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34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其润滑剂组分质量含量为:石墨16.1‑19.8份,聚四氟乙烯34.7‑36.1份,棕刚玉14.2‑15.5份,二硫化钨28.4‑30.9份,聚丁烯5.4‑7.6份;各种润滑剂组分为颗粒状,大小约为200‑800目,充分搅拌。该润滑剂成本低、绿色、环保、摩擦系数低(0.05‑0.09)、更换操作方便、方法简单、成果转化潜力大、实用价值广,主要应用在高温、高湿、高载环境下液压机械设备润滑上。

A Low Cost Solid Lubrica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w-cost solid lubricant, whose lubricant component mass content is: graphite 16.1 19.8 phr,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34.7 36.1 phr, brown corundum 14.2 15.5 phr, tungsten disulfide 28.4 30.9 phr, polybutylene 5.4 7.6 phr; and various lubricant components are granular, about 200 800 mesh in size, fully stirred. The lubrica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w friction coefficient (0.05 0.09), easy replacement, simple method, great potential for transform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wide practical value. It is mainly used in lubrication of hydraulic machinery under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and high load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润滑剂,具体地说是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
技术介绍
摩擦磨损发生在相对运动的机械零件表面,是一种自然现象。磨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磨损失效导致的损失十分惊人,同时造成的大量的人身伤亡事故。据统计,磨损、断裂和腐蚀是机械零件失效的三种形式,其中磨损失效是包括航空设备在内的机电工程设备失效的主要原因,约有70%-80%的设备损坏是由于各种形式的磨损引起的。因此,如何解决减磨润滑、延长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及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目前新旧动能转换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对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战略要求。目前,机械部件间的润滑问题有几种解决的途径,一是从材料角度,科学合理地选择自身耐磨性好的结构材料,尤其是存在自润滑性的结构材料;二是从材料表面改性角度,利用电镀、化学沉积、激光熔覆、渗层等表面改性工艺,在基体表面获得一层具有高耐磨(或高减磨)或具有良好摩擦学特性的结构层;三是从材料润滑剂角度,在摩擦面之间涂覆各种形式的润滑剂或润滑膏,形成极薄的润滑膜,起到减磨润滑作用。但第一种途径中,要求选择耐磨性好的结构材料,这就对结构材料的整体性能需要更高,而且结构材料用量大,造成机械设备成本大幅度提高;第二种途径中,表面改性处理是公认的最节约材料、最节省能源的方法,通过高耐磨(或高减磨)或具有良好摩擦学特性的结构层,可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但磨合面加工精度要求高,且施工相对复杂;第三种途径中,材料润滑剂是界面间减磨润滑的最简单方法,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等突出优点,是机械设备润滑不可缺少的方法。润滑剂种类较多,主要分为气体润滑剂、流体(油)、润滑脂(半固态)、固体润滑材料等。最传统常用的润滑方式是液态、半固态润滑,主要应用于常温;高温时,润滑剂流动性增强,导致承载能力下降、润滑性能减弱,甚至失去润滑作用,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低温时,润滑剂黏度增大,减磨效果降低;真空时,润滑剂润滑效果更差,难以使用。因此,传统的润滑材料难以满足特殊环境下抗磨、减磨的要求。对于高温、真空、高速、重载、干摩擦等的零部件,必须采用固体润滑材料。而固体润滑材料主要依靠材料本身或其转移膜的低剪切特性而起到抗磨、减摩作用,包括金属(基)润滑材料、无机非金属(基)润滑材料和高分子(基)润滑材料以及组合而成的复合固体润滑材料。但目前看,复合固体润滑材料存在成分复杂、环保性差、各组元间功能难以协同等不足,需要不断研究探索。机械设备的润滑主要需要考虑成本低、操作方便、方法简单等优势;而固体润滑剂的研究要求考虑成本低、方便运输、绿色、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低摩擦系数、绿色、环保、成果转化潜力大,实用价值广的固体润滑剂,主要应用在高温、高湿、高载环境下液压机械设备润滑上。