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62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14
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底部平台的中心通过一对左、右支架分别连接有第一和第二托辊;设置在一对左、右支架的外侧的左、右驱动支架的上端的内侧分别连接有左、右液压缸;左、右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通过左、右连接架可转动的连接有左、右驱动滚筒;底部平台在左、右驱动支架的外侧设置有左、右滑槽;左、右滑槽中滑动地设有左、右滑块;左和右升降液压缸分别连接在左和右滑块的上端,且其顶端连接有框架;在框架下部连接一对轴承座,清洁辊刷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轴承座中;在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左驱动滚筒和右驱动滚筒的上表面供应有高压水源。该设备能方便地完成对缸套外表面的清洁作业,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负荷,能提高清洗效率。

Equipment for clean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cylinder liner

A device for clean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cylinder liner is used.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idlers respectively through a pair of left and right brackets; the upper inner side of the left and right driving bracket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a pair of left and right brackets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hydraulic cylinders respectively; the piston rod ends of the left and right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driving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brackets. The bottom platform has left and right sliding grooves on the outside of the left and right driving brackets; the left and right sliding grooves have left and right sliding blocks; the left and right lifting hydraulic cylinder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sliding blocks, and the top end of them is connected with a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pair of bearing seats, and the cleaning roller brush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to a pair of bearing seats; the first idler and the second one are sliding blocks. High pressure water supply is provid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idlers, left driving drums and right driving drums. The equipment can easily clean the outer surface of cylinder liner,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orkload of workers, and improve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
本技术属于缸套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缸套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数控机床高速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经过车削加工后,缸套外面会带有一定的磁性,在车削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细小金属颗粒很容易吸附在缸套外圆面上。对于吸附在缸套外圆表面的细小金属颗粒和杂质,常规的方式是通过人工的方式用水进行清洗,单纯用清水冲洗的效果有限,而且工人的劳动负荷大,清洗效率也较低。残留的金属颗粒及油泥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清洁度要求,并且金属颗粒及油泥的存在较大地增加了缸套磨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该设备能方便地完成对缸套外表面的清洁作业,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劳动负荷,同时,能提高清洗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包括底部平台、左升降液压缸、右升降液压缸、清洁辊刷、储水桶和高压水泵,底部平台的中心区域左右间隔地固定连接有一对左支架和一对右支架,在一对左支架和一对右支架的上端之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在左支架的左侧、右支架的右侧分别具有固定连接在底部平台上的左驱动支架、右驱动支架;在左驱动支架、右驱动支架上端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液压缸、右液压缸;左液压缸、右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彼此对置地连接有左连接架、右连接架;左连接架、右连接架的里端可转动的左驱动滚筒、右驱动滚筒;左驱动滚筒、右驱动滚筒分别由固定连接在左连接架、右连接架上的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驱动;底部平台在位于左驱动支架的左侧、右驱动支架的右侧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滑槽、右滑槽;左滑槽、右滑槽中滑动地设置有左滑块、右滑块;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滑块和右滑块的上端;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框架;在框架下部的中心区域固定连接有前后分布的一对轴承座,清洁辊刷通过其前后两端的短轴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轴承座中,清洁辊刷由固定连接在框架下部的减速电机驱动;在左驱动支架的内侧、右驱动支架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注水管路、第二注水管路,第一注水管路和第二注水管路的出水端分别靠近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上表面地设置;在框架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注水管路和第四注水管路,第三注水管路和第四注水管路的出水端分别靠近左驱动滚筒和右驱动滚筒上表面地设置;第一注水管路、第二注水管路、第三注水管路和第四注水管路的进水端均与主供水管路连接;主供水管路的进水端与高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高压水泵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路与储水桶的底部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一对左支架和一对右支架上部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能便于对置于其上的缸套进行支撑;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上连接的左驱动滚筒和右驱动滚筒在相互反向转动情况下,能便于带动缸套沿一个方向的转动,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能通过伸缩来调整左驱动滚筒和右驱动滚筒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缸套的清洗作业,同时,也能在缩回状态下便于缸套吊装到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上部;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的设置能便于在同时同向动作的过程中驱动框架在纵向上的移动,从而可以使清洁辊刷靠近或远离缸套的上表面,清洁辊刷上的毛刷可以完成对缸套表面附着颗粒的清洁作业,能过与缸套之间的相对转动,通过切向力将附着于缸套表面上的颗粒清扫掉。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与左滑槽和右滑槽滑动配合,能带动左升降液压缸和右升降液压缸沿前后方向移动,进而能使清洁辊刷靠近或远离待清洁的缸套,在远离缸套时,能便于缸套的吊装到托辊上或从托辊上移除。