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060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顶杆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前板、定模中板、定模后板,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前板、动模后板,所述动模前板与所述动模后板之间具有一个活动空间,所述顶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定模后板与所述动模前板之间设有两个模仁组件,所述模仁组件包括前模仁、后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所述前模仁、后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合拢后形成一个型腔。对传统的动模仁和定模仁进行改进,将其设置成前模仁、后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利用各模仁在各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斜顶的顶出,能够实现侧面具有凹槽的手表壳的脱模。

An Injection Mold for Watch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jection mould for a watch case, which comprises a fixing die assembly, a moving die assembly and a ejector rod assembly. The fixing die assembly comprises a fixing front plate, a fixing middle plate and a fixing rear plate. The dynamic die assembly comprises a movable front plate and a movable back plate. There is a movable space between the movable front plate and the movable back plate, and the ejector rod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movable space. There are two module parts between the fixed back plate and the movable front plate of the die. The module includes the front module, the rear module, the upper module, the lower module, the left module and the right module. The front module, the rear module, the upper module, the lower module, the left module and the right module form a cavity after closing the front module, the rear module, the lower module, the left module and the right module. The traditional movable die and fixed die are improved by setting them as front die, rear die, upper die, lower die, left die and right die. The demoulding of watch shell with grooves on the side can be realized by us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die in all directions and the ejection of inclined t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制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由于注塑制品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用性好、可装配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产品、医疗设备、建筑材料、运动器材等领域中。注塑制品的制作过程中,通常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挤出机将熔融状态下的塑料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射入注塑模具中,塑料材料在注塑模具的型腔中成型,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的注塑产品,然后通过顶针将注塑产品从注塑模具中推落。如图1所示的手表壳80,由于手表壳80的结构复杂,其内外侧面以及上下表面的孔槽较多,使用传统的定模仁和动模仁注塑手表壳80塑料产品时,由于侧面的孔槽与动模仁粘黏,而一般顶针都穿过动模仁设置,若侧面具有孔槽,无法将手表壳顶出。因此,亟需一种注塑模具,其能够适应于手表壳80的注塑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对传统的动模仁和定模仁进行改进,将其设置成前模仁、后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利用各模仁在各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斜顶的顶出,能够实现侧面具有凹槽的手表壳的脱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顶杆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前板、定模中板、定模后板,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前板、动模后板,所述动模前板与所述动模后板之间具有一个活动空间,所述顶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定模后板与所述动模前板之间设有两个模仁组件,所述模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定模后板一端的前模仁、位于所述动模前板一端的后模仁、以及位于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后模仁之间的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所述前模仁、后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合拢后形成一个型腔,所述定模前板上设有一个浇注口,所述定模中板上设有一个连接所述浇注口的料道,所述定模组件内还设有进胶组件,所述进胶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料道内的进料管、连接在所述进料管一端的送料管、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料管一端的四个细水口料管,每两个所述细水口料管分别与两个所述型腔连接。具体的,所述顶杆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的动模推板、连接在所述动模推板一侧的多个支撑杆、以及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撑杆一端的多个斜顶,所述斜顶另一端与所述型腔连接。具体的,所述动模前板与所述动模后板之间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动模推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导向杆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活动于所述导向孔内。具体的,所述定模后板上设有斜抽芯,所述动模前板、上模仁、左模仁、右模仁上均设有对应于所述斜抽芯的通孔,所述斜抽芯活动于所述通孔内。