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其润滑剂组分质量含量为:石墨16.1-19.8份,聚四氟乙烯34.7-36.1份,棕刚玉14.2-15.5份,二硫化钨28.4-30.9份,聚丁烯5.4-7.6份;各种润滑剂组分为颗粒状,大小约为200-800目,充分搅拌。固体润滑剂机设备润滑机理分析。石墨的熔点为3850±50℃,沸点为4250℃,即使经超高温电弧灼烧,重量的损失很小,热膨胀系数也很小。石墨强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强,在2000℃时,石墨强度提高一倍。石墨是一种优异的润滑材料,其润滑性能取决于石墨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摩擦系数越小,润滑性能越好。同时它可吸附水气而使层间易于滑动,所以在潮湿介质中的摩擦磨损性能优于干燥环境。聚四氟乙烯具有和石墨同样的结构,也是传统的润滑材料。熔融温度为327-342℃,工作温度可以达到250℃,是所有润滑材料中摩擦系数最低的材料。棕刚玉,俗名又称金刚砂,是用矾土、碳素材料、铁屑三种原料在电弧炉中经过融化还原而制得的棕褐色人造刚玉,故为此名。棕刚玉主要化学成份是Al2O3,熔点为2250℃硬度适中,堆积密度高,无游离二氧化硅,比重大,韧性好,是良好的磨料。二硫化钨层状结构,易解离,有与石墨类似的润滑性质。具有很低的摩擦系数(0.03),较高的抗极压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空气中450℃开始分解,650℃完全分解,真空中1100℃开始分解,2000℃完全分解)。适用于高温、高压、高真空、高负荷、高转速、高辐射、强腐蚀、超低温等各种苛刻条件下的润滑。聚丁烯是一种高分子惰性聚合物,主要是由丁烯聚合而成,具有极好的粘性。宽广的黏度范围可部分及全部替代相对昂贵的粘性树脂,从而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润滑剂成本低、绿色、环保。2、摩擦系数低(0.05-0.09),主要应用在高温、高湿、高载环境下液压机械设备润滑上。3、该润滑剂更换操作方便、方法简单、成果转化潜力大、实用价值广。附图说明图1是润滑剂200目时,摩擦系数曲线图;图2是润滑剂500目时,摩擦系数曲线图;图3是润滑剂800目时,摩擦系数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其润滑剂组分质量含量为:石墨16.8份,聚四氟乙烯35.0份,棕刚玉14.2份,二硫化钨28.6份,聚丁烯5.4份;各种润滑剂组分为颗粒状,大小约为200目,充分搅拌。按照国家标准GB/T3142-1982和GB/T12583-1998,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固体润滑剂的摩擦系数进行测定,测定前需对固体润滑剂进行配制,其工艺过程如下:a.固体润滑剂配制按照上述比例将石墨、聚四氟乙烯、棕刚玉、二硫化钨材料称重,粉碎成200目,并搅拌均匀,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24小时,得到球磨改性后的粉体;b.聚丁烯配制将聚丁烯粉碎成200目后逐量加入a固体润滑剂中,并搅拌均匀,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6小时,得到的固体润滑剂待用;c.摩擦系数测定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固体润滑剂b的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在30℃、相对湿度30%、载荷500N、转速1200r/min、磨损60min工艺下,测得平均摩擦系数;d.试用试验在钢铁基体上涂覆厚度约为1-3mm的润滑剂,工作时间168h,计算使用成本;如图1所示,润滑剂200目时,摩擦系数曲线图,摩擦系数约为0.075-0.090;节约成本5万余元,成本包括人工成本、产品价格。实施例2: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其润滑剂组分质量含量为:石墨16.7份,聚四氟乙烯34.7份,棕刚玉14.5份,二硫化钨28.4份,聚丁烯5.7份;各种润滑剂组分为颗粒状,大小约为500目,充分搅拌。按照国家标准GB/T3142-1982和GB/T12583-1998,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固体润滑剂的摩擦系数进行测定,测定前需对固体润滑剂进行配制,其工艺过程如下:a.固体润滑剂配制按照上述比例将石墨、聚四氟乙烯、棕刚玉、二硫化钨材料称重,粉碎成500目,并搅拌均匀,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24小时,得到球磨改性后的粉体;b.聚丁烯配制将聚丁烯粉碎成500目后逐量加入a固体润滑剂中,并搅拌均匀,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6小时,得到的固体润滑剂待用;c.摩擦系数测定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对固体润滑剂b的摩擦系数进行测定,在30℃、相对湿度30%、载荷50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其润滑剂组分质量含量为:石墨16.1‑19.8份,聚四氟乙烯34.7‑36.1份,棕刚玉14.2‑15.5份,二硫化钨28.4‑30.9份,聚丁烯5.4‑7.6份;各种润滑剂组分为颗粒状,大小约为200‑800目,充分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的固体润滑剂,其润滑剂组分质量含量为:石墨16.1-19.8份,聚四氟乙烯34.7-36.1份,棕刚玉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栋杨晓洁冯立明王泽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