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胀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71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胀管装置,所述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换热器;至少一个阻尼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的上端和下端之间,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的位置设置使得在胀管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能够与换热器的中间端板接触,用于减少在胀管过程中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的位移。本申请的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能够减少在胀管过程中换热器的中间端板的位移,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

Tube Expansion Device of Heat Exchange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tube expanding device, which is used for integral tube expanding of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 load-bearing mechanism, the load-bearing mechanism for carrying heat exchanger, at least one damper device, the at least one damper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en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oad-bearing mechanism,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at least one damper device is arranged so as to make the heat exchanger expand. In the tube process, the at least one damper can contact with the middle end plate of the heat exchanger to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iddle end plate of the heat exchanger in the tube expansion process.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expanding device appli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used to expand the whole heat exchanger tube, which can reduce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iddle end plate of the heat exchanger in the process of tube expanding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bsequ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胀管装置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的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胀管装置,所述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
技术介绍
管翅式换热器为换热器的一种,由一系列翅片和一系列基管经过串片工艺形成。翅片上设有翻边孔,基管依次穿过每个翅片的翻边孔,以使得翅片被基管串在一起,再通过对基管进行胀管使得翅片上的翻边孔与基管密合。为了便于换热器与其他工件的连接,一般在基管延伸方向上,在换热器的前端、后端和中部设置端板,端板与翅片并排设置,并且端板上也设置翻边孔,以使得端板和翅片一起被基管串在一起。在对基管整体胀管时,将合金胀头沿基管延伸方向打入基管内部,使基管膨胀,从而与翅片的翻边孔紧密结合。在胀管的过程中,翅片会沿着胀头的施力方向产生位移,使得中间端板随之位移,而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位置不受胀管影响。因此,在换热器成型后,中间端板的位置往往无法满足产品装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胀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胀管装置,所述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包括: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所述换热器;至少一个阻尼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的位置设置使得在胀管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中间端板接触,用于减少在胀管过程中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的位移。根据上述第一方面,述阻尼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活动部件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接触;阻尼部件,所述阻尼部件用于将所述活动部件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件上,所述阻尼部件配置为当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移动时,所述阻尼部件用于提供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的移动方向相反的阻挡力。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阻尼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活动部件的顶端具有凹槽,所述中间端板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凹槽具有多个,用于匹配不同厚度的所述换热器。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阻尼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阻尼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端板的两侧。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一对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各自具有卡脚,所述固定块通过所述卡脚将所述固定部件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上。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活动部件具有头部以及从所述头部向下延伸的尾部,所述头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尾部的宽部,所述阻尼部件布置在所述尾部的两侧。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器胀管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承载机构能够安装到所述机架上,并将所述换热器夹持在所述承载机构与所述机架之间。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器胀管装置还包括:上部锁紧装置,所述上部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与所述换热器的基管的前端直管部分配合;下部锁紧装置,所述下部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机构上,用于与所述换热器的基管的末端“U”形管部分配合。本申请的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能够减少在胀管过程中换热器的中间端板的位移,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有换热器102的胀管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换热器102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图4A为图2中其中一个阻尼装置203的立体图;图4B为图4A中阻尼装置203的分解图;图4C为图4A中活动部件421的立体图;图5A为图3中承载机构101后侧的立体图;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申请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申请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图1出了本申请的胀管装置100的立体图,其中安装有换热器102。如图1所示,胀管装置100包括承载机构101和机架104,换热器102被夹持在承载机构101和机架104之间。承载机构101用于承载换热器102。承载机构101以及对换热器102进行胀管操作的其它装置均安装在机架104上。当换热器102在胀管装置100中安装就位后,机架104上的胀针(未示出)由上至下(如图1中箭头所示)地对换热器102中的基管进行胀管。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机架104上还设有上部锁紧装置,用于锁定换热器102基管前端的直管部分,以防止胀管过程中基管向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以从上至下进行胀管的立式胀管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事实上其他类型的胀管装置也在本申请保护涵盖的范围内。图2示出了换热器102的立体图,其示出了直立放置的换热器102。如图2所示,换热器102包括前端板241、中间端板243和后端板242。换热器102中还包括若干翅片和基管(图中未示出)。其中基管被设置在前端板241和后端板242之间,以使得对基管进行胀管时,胀管方向为从上到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的是,基管可以为铜管等任意常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金属管。其中,中间端板243具有从换热器102两侧伸出的伸出部253。图3为图1的部分分解图。如图3所示,胀管装置100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阻尼装置203,阻尼装置203连接在承载机构101上,并且其顶端与换热器102的中间端板243的左、右两侧的伸出部253接触。由此,在胀管的过程中,阻尼装置103能够对换热器102的中间端板243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以减少中间端板243沿着胀管的方向相对于前端板241和后端板242产生的位移。承载机构101包括底座351和多个间隔布置的条板352。其中,底座351上设有下部锁紧装置354,用于支撑并锁紧换热器102的基管末端的U形管部分。通过上部锁紧装置和下部锁紧装置354,能够使得在胀管的过程中,换热器102的基管在轴向的方向上长度不会变化。至少一个条板352的后部设有挡板353(如图5A所示),挡板353的位置与换热器102的尺寸相配,用于限制换热器102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因此当换热器102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被夹持在承载机构101的条板352和机架104之间时,由于条板352及其挡板353的设置,换热器102在左右、前后方向均不能移动。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将承载机构101和机架104一体式设置在一起,只要能够限制换热器102在胀管过程中的移动即可。图4A-图4C示出了阻尼装置203的具体结构,其中图4A示出了阻尼装置203的立体图,图4B示出了图4A中的阻尼装置203的分解图,而图4C示出了图4A中的阻尼装置203的活动部件421。如图4A和图4B所示,阻尼装置203包括活动部件421、固定部件422和阻尼部件423。其中,活动部件421通过阻尼部件423可活动地连接在固定部件422的上方,阻尼部件423位于活动部件421和固定部件422之间。其中,固定部件422用于与承载机构101连接,以使得阻尼装置203能够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胀管装置,所述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101),所述承载机构(101)用于承载所述换热器;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101)上,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的位置设置使得在胀管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中间端板(243)接触,用于减少在胀管过程中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243)的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胀管装置,所述换热器胀管装置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整体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机构(101),所述承载机构(101)用于承载所述换热器;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101)上,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的位置设置使得在胀管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阻尼装置(203)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中间端板(243)接触,用于减少在胀管过程中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243)的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203)包括:固定部件(422),所述固定部件(422)连接在所述承载机构(101)上;活动部件(421),所述活动部件(421)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件(422)上,所述活动部件(421)能够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243)接触;阻尼部件(423),所述阻尼部件(423)用于将所述活动部件(421)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件(422)上,所述阻尼部件(423)配置为当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243)移动时,所述阻尼部件(423)用于提供与所述换热器的所述中间端板(243)的移动方向相反的阻挡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部件(423)包括至少一个弹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胀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421)的顶端具有凹槽(411),所述中间端板(243)能够插入所述凹槽(411)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忠桂肖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