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清田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43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主要是针对一种防火门锁栓控制结构与把手按压结构连动方式的改进,使操作者直接以向前推压方式将把手按压而牵引门锁锁栓运动,达到顺利开启门锁的效果。其第一开启单元是装设在防火门扇内,引动该门锁的锁栓伸缩移动,同时也可借由装设在防火门上的第二开启单元的按压框座内设置的一按压把手,该按压把手受力向下按压时,牵动一连接杆水平移动,并且该连接杆连接一拨杆可产生摇摆运动,借由该拨杆一端所设的滑轮伸入第一开启单元内部,推动连接锁栓的锁栓座水平移动,进而使锁栓伸缩于门锁内产生开启门锁的动作。(*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特别是针对防火门锁栓控制结构与把手按压结构连动方式的改进,使操作者轻松向前推压而开启防火门锁。
技术介绍
如图1,一般常用的防火门锁的开启使用方式,是按压横设在防火门中央的把手框座10内一按压把手11,借由按压把手11向下移动、牵引位于门内侧的锁壳12向外伸出或缩回锁栓12d,能使防火门因门锁伸出锁栓12d而形成闭锁状态无法开启,也或因门锁缩回锁栓12d而解除闭锁状态可被开启。上述常用的防火门门锁按压把手11是以一种斜压动作方式操作的,也就是当按压把手11被使用者向下按动时,该按压把手11是以斜向移动方式向下运动,对此请参阅图2显示的防火门门锁构造,为了方便观看,将该门锁转动九十度呈水平横置,可看出位于把手框座10内部分别容设一可供使用者手部向下按动的按压把手11,以及连接容设有锁栓12d的锁壳12,该按压把手11是被螺丝锁设在把手框座10底端的两个固定座13予以连接,该固定座13两侧壁缘各设有一斜槽13a,由此穿设二滚轮滑柱13b,并由一梢体13c予以穿设固定在按压把手11两侧壁缘上,同时位于上述固定座13前侧底端,穿设固定着一回绕状弹簧夹体13d的固定梢13e,使该弹簧夹体13d一端触接在该滚轮滑柱13b底端,并对其施加向上的迫压力量,常态时上述穿设滚轮滑柱13b的梢体13c可将按压把手11顶持在把手框座10的上端位置,当使用者用手施压于按压把手11时,则上述滚轮滑柱13b即受此按压力量沿着斜槽13a向下滑动,于是按压把手11便在把手框座10内斜向移动。而位于把手框座10前端连接的锁壳12,是如图3所示容设有一摆动块12a,该摆动块12a分向两侧伸延形成一驱动部12b与一被动部12c,其中驱动部12b的一端是触接于按压把手11的内面部位,而被动部12c则触接于容设锁壳12内的锁栓12d一凹阶部12e内,当使用者用手按下按压把手11时,则摆动块12a的驱动部12b即受压向下移位而使另一侧的被动部12c向上移动,并同时被动部12c将钩设在凹阶部12e的锁栓12d连动,向逆时针方向摆动,于是锁栓12d便缩回锁壳12内形成开启门锁的动作。分析上述常用防火门锁开启的动作,虽然使用者进行按压动作时是如图3所示,以垂直方向按压在按压把手11上,但该按压把手11是容设在把手框座10内沿着固定座13斜槽13a的方向移动,也就是按压把手11顺着斜槽13a产生一垂直方向的移动以及一水平方向的移动,因此使用者手部作用在按压把手11的力量便被分解成对锁栓12d产生连动的垂直分力,以及对锁栓12d丝毫不具有任何作用的水平分力,故而造成使用者须耗费较大的手部力量施加于按压把手11上,以及按压把手11沿斜槽13a方向滑动具有一水平方向位移,造成按压把手11移动方向与使用者手部按压方向不同,因而影响使用者手部按压门锁的舒适感。此外,上述常用防火门门锁的锁栓伸出锁壳12之后,如图1所示,是插入设在门框外侧边的一锁栓座14内,该锁栓座14设有供容设锁栓12d的槽孔,因该锁栓座14是以贴设方式装置在门框上,外形具有突出于门框表面而影响其外观美感的缺陷,并且该锁栓座14是外露于门框侧边,容易受到恶意捶打敲击而被破坏,所以上述常用防火门锁具有外形上不够美观以及容易遭受到破坏的使用缺陷,应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可供操作者直接以垂直按压方式使门锁的把手移动,借以牵引门锁内的锁栓运动而达成舒适按压开启门锁的使用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可使该防火门锁的锁栓伸出锁壳时,可直接插设于门框内面锁栓片的栓孔中,借以使防火门锁于闭锁状态时,避免现有锁栓座外露门框侧边受到恶意破坏,以增加防火门锁的使用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本技术所涉及的防火门锁包括第一开启单元、第二开启单元、牵引转块、牵引杆、拨杆等结构。第一开启单元,是内嵌至该防火门内,而被装设于该防火门表面的开启键所连动,以推动容设在该第一开启单元内的一锁栓座的锁栓运动,使该防火门进入开锁、闭锁状态。第二开启单元,是装设至该防火门表面相对该开启键处,并在该第二开启单元上设置有一按压把手。