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640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包括模台、地上生产线、地下养护进入工位、码垛机、养护仓和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分别通信连接到模台、码垛机、地下养护工位和养护仓;所述养护仓由若干条自动流水作业线组成,并且设置在地下;所述自动流水作业线设有驱动轮、行走轮和摆渡工位;预制构件通过模台来运载,模台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行走轮上移动,通过所述驱动轮驱动;所述模台沿运动方向的首尾两端各设有感应器,并且所述感应器通信连接到所述驱动轮的控制单元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下养护系统可以极大改善预制构件传统养护的空间不足、轨迹单一、操作古板等缺点,使预制构件的养护更灵活、更智能,并且充分利用用地空间。

An Underground Maintenance System for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nderground maintenance system for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including a die stand, an overground production line, an underground maintenance entry station, a palletizer, a maintenance warehouse and a control center. The control center communicates with each other and connects to the moulding table, palletizer, underground maintenance station and maintenance warehouse; the maintenance warehouse is composed of several automatic pipeline operation lines and is set underground; the automatic pipeline operation line is equipped with driving wheels, walking wheels and ferry stations;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are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moulding table, and the moulding table moves on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walking wheel, and through the driving wheels. Wheel drive; the first and last ends of the die tabl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are each provided with inductors, and the inductors are communicatively connected to one of the control units of the driving wheel. The underground maintenance syste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maintenance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such as insufficient space, single trajectory, and old-fashioned operation, so as to make the maintenance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s more flexible and intelligent,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lan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养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构件的养护仓基本上设置在地上,不仅大大占领用地空间,而且限制预制构件的生产量,无法满足生产所需。有些地区虽然已开始启用地下养护仓,但布局不够合理,使用的升降机构不够灵活,装卸速度慢,地下养护仓的进出口数量少,而且预制构件在养护过程中的信息没法获取,养护时间及所处位置难以掌握,多为人工监控,没法实现自动化生产,还存在模台碰撞到人的意外,或模台堆积、停止不前的情况,总而言之,养护系统不够智能,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甚至出现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地下养护系统,以解决传统养护仓位不足,生产操作呆板单一的问题,以节省用地空间,生产更灵活,更智能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包括模台、地上生产线、地下养护进入工位、码垛机、养护仓和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分别通信连接到所述模台、码垛机、地下养护工位和养护仓;所述养护仓由若干条自动流水作业线组成,并且设置在地下;所述自动流水作业线设有驱动轮、行走轮和摆渡工位;预制构件通过所述模台来运载,所述模台通过所述驱动轮驱动能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行走轮上移动;所述模台沿运动方向的首尾两端各设有感应器,并且所述感应器通信连接到所述驱动轮的控制单元一。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为雷达或激光发射及接收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上设有人工启动开关和自动控制启动开关,所述自动控制启动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一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养护仓的进、出口分别设有信号接收器,并且对应连接到进、出口的控制单元二。进一步的,所述模台上粘贴有涵盖其运载的所述预制构件信息的二维码,所述地下养护进入工位上设有二维码扫描仪,所述模台进入所述地下养护进入工位时,所述二维码能经过所述二维码扫描仪正下方并被扫码。进一步的,所述养护仓整体布置呈“凹”字型,凹处位置是所述码垛机的活动区域,所述码垛机两侧是多条进出所述养护仓的进出口通道,每条通道之间相互独立且平行;所述养护仓还设有共用通道,是平行于所述码垛机与所述进出口通道连起来的直线型连贯通道,所述共用通道与所述进出口通道由所述摆渡工位连接。又进一步的,所述模台在进出所述养护仓依次经过所述码垛机、进口通道、摆渡工位、共用通道、另一侧的摆渡工位、出口通道,并再次回到所述码垛机。