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注水管路的设置,能便于利用高压水对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左驱动滚筒和右驱动滚筒的上表面进行及时的清洁,从而能避免由于托辊或滚筒表面的污物二次污染缸套的表面。进一步,为了保证配合的稳定性,左滑槽、右滑槽的断面均呈燕尾形,左滑块、右滑块位于左滑槽、右滑槽中的部分的断面也均呈燕尾形。进一步,为了便于收集清洁过程中的污水,在一对左支架和一对右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集水箱,集水箱的上端连接有溢流管路,溢流管路的出水端设置有截止阀。溢流管路的设置能在集水箱中水满时及时外排。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平台,2、左支架,3、右支架,4、第一托辊,5、第二托辊,6、框架,7、左驱动支架,8、右驱动支架,9、左液压缸,10、右液压缸,11、左连接架,12、右连接架,13、左驱动滚筒,14、右驱动滚筒,15、左升降液压缸,16、右升降液压缸,17、左滑槽,18、右滑槽,19、左滑块,20、右滑块,21、轴承座,22、清洁辊刷,23、储水桶,24、高压水泵,25、第一注水管路,26、第二注水管路,27、主供水管路,28、进水管路,29、第三注水管路,30、第四注水管路,31、集水箱,32、溢流管路,33、缸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包括底部平台1、左升降液压缸15、右升降液压缸16、清洁辊刷22、储水桶23和高压水泵24,底部平台1的中心区域左右间隔地固定连接有一对左支架2和一对右支架3,在一对左支架2和一对右支架3的上端之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托辊4和第二托辊5;在左支架2的左侧、右支架3的右侧分别具有固定连接在底部平台1上的左驱动支架7、右驱动支架8;在左驱动支架7、右驱动支架8上端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0;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彼此对置地连接有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的里端可转动的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分别由固定连接在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上的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驱动;作为一种优选,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分别位于等清洁缸套33直径方向的左右两侧;这样,能便于高效地驱动缸套33沿一个方向进行转动。底部平台1在位于左驱动支架7的左侧、右驱动支架8的右侧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滑槽17、右滑槽18;左滑槽17、右滑槽18中滑动地设置有左滑块19、右滑块20;左升降液压缸15和右升降液压缸16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滑块19和右滑块20的上端;左升降液压缸15和右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框架6;在框架6下部的中心区域固定连接有前后分布的一对轴承座21,清洁辊刷22通过其前后两端的短轴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轴承座21中,清洁辊刷22由固定连接在框架6下部的减速电机驱动;在左驱动支架7的内侧、右驱动支架8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注水管路25、第二注水管路26,第一注水管路25和第二注水管路26的出水端分别靠近第一托辊4和第二托辊5上表面地设置;在框架6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注水管路29和第四注水管路30,第三注水管路29和第四注水管路30的出水端分别靠近左驱动滚筒13和右驱动滚筒14上表面地设置;第一注水管路25、第二注水管路26、第三注水管路29和第四注水管路30的进水端均与主供水管路27连接;主供水管路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包括底部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升降液压缸(15)、右升降液压缸(16)、清洁辊刷(22)、储水桶(23)和高压水泵(24),底部平台(1)的中心区域左右间隔地固定连接有一对左支架(2)和一对右支架(3),在一对左支架(2)和一对右支架(3)的上端之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托辊(4)和第二托辊(5);在左支架(2)的左侧、右支架(3)的右侧分别具有固定连接在底部平台(1)上的左驱动支架(7)、右驱动支架(8);在左驱动支架(7)、右驱动支架(8)上端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0);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彼此对置地连接有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的里端可转动的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分别由固定连接在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上的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驱动;底部平台(1)在位于左驱动支架(7)的左侧、右驱动支架(8)的右侧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滑槽(17)、右滑槽(18);左滑槽(17)、右滑槽(18)中滑动地设置有左滑块(19)、右滑块(20);左升降液压缸(15)和右升降液压缸(16)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滑块(19)和右滑块(20)的上端;左升降液压缸(15)和右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框架(6);在框架(6)下部的中心区域固定连接有前后分布的一对轴承座(21),清洁辊刷(22)通过其前后两端的短轴可转动地连接于一对轴承座(21)中,清洁辊刷(22)由固定连接在框架(6)下部的减速电机驱动;在左驱动支架(7)的内侧、右驱动支架(8)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注水管路(25)、第二注水管路(26),第一注水管路(25)和第二注水管路(26)的出水端分别靠近第一托辊(4)和第二托辊(5)上表面地设置;在框架(6)下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注水管路(29)和第四注水管路(30),第三注水管路(29)和第四注水管路(30)的出水端分别靠近左驱动滚筒(13)和右驱动滚筒(14)上表面地设置;第一注水管路(25)、第二注水管路(26)、第三注水管路(29)和第四注水管路(30)的进水端均与主供水管路(27)连接;主供水管路(27)的进水端与高压水泵(24)的出水端连接,高压水泵(24)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路(28)与储水桶(23)的底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缸套外表面进行清洁的设备,包括底部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升降液压缸(15)、右升降液压缸(16)、清洁辊刷(22)、储水桶(23)和高压水泵(24),底部平台(1)的中心区域左右间隔地固定连接有一对左支架(2)和一对右支架(3),在一对左支架(2)和一对右支架(3)的上端之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托辊(4)和第二托辊(5);在左支架(2)的左侧、右支架(3)的右侧分别具有固定连接在底部平台(1)上的左驱动支架(7)、右驱动支架(8);在左驱动支架(7)、右驱动支架(8)上端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0);左液压缸(9)、右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彼此对置地连接有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的里端可转动的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左驱动滚筒(13)、右驱动滚筒(14)分别由固定连接在左连接架(11)、右连接架(12)上的左驱动电机、右驱动电机驱动;底部平台(1)在位于左驱动支架(7)的左侧、右驱动支架(8)的右侧分别开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左滑槽(17)、右滑槽(18);左滑槽(17)、右滑槽(18)中滑动地设置有左滑块(19)、右滑块(20);左升降液压缸(15)和右升降液压缸(16)分别固定连接在左滑块(19)和右滑块(20)的上端;左升降液压缸(15)和右升降液压缸(16)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框架(6);在框架(6)下部的中心区域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二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三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