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95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包括壳体、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限位块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按压组件;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该壳体的容纳腔中且设置在该前壳中,该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性元件,该安装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安装座与该前壳内壁螺钉连接,该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柱,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套接在该限位柱上,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螺栓上直至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按压组件且采用按压的动作即可完成拆装,且设置在壳体一端的第二复位组件可控制传动组件和按压组件自动复位,提高了本连接结构安装准确性、使用灵活性与安全性。

A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irst reset component, a second reset component, a limit block component, a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a pressing component; the second reset component is arranged in the housing chamber of the shell and in the front shell, and the second reset component comprises a mounting seat and an elastic element, the mounting seat is cylindrical and the opening direction of the cylinder is toward the first on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latform body, the moun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screw of the front shell. A finite position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eat. One end of the elastic element is sleeved on the limit column,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lastic element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bolt until it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n the utility model, a press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by pressing action, and the second reset component at one end of the shell can control the automatic reset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and the pressing component, thereby improving the installation accuracy, flexi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连接结构,机器人内部零件的拆装连接。
技术介绍
现有工业机器人结构普遍复杂,对于高精密机械手来说,其部分组装方式依然依靠人工操作,这就要求工人需熟练掌握机器人零件结构特性和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依然不能有效保证工人对拆装机械人零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现有机器人内部的可拆卸机构在使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结构保护,例如不能自行完成结构复位,而需使用者手动调节,这样无法保证拆卸过程中使用者会始终规范操作,从而降低结构的使用灵活性和安装准确性,更带来使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机器人内部的可拆卸结构不可自行完成结构复位而导致降低人工安装准确性、使用灵活性低和具有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接结构,其中,包括壳体、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限位块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按压组件;该壳体内形成有一容纳腔,该壳体上临近尾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孔,该壳体上临近首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均与该容纳腔连通,该按压组件的固定端与该壳体的外壁可旋转地连接,该按压组件的活动端通过第二开孔伸入该容纳腔中,该限位块组件的一端设置于该容纳腔内,该限位块组件的另一端伸出于该第一开孔;该传动组件、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均设置于该容纳腔内,该传动组件的一端与该活动端连接,该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该限位块组件连接,以用于受到该活动端的挤压时沿该容纳腔的轴向运动并挤压该限位块组件,使得该限位块组件通过该第一开孔缩回该容纳腔内,该第一复位组件与该限位块组件连接以驱动该限位块组件复位到伸出于该第一开孔的状态,该第二复位组件与该传动组件连接以驱动该传动组件朝向远离该限位块组件的方向复位;该壳体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后壳,该前壳、中壳以及后壳依次连接且同轴设置;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组件,该第一传动组件一端与该按压组件连接,该第一传动组件另一端与该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组件与该限位块组件驱动连接;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台体、第一推杆、第一螺栓以及连接座,该连接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的开口背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连接座通过第一螺栓与该第一台体的顶端连接,且第一螺栓一端突出设置在该连接座内部,该第一推杆的一端与该第一台体的尾端连接,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该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当该按压组件挤压该第一台体时,该第一台体会朝向该第二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当该第一台体朝向远离该第二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时,会挤压该按压组件外移;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该壳体的容纳腔中且设置在该前壳中,该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为弹簧结构,该安装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安装座与该前壳内壁螺钉连接且设置在该前壳一端,该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柱,该限位柱用于插入至该弹簧结构的螺旋端口内实现限位作用;该限位柱设置在圆筒状安装座的内部且设置在圆筒状底部,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套接在该限位柱上,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螺栓上直至抵接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部从而对传动组件施加一朝向远离该限位块组件的弹性力,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连接座底部和安装座底部。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第一台体、第一推杆、第一螺栓、连接座、安装座、限位柱以及弹性元件同轴设置且与该容纳腔共轴线。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一台体为圆台,且该第一台体的尾端的半径大于该第一台体的首端的半径。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对心套管以及孔板,该第一推杆穿设在该对心套管中,该孔板安装在该中壳与后壳的交界处;该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套环,第二限位套环以及多个弹性垫圈,该第一限位套环固定套接于该对心套管的远离该中壳的一端,该第二限位套环套接于该对心套管的远离该前壳的一端,且可以沿着对心套管的轴向滑动,第二限位套环的端部与对心机构的端部抵接,该多个弹性垫圈套接于该对心套管上并位于该第一限位套环、第二限位套环之间。