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少明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20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包括:吸盘、底座、角度调节旋钮、活动支架、伸缩杆调节开关、伸缩杆、套筒、旋紧旋钮、第一万向球、固定座、连接螺丝、螺母、右伸缩夹、无线充电面板、底托、左伸缩夹、复位弹簧、齿轮、后底壳、导向柱、第二万向球;所述后底壳表面设置导向柱,且后底壳与导向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底壳前表面设置有齿轮,且后底壳与齿轮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设置有底托,且齿轮与底托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的改进,具有充电便捷,使用方便,移动方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Wireless Charging Frame with Vehicle Adjusting Sea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hicle-mounted adjusting seat type wireless charging rack, which comprises a sucker, a base, an angle adjusting knob, a movable bracket, a telescopic rod adjusting switch, a telescopic rod, a sleeve, a tightening knob, a first universal ball, a fixed seat, a connecting screw, a nut, a right telescopic clamp, a wireless charging panel, a bottom bracket, a left telescopic clamp, a reset spring, a gear, a rear chassis and a guide post. The second universal ball; the rear chassis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column, and the rear chassis and the guide column are integral structure;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rear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gears, and the rear chassis and the gears are connected by means of movable mode; the outer side of the gear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bracket, and the gears and the base bracket are connected by means of meshing;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vehicle-mounted adjustable seat type wireless charging rack. The improve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harging, convenient use and convenient movement,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i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
本技术涉及手机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作用性及特征作用或技术特点)。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移动设备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几乎每种移动设备都具有电池容量不够的难题,需要频繁充电,随着科技发展,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装置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电能与磁场互换,达到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的目的,关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简单应用如下所示,首先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线圈产生磁场变化,接着,移动设备中的线圈感应环境中磁场变化,并将磁场变化转换为电流,进而对电子装置中的电池进行充电,完成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目前市场上的无线手机充电解决方案由一个板状的发射器和电源接通,和内置手机里的接收模块两部分组成,当把手机放在发射板上,便可以对手机充电,这样省去了充电插拔连接线的麻烦,但这种方式只能把手机平放在冲电板上,不能像手机支架那样可以把手机固定到任何位置。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充电便捷,多方位调节角度,移动便捷,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机只能平放在充电板上不能调整角度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包括:吸盘、底座、角度调节旋钮、活动支架、伸缩杆调节开关、伸缩杆、套筒、旋紧旋钮、第一万向球、固定座、连接螺丝、螺母、右伸缩夹、无线充电面板、底托、左伸缩夹、复位弹簧、齿轮、后底壳、导向柱、第二万向球;所述后底壳表面设置导向柱,且后底壳与导向柱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底壳前表面设置有齿轮,且后底壳与齿轮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的外侧设置有底托,且齿轮与底托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的上方设置有左伸缩夹,且齿轮与左伸缩夹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的下方设置有右伸缩夹,且齿轮与右伸缩夹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底托下方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上端与底托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下端与后底壳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的顶端设置有无线充电面板,且齿轮与无线充电面板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后底壳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座,且后底壳与固定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二万向球,且固定座与第二万向球通过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二万向球右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球,且第二万向球与第一万向球通过连接螺丝相连接;所述第一万向球设置在套筒内部,且第一万向球与套筒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上端设置有旋紧旋钮,且套筒与旋紧旋钮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套筒右端设置有伸缩杆,且套筒与伸缩杆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右侧设置有活动支架,且伸缩杆与活动支架通过伸缩杆调节开关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底座,且活动支架与底座通过角度调节旋钮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吸盘,且底座与吸盘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左伸缩夹与右伸缩夹位于底托左右两侧,且左伸缩夹与右伸缩夹上均设置有横齿牙及导向槽,左伸缩夹的齿牙朝下,右伸缩夹的齿牙朝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底托为矩形结构,且底托上部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右侧内壁竖向内壁设置有N个齿牙。