更进一步的,每一条所述通道均由两条对称的轨道组成,所述驱动轮在两条轨道上的布置为非对称的错位间隔布置,每条所述轨道由若干个所述驱动轮和若干个所述行走轮交替组成,相邻两个所述驱动轮之间设有数个所述行走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养护仓设置在地下,含有多条相互独立的通道,布局合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大大扩充了养护仓位数量,极大减少了预制构件养护时间长的影响,以满足生产所需。2.所述码垛机为悬挂式起吊机,装载构件速度较快,起吊高度可灵活快速调整,并且所述养护仓进出口较多,可以自由选择进出口,还有就是养护仓进出口位置设置激光器,利用自动控制原理实现精准开关门,所有这些都大大方便了构件的快速进出,有效地提高流水生产效率。3.该地下养护系统简单易操作,通过目前新兴技术(二维码)有效地掌握了预制构件的信息,从而根据需要规划路线,或者养护途中需要优先取出时,亦可安排优先通道,使得构件养护更灵活,更智能。4.所述模台上设有感应器,通过感应器的感知及辐射范围,可以有效暂停模台的移动,很好地避免碰撞情况,大大减少影响生产的可能性;并且模台的再次启动也较为灵活,可人工现场操作或控制室远程操控,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位于地下部分的布置情况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地上、地下空间布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台;2-感应器;3-驱动轮;4-行走轮;5-码垛机;6-信号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其中,附图及说明书文字部分的“前”“后”仅用于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地下养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地下养护系统,包括模台1、地上生产线、地下养护进入工位、码垛机5、养护仓和控制中心。所述地上生产线包括清扫工位、装模板工位、绑钢筋工位、装埋件工位、质检工位、布料及振捣工位、摆渡工位、缓冲工位和拉毛工位。一个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选取一块闲置的所述模台1放置到所述地上生产线上,进入清扫工位将所述模台1上的碎屑清扫干净,进入装模板工位,按照所述预制构件所需的规格尺寸在模台1上安装相应的模板,固定好所述模板后,进入绑钢筋工位,将钢筋网片捆绑在所述模板围合起来的内部空间中,再进入装埋件工位,根据需要在相应的位置安装相应的埋件,如螺栓、吊钩、钢筋条等,然后进入质检工位,对前面工序安装的模板、钢筋、埋件等进行检测,如安装和质量过关,则进入下一工序,否则,取出重新安装,直至合格后一同进入下一工序;下一工序为布料及振捣,该工位上有布料机及振捣设备,当布料机接收到出料命令时,会将水泥、沙子、石子、水等混凝土组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然后倒进所述模板围合起来的内部空间中,接着开启振捣,将所述模板围合起来的内部空间填实,然后进行抹面处理;然后通过摆渡工位转移至另一方向的生产线上,进入缓冲工位,在所述缓冲工位等候进入拉毛工位,在拉毛工位上进行拉毛,使表面光滑整洁,至此所述预制构件生产制作基本完成,在进入地下养护工位前,将涵盖该预制构件的个性信息如尺寸规格、组分、排号、成模时间、预计进入养护仓时间、离开养护仓时间等通过相关软件生成二维码,并粘贴在运载该预制构件的所述模台1上。一个所述模台1上可以制作多块预制构件,优选地,一个所述模台1运载三块所述预制构件,其上的二维码同时包括三块预制构件的信息。所述地下养护进入工位上设有二维码扫描仪,所述二维码扫描仪是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地下养护进入工位上的,所述二维码扫描仪的探头正对下方。当所述模台1进入所述地下养护进入工位时,所述二维码刚好能经过所述二维码扫描仪正下方。当所述二维码完全进入所述二维码扫描仪扫描范围时,所述二维码扫描仪就可以扫码并获取所述二维码携带的信息,然后将二维码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将相关二维码信息储存并记录。所述养护仓改变传统设置方式,设置在地下,相当于将传统地上养护仓部分搬运到地下,这样一来,大大节省了用地空间,扩充了所述养护仓的仓位。所述养护仓在地下为封闭容纳腔,仅靠进出、口闸门与外界连通。在所述养护仓进、出口位置之间放置所述码垛机5,所述码垛机5底座与所述养护仓最底面平齐,高度贯通地下和地上,保证所述模台1能从地上运送到地下。所述养护仓在地下可以设置多层,优选两层,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每一层的布置在俯视角度下呈“凹”字型,凹处位置是所述码垛机5的活动区域,所述码垛机5两侧是多条进出所述养护仓的进、出口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包括模台(1)、地上生产线、地下养护进入工位、码垛机(5)、养护仓和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分别通信连接到所述模台(1)、码垛机(5)、地下养护工位和养护仓;所述养护仓由若干条自动流水作业线组成,并且设置在地下;所述自动流水作业线设有驱动轮(3)、行走轮(4)和摆渡工位;预制构件通过所述模台(1)来运载,所述模台(1)通过所述驱动轮(3)驱动能在所述驱动轮(3)和所述行走轮(4)上移动;所述模台(1)沿运动方向的首尾两端各设有感应器(2),并且所述感应器通信连接到所述驱动轮(3)的控制单元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包括模台(1)、地上生产线、地下养护进入工位、码垛机(5)、养护仓和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分别通信连接到所述模台(1)、码垛机(5)、地下养护工位和养护仓;所述养护仓由若干条自动流水作业线组成,并且设置在地下;所述自动流水作业线设有驱动轮(3)、行走轮(4)和摆渡工位;预制构件通过所述模台(1)来运载,所述模台(1)通过所述驱动轮(3)驱动能在所述驱动轮(3)和所述行走轮(4)上移动;所述模台(1)沿运动方向的首尾两端各设有感应器(2),并且所述感应器通信连接到所述驱动轮(3)的控制单元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2)为雷达或激光发射及接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上设有人工启动开关和自动控制启动开关,所述自动控制启动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一通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仓的进、出口分别设有信号接收器(6),并且对应连接到进、出口的控制单元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的地下养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建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