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圆管、多个倾斜板以及第二螺栓,第一基板、第一圆管、多个倾斜板以及第二螺栓均设置在该容腔内且与该容纳腔的轴线重合,该第一圆管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多个倾斜板均匀间隔的设置于该第一圆管的远离该第一基板的一端并朝向第一圆管的外侧倾斜,第二螺栓设置在第一基板上且设置在第一圆管内部。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一复位组件包括基座、垂直设置于该基座上的连接柱、以及安装于该连接柱上的多个第一弹性件,该基座固定安装于该后壳且远离该中壳的一端,该连接柱朝向该中壳的方向,第二螺栓将该第二传动组件整体与该第一复位组件的连接柱的端部连接。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限位块组件包括多个限位块以及设置于每一限位块上的第二台体。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件的数量与限位块的数量相互对应。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该连接座侧壁上开设有一L形孔。所述的连接结构,其中,还设置有一个锁止套管,该锁止套管与该L形孔配合,用于对该第一传动组件进行锁死或者解锁。附图说明图1是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按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锁止套管和第一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a是第一传动组件的剖视图。图5b是第一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传动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限位块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限位块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的剖视图。图10是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对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对心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限位块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按压组件;该壳体内形成有一容纳腔,该壳体上临近尾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孔,该壳体上临近首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均与该容纳腔连通,该按压组件的固定端与该壳体的外壁可旋转地连接,该按压组件的活动端通过第二开孔伸入该容纳腔中,该限位块组件的一端设置于该容纳腔内,该限位块组件的另一端伸出于该第一开孔;该传动组件、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均设置于该容纳腔内,该传动组件的一端与该活动端连接,该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该限位块组件连接,以用于受到该活动端的挤压时沿该容纳腔的轴向运动并挤压该限位块组件,使得该限位块组件通过该第一开孔缩回该容纳腔内,该第一复位组件与该限位块组件连接以驱动该限位块组件复位到伸出于该第一开孔的状态,该第二复位组件与该传动组件连接以驱动该传动组件朝向远离该限位块组件的方向复位;该壳体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后壳,该前壳、中壳以及后壳依次连接且同轴设置;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组件,该第一传动组件一端与该按压组件连接,该第一传动组件另一端与该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组件与该限位块组件驱动连接;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台体、第一推杆、第一螺栓以及连接座,该连接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的开口背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连接座通过第一螺栓与该第一台体的顶端连接,且第一螺栓一端突出设置在该连接座内部,该第一推杆的一端与该第一台体的尾端连接,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该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当该按压组件挤压该第一台体时,该第一台体会朝向该第二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当该第一台体朝向远离该第二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时,会挤压该按压组件外移;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该壳体的容纳腔中且设置在该前壳中,该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为弹簧结构,该安装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安装座与该前壳内壁螺钉连接且设置在该前壳一端,该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柱,该限位柱用于插入至该弹簧结构的螺旋端口内实现限位作用;该限位柱设置在圆筒状安装座的内部且设置在圆筒状底部,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套接在该限位柱上,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螺栓上直至抵接固定在连接座的底部从而对传动组件施加一朝向远离该限位块组件的弹性力,该弹性元件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连接座底部和安装座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限位块组件、传动组件以及按压组件;该壳体内形成有一容纳腔,该壳体上临近尾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孔,该壳体上临近首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开孔,该第一开孔以及第二开孔均与该容纳腔连通,该按压组件的固定端与该壳体的外壁可旋转地连接,该按压组件的活动端通过第二开孔伸入该容纳腔中,该限位块组件的一端设置于该容纳腔内,该限位块组件的另一端伸出于该第一开孔;该传动组件、第一复位组件、第二复位组件均设置于该容纳腔内,该传动组件的一端与该活动端连接,该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该限位块组件连接,以用于受到该活动端的挤压时沿该容纳腔的轴向运动并挤压该限位块组件,使得该限位块组件通过该第一开孔缩回该容纳腔内,该第一复位组件与该限位块组件连接以驱动该限位块组件复位到伸出于该第一开孔的状态,该第二复位组件与该传动组件连接以驱动该传动组件朝向远离该限位块组件的方向复位;该壳体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后壳,该前壳、中壳以及后壳依次连接且同轴设置;该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组件以及第二传动组件,该第一传动组件一端与该按压组件连接,该第一传动组件另一端与该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该第二传动组件与该限位块组件驱动连接;该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台体、第一推杆、第一螺栓以及连接座,该连接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的开口背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连接座通过第一螺栓与该第一台体的顶端连接,且第一螺栓一端突出设置在该连接座内部,该第一推杆的一端与该第一台体的尾端连接,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该第二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当该按压组件挤压该第一台体时,该第一台体会朝向该第二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当该第一台体朝向远离该第二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时,会挤压该按压组件外移;该第二复位组件设置在该壳体的容纳腔中且设置在该前壳中,该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为弹簧结构,该安装座呈圆筒状且圆筒状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一台体所在方向,该安装座与该前壳内壁螺钉连接且设置在该前壳一端,该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柱,该限位柱用于插入至该弹簧结构的螺旋端口内实现限位作用;该限位柱设置在圆筒状安装座的内部且设置在圆筒状底部,该弹性元件的一端套接在该限位柱上,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套接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