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齿轮与左伸缩夹的横齿牙及右伸缩夹的横齿牙及底托的竖齿牙啮合形成齿轮联动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底座与活动支架通过调节旋钮为调节装置,且活动支架的左右调节角度为0-180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第一万向球与第二万向球通过旋紧旋钮及螺母为调节装置,且第一万向球与第二万向球的调节角度为0-360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导向柱为圆柱形结构,且导向柱设置有N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所述第一万向球与第二万向球一端设置有与连接螺丝相啮合的螺纹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左伸缩夹与右伸缩夹位于底托左右两侧,左伸缩夹与右伸缩夹上均设置有横齿牙及导向槽,左伸缩夹的齿牙朝下,右伸缩夹的齿牙朝上,齿轮与左伸缩夹的横齿牙和右伸缩夹的横齿牙及底托的竖齿牙啮合形成齿轮联动机构的设置,有利于支架在固定手机的过程中更便捷,牢固,稳定,顺畅。2、本技术通过第一万向球与第二万向球的设置,有利于装置提供多种多角度调节方式,调整完角度以后,拧紧螺母及旋紧旋钮即可固定。3、本技术通过底座与活动支架通过调节旋钮为调节装置的设置,有利于装置安放在汽车驾驶室内使用者需要的位置,调节出使用者所需要的角度。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的改进,具有充电便捷,多方位角度调节,移动便捷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面板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面板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万向球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吸盘1、底座2、角度调节旋钮3、活动支架4、伸缩杆调节开关5、伸缩杆6、套筒7、旋紧旋钮8、第一万向球9、固定座10、连接螺丝11、螺母12、右伸缩夹13、无线充电面板14、底托15、左伸缩夹16、复位弹簧17、齿轮18、后底壳19、导向柱20、第二万向球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包括:吸盘1、底座2、角度调节旋钮3、活动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包括:吸盘(1)、底座(2)、角度调节旋钮(3)、活动支架(4)、伸缩杆调节开关(5)、伸缩杆(6)、套筒(7)、旋紧旋钮(8)、第一万向球(9)、固定座(10)、连接螺丝(11)、螺母(12)、右伸缩夹(13)、无线充电面板(14)、底托(15)、左伸缩夹(16)、复位弹簧(17)、齿轮(18)、后底壳(19)、导向柱(20)、第二万向球(2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壳(19)前表面设置导向柱(20),且后底壳(19)与导向柱(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底壳(19)前表面设置有齿轮(18),且后底壳(19)与齿轮(18)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外侧设置有底托(15),且齿轮(18)与底托(15)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上方设置有左伸缩夹(16),且齿轮(18)与左伸缩夹(16)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下方设置有右伸缩夹(13),且齿轮(18)与右伸缩夹(13)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底托(15)下方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7),且复位弹簧(17)上端与底托(15)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下端与后底壳(19)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顶端设置有无线充电面板(14),且齿轮(18)与无线充电面板(14)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后底壳(19)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座(10),且后底壳(19)与固定座(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座(10)内设置有第二万向球(21),且固定座(10)与第二万向球(21)通过螺母(12)相连接;所述第二万向球(21)右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球(9),且第二万向球(21)与第一万向球(9)通过连接螺丝(11)相连接;所述第一万向球(9)设置在套筒(7)内部,且第一万向球(9)与套筒(7)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7)上端设置有旋紧旋钮(8),且套筒(7)与旋紧旋钮(8)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套筒(7)右端设置有伸缩杆(6),且套筒(7)与伸缩杆(6)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伸缩杆(6)的右侧设置有活动支架(4),且伸缩杆(6)与活动支架(4)通过伸缩杆调节开关(5)相连接;所述活动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底座(2),且活动支架(4)与底座(2)通过角度调节旋钮(3)相连接;所述底座(2)的底端设置有吸盘(1),且底座(2)与吸盘(1)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调节座式无线充电架,包括:吸盘(1)、底座(2)、角度调节旋钮(3)、活动支架(4)、伸缩杆调节开关(5)、伸缩杆(6)、套筒(7)、旋紧旋钮(8)、第一万向球(9)、固定座(10)、连接螺丝(11)、螺母(12)、右伸缩夹(13)、无线充电面板(14)、底托(15)、左伸缩夹(16)、复位弹簧(17)、齿轮(18)、后底壳(19)、导向柱(20)、第二万向球(2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底壳(19)前表面设置导向柱(20),且后底壳(19)与导向柱(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底壳(19)前表面设置有齿轮(18),且后底壳(19)与齿轮(18)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外侧设置有底托(15),且齿轮(18)与底托(15)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上方设置有左伸缩夹(16),且齿轮(18)与左伸缩夹(16)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下方设置有右伸缩夹(13),且齿轮(18)与右伸缩夹(13)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底托(15)下方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7),且复位弹簧(17)上端与底托(15)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下端与后底壳(19)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齿轮(18)的顶端设置有无线充电面板(14),且齿轮(18)与无线充电面板(14)通过销柱相连接;所述后底壳(19)的背面设置有固定座(10),且后底壳(19)与固定座(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固定座(10)内设置有第二万向球(21),且固定座(10)与第二万向球(21)通过螺母(12)相连接;所述第二万向球(21)右侧设置有第一万向球(9),且第二万向球(21)与第一万向球(9)通过连接螺丝(11)相连接;所述第一万向球(9)设置在套筒(7)内部,且第一万向球(9)与套筒(7)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套筒(7)上端设置有旋紧旋钮(8),且套筒(7)与旋紧旋钮(8)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套筒(7)右端设置有伸缩杆(6),且套筒(7)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明
申请(专利权)人:林少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