牵引转块,是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按压把手内,且该牵引转块呈弯折状以形成有中央端部与两侧端部。牵引杆,是连接至该牵引转块的一侧端部上。拨杆,是连接在该牵引杆一端且延伸至该防火门内,而为该按压把手所连动的牵引杆推拉产生运动,以推动该锁栓运动而使该防火门进入开、闭锁状态。本技术所涉及的防火门锁针对防火门锁的按压把手传动机构予以改进,以将该防火门的第一开启单元装设在门扇夹层中,而运动该门锁的锁栓伸缩位移的方式,同时也可利用横设在防火门中央的第二开启单元的按压把手内的一牵引转块予以操控,而运动该第一开启单元的锁栓伸缩移位,当该按压把手受力向下按压时,得以借由该牵引转块牵动一牵引杆与一连接杆水平移动,并且该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一拨杆,使拨杆被连接杆牵引产生摇摆动作,其中拨杆一端设有一滑轮可伸入第一开启单元内部以推动连接锁栓的一锁栓座水平移动,进而使该锁栓随着水平位移而伸缩在该第一开启单元,构成防火门锁闭锁或解除闭锁的动作。此外,本技术的防火门锁的第一开启单元内部装设有转动装置,借由其中的转动块可被一栓杆连接在一转动把手,使该转动块可为转动把手转动而带动一具有伸出状挡止臂的转动片旋动,该转动片的挡止臂是卡接在连接一锁栓的锁栓座上,当转动片旋转时挡止臂即迫压在锁栓座使其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于是锁栓座所连接的锁栓即可伸缩在锁壳,构成防火门锁闭锁或解除闭锁的动作,提供操作者直接以向前推压方式将把手按压而牵引门锁锁栓运动,以达成舒适开启门锁的效果。本技术的防火门锁的锁栓座可由热熔性材料构成,当门锁因火灾发生而呈现高温状态时,该热熔材料构成的锁栓座,因达熔点温度而融化。因而无论如何旋转转动把手或按压把手,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均能维持防火门锁呈闭锁状态,也就是由室外方向并无法开启防火门扇,以免防火门被不知情者误开启而使火焰窜出伤人或使得火势可能向外扩延至其它场所。本技术的防火门锁安全传动装置具有较佳使用功效且不会发生失败,具绝对安全有效的门锁构造。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常用防火门锁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常用防火门锁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常用防火门锁的使用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防火门锁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防火门锁的第一开启单元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防火门锁的第二开启单元构造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防火门锁的部分组件构造示意图;图8A及图8B为本技术防火门锁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防火门锁的外观示意图,包括第一开启单元2A及第二开启单元2B,主要是针对防火门上的第二开启单元2B的按压把手35内的传动机构予以改进,同时将防火门的第一开启单元2A装设在门扇的夹层内,以运动该第一开启单元内的锁栓21伸缩移动,进而使该锁栓21随着水平移动而伸缩于第一开启单元内,形成防火门锁闭锁或解除闭锁的动作。图5、图6为本技术的防火门锁构造的第一开启单元与第二开启单元的分解示意图。该第一开启单元2A主要是包括一锁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防火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的防火门锁包括:    第一开启单元,是内嵌至该防火门内,被装设在该防火门表面的开启键所连动,以推动容设在该第一开启单元内的一锁栓座的锁栓运动,使该防火门进入开锁、闭锁状态;    第二开启单元,是装设至该防火门表面相对该开启键处,并于该第二开启单元上设置有一按压把手;    牵引转块,是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按压把手内,且该牵引转块呈弯折状,以形成有中央端部与两侧端部;    牵引杆,是连接至该牵引转块的一侧端部上;    拨杆,是连接在该牵引杆一端且延伸至该防火门内,被该按压把手所连动的牵引杆推拉产生运动,推动该锁栓运动,使该防火门进入开、闭锁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田
申请(专利权)人:林清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