具体的,所述上模仁、右模仁一端均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均远离所述型腔一侧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技术的手表壳注塑模具,适用于侧面具有凹槽的手表壳的注塑成型以及脱模,与传统的动模仁和定模仁相比,将其设计成前模仁、后模仁、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的结构,前模仁、后模仁分别固定在定模后板、动模前板上,上模仁、下模仁、左模仁、右模仁分别位于前模仁、后模仁之间的四个方位,脱模时,后模仁向后移动,手表壳贴附在后模仁上,然后上模仁、右模仁在伸缩气缸70的推动下移动,使手表壳的侧面打开,然后利用斜顶将后模仁上的手表壳顶出,结构巧妙,脱模简单;第二、本技术的手表壳注塑模具,在模具内设有两个模仁组件,两个模仁组件同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且在浇注口处连接有具有四个细水口料管的进胶组件,每两个细水口料管与两个模仁组件内部的型腔连通,进料速度快,进料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手表壳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A-A面的剖面图。图5为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图3中B-B面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进胶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进胶组件与手表壳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为:定模组件10、定模前板11、浇注口111、定模中板12、料道121、定模后板13、斜抽芯14、动模组件20、动模前板21、动模后板22、活动空间23、导向杆24、顶杆组件30、动模推板31、支撑杆32、斜顶33、前模仁41、后模仁42、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型腔50、进胶组件60、进料管61、送料管62、细水口料管63、伸缩气缸70、手表壳8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2-8所示: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顶杆组件30,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后板13,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前板21、动模后板22,动模前板21与动模后板22之间具有一个活动空间23,顶杆组件30设置在活动空间23内,定模后板13与动模前板21之间设有两个模仁组件,模仁组件包括位于定模后板13一端的前模仁41、位于动模前板21一端的后模仁42、以及位于前模仁41与后模仁42之间的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前模仁41、后模仁42、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合拢后形成一个型腔50,定模前板11上设有一个浇注口111,定模中板12上设有一个连接浇注口111的料道121,定模组件10内还设有进胶组件60,进胶组件60包括位于料道121内的进料管61、连接在进料管61一端的送料管62、以及连接在进料管61一端的四个细水口料管63,每两个细水口料管63分别与两个型腔50连接。优选的,顶杆组件30包括位于活动空间23内的动模推板31、连接在动模推板31一侧的多个支撑杆32、以及连接在多个支撑杆32一端的多个斜顶33,斜顶33另一端与型腔50连接,斜顶33用于推出型腔50内的手表壳80。优选的,动模前板21与动模后板22之间固定有导向杆24,动模推板31上设有对应于导向杆24的导向孔,导向杆24活动于导向孔内。优选的,定模后板13上设有斜抽芯14,动模前板21、上模仁43、左模仁45、右模仁46上均设有对应于斜抽芯14的通孔,斜抽芯14活动于通孔内,合模时,斜抽芯14限制了上模仁43、左模仁45、右模仁46的移动。优选的,为了能够控制上模仁43、右模仁46的移动,上模仁43、右模仁46一端均连接有伸缩气缸70,伸缩气缸70均远离型腔50一侧设置。具体操作如下:注塑时,浇注口111连接在单螺杆\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头处,挤出头挤出的熔融材料进入进料管61中,熔融材料通过送料管62、细水口料管63分别进入两个型腔50内成型、固化后得到手表壳80;脱模时,动模组件20向后移动,手表壳80与后模仁42分离,并粘附在前模仁41上,由于动模组件20的移动,所有的斜抽芯14均脱离动模前板21、上模仁43、左模仁45、右模仁46上的通孔,然后伸缩气缸70启动,将上模仁43、右模仁46往远离型腔50的方向移动,使得手表壳80的侧面打开,然后动模推板31推动斜顶33将手表壳80顶出,完成脱模。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顶杆组件(30),所述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后板(13),所述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前板(21)、动模后板(22),所述动模前板(21)与所述动模后板(22)之间具有一个活动空间(23),所述顶杆组件(30)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2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后板(13)与所述动模前板(21)之间设有两个模仁组件,所述模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定模后板(13)一端的前模仁(41)、位于所述动模前板(21)一端的后模仁(42)、以及位于所述前模仁(41)与所述后模仁(42)之间的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所述前模仁(41)、后模仁(42)、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合拢后形成一个型腔(50),所述定模前板(11)上设有一个浇注口(111),所述定模中板(12)上设有一个连接所述浇注口(111)的料道(121),所述定模组件(10)内还设有进胶组件(60),所述进胶组件(60)包括位于所述料道(121)内的进料管(61)、连接在所述进料管(61)一端的送料管(62)、以及连接在所述进料管(61)一端的四个细水口料管(63),每两个所述细水口料管(63)分别与两个所述型腔(5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顶杆组件(30),所述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后板(13),所述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前板(21)、动模后板(22),所述动模前板(21)与所述动模后板(22)之间具有一个活动空间(23),所述顶杆组件(30)设置在所述活动空间(2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后板(13)与所述动模前板(21)之间设有两个模仁组件,所述模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定模后板(13)一端的前模仁(41)、位于所述动模前板(21)一端的后模仁(42)、以及位于所述前模仁(41)与所述后模仁(42)之间的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所述前模仁(41)、后模仁(42)、上模仁(43)、下模仁(44)、左模仁(45)、右模仁(46)合拢后形成一个型腔(50),所述定模前板(11)上设有一个浇注口(111),所述定模中板(12)上设有一个连接所述浇注口(111)的料道(121),所述定模组件(10)内还设有进胶组件(60),所述进胶组件(60)包括位于所述料道(121)内的进料管(61)、连接在所述进料管(61)一端的送料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辉彬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颖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