镀时间5min;第二次镀铜,取出经过第一次镀铜的工件,放入电镀槽液Ⅱ中作为阴极,采用磷铜作为阳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10A/dm2,电镀时间45min;通电时,铜在铜颗粒与工件间、铜颗粒缝隙间沉积,提高了铜颗粒与工件的结合力;(5)镀镍:取出经过第二次镀铜的工件,放入电镀槽液Ⅲ中作为阴极,采用镍板(也可采用镍珠或者镍扣)作为阳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1A/dm2,时间10min;(6)取出工件,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后吹干。上述步骤(1)在扩散控制步骤条件下镀铜,步骤(2)在电化学控制步骤条件下进行镀镍。上述方法制得的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工件为铜板。实施例2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电镀槽液I:电镀槽液I的成分为硫酸铜50g/L,浓硫酸200ml/L,槽液温度50-60℃;(2)配制电镀槽液Ⅱ:电镀槽液Ⅱ的成分为硫酸铜300g/L,硫酸100ml/L,槽液温度50--60℃;(3)配制电镀槽液Ⅲ:电镀槽液Ⅲ的成分为硫酸镍300g/L,氯化镍10g/L,硼酸25g/L,槽液温度30-40℃;(4)镀铜:第一次镀铜,采用磷铜作为阳极,工件作为阴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4A/dm2、电镀时间5min;第二次镀铜,取出经过第一次镀铜的工件,放入电镀槽液Ⅱ中作为阴极,采用磷铜作为阳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20A/dm2、电镀时间30min;通电时,铜在铜颗粒与工件间、铜颗粒缝隙间沉积,提高了铜颗粒与工件的结合力;(5)镀镍:取出经过第二次镀铜的工件,放入电镀槽液Ⅲ中作为阴极,采用镍板(也可采用镍珠或者镍扣)作为阳极,电流密度1.5A/dm2,进行电镀15min;(6)取出样品,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后吹干。上述步骤(1)中的第一次镀铜在扩散控制步骤条件下镀铜,第二次镀铜在电化学控制步骤条件下镀铜,步骤(2)在电化学控制步骤条件下进行镀镍。上述方法制得的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工件为铜板。实施例3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电镀槽液I:电镀槽液I的成分为硫酸铜20g/L,浓硫酸300ml/L,槽液温度20-30℃;(2)配制电镀槽液Ⅱ:电镀槽液Ⅱ的成分为硫酸铜300g/L,硫酸120ml/L,槽液温度20-30℃;(3)配制电镀槽液Ⅲ:电镀槽液Ⅲ的成分为氨基磺酸镍250g/L,氯化镍10g/L,硼酸40g/L,槽液温度55-60℃;(4)镀铜:第一次镀铜,采用磷铜作为阳极,工件作为阴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1A/dm2、电镀时间10min;第二次镀铜,取出经过第一次镀铜的工件,放入电镀槽液Ⅱ中作为阴极,采用磷铜作为阳极,电镀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8A/dm2、电镀时间30min;通电时,铜在铜颗粒与工件间、铜颗粒缝隙间沉积,提高了铜颗粒与工件的结合力;(5)镀镍:取出经过第二次镀铜的工件,放入电镀槽液Ⅲ中作为阴极,采用镍板(也可采用镍珠或者镍扣)作为阳极,电流密度2A/dm2,进行电镀0.5min;(6)取出样品,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后吹干。上述步骤(1)中的第一次镀铜在扩散控制步骤条件下镀铜,第二次镀铜在电化学控制步骤条件下镀铜,步骤(2)在电化学控制步骤条件下进行镀镍。上述方法制得的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工件为铜板。实施例4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电镀槽液I:电镀槽液I的成分为为硫酸铜20g/L,浓硫酸150ml/L,槽液温度20-30℃;(2)配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件,覆盖工件表面的铜层,覆盖铜层表面的镍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通过电镀法覆盖所述工件,所述镍层通过电度法覆盖所述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氧化热板吸液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铜板。4.一种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镀铜,包括第一次镀铜,电镀槽液Ⅰ包括五水硫酸铜5-50g/L,98%浓硫酸100-500ml/L,电镀槽液Ⅰ温度10-60℃,采用磷铜或纯铜作为阳极,工件作为阴极,电流密度0.5-5A/dm2,电镀时间0.01-15min;(2)、镀镍,在经过第一次电镀的工件上电镀一层镍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氧化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第二次镀铜,电镀槽液Ⅱ包括五水硫酸铜225-350g/L,98%浓硫酸50-100ml/L,电镀槽液Ⅱ温度10-60℃,取出经过第一次电镀的样品,放入电镀槽液Ⅱ中作为阴极,磷铜作为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松周韦曹经倩史少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度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