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2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包括座架、靠背架、脚架、扶手架和支撑杆;扶手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座架设置在扶手架的正下方并与扶手架平行,座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围成一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支撑杆的一端与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当支撑杆伸长或缩短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改变;平躺调节机构还包括加固结构,加固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从平躺调为坐姿的过程中,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始终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使轮椅在转换模式的过程中,平躺调节机构的运动更可靠,避免平躺调节机构运动的不确定性。

A kind of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heelchair reclining adjust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pedestal, a backrest, a scaffold, an armchair and a support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armchai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caffold and a backrest, and the pedestal is positioned under the front of the armchair and parallel to the armchair; the two ends of the pedestal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caffold and the backrest; the pedestal, the backrest, the scaffold and the armchair are enclosed in a moving parallel Quadrilateral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rallelogram structure, and the area of the parallelogram structure changes when the support rod is extended or shortened; the horizontal adjusting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th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which makes the horizontal adjusting mechanism change from the horizontal to the sitting position, and the pedestal, backrest, scaffold and armrest are always parallelogra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clining adjusting mechanism of a wheelchair, which makes the movement of the reclining adjusting mechanism more reliable and avoids the uncertainty of the movement of the reclining adjusting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he mode of the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轮椅的部件,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椅在调节为平躺模式时,通常是分别对靠背架和脚架的角度进行调节,使靠背架和脚架旋转至与座架在同一直线上,而座架的高度不会改变,轮椅的扶手始终高于座架,对使用者过床造成阻碍,因此,出现了一种能无障碍过床的轮椅,此轮椅是通过把扶手架、座架、脚架和靠背架构成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在调为平躺模式时,通过推杆的伸缩,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小,直至扶手架、座架、脚架和靠背架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座架与扶手同高,扶手不会阻碍使用者过床。由于扶手架、座架、脚架和靠背架构成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当扶手架、座架、脚架和靠背架在同一直线(轮椅的平躺模式)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其中一条边由推杆直接推动,此边为主动边,当推杆伸缩,使轮椅恢复为坐姿模式时,与主动边平行的从动边的运动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从动边与主动边的运动方向相同,从动边始终保持与主动边平行;第二种是从动边与主动边的运动方向相反,从动边不再与主动边平行,由扶手架、座架、脚架和靠背架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发生变形,形成反平行四边形(围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结构),这种运动的不确定性在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中是不允许出现的,平躺调节机构的变形会损害轮椅结构,甚至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使轮椅在转换模式的过程中,平躺调节机构的运动更可靠,避免平躺调节机构运动的不确定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包括座架、靠背架、脚架、扶手架和支撑杆;所述扶手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所述座架设置在扶手架的正下方并与扶手架平行,座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所述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围成一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当支撑杆伸长或缩短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改变;所述平躺调节机构还包括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从平躺调为坐姿的过程中,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始终为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加固结构为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设置在脚架与靠背架之间,连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连杆结构与座架平行。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加固结构为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设置在扶手架与座架之间,连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扶手架和座架连接,连杆结构与脚架平行。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为座架或扶手架,所述活动部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中除固定部以外的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活动部连接。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为座架或扶手架,所述活动部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中除固定部以外的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活动部连接。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固定部为扶手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脚架连接,当支撑杆伸长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减小,直至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连杆结构设置在座架的下方。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连杆、连杆支承片和连杆连接片;所述连杆支承片与靠背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连接片与脚架固定连接,当平行四边形结构活动至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在同一直线上时,所述连杆支承片向座架的下方斜向延伸,连杆连接片向脚架的下方延伸;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杆支承片和连杆连接片连接,连杆与座架平行。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连杆的两端形成向上弯折的弯曲部。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中,所述平躺调节机构还包括可折叠脚踏,所述可折叠脚踏设置在脚架的末端;所述可折叠脚踏包括脚踏部、U形部件和折叠管;所述U形部件包括一个顶部,所述顶部与脚架连接,U形部件的三个面围成围成第一限位孔;所述折叠管包括长孔部和U形开口部,所述U形开口部的三个面围成第二限位孔,所述长孔部与U形部件连接,长孔部可在U形部件内旋转,长孔部可插入第一限位孔并卡在第一限位孔内;所述脚踏部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折叠管的U形开口部连接,连接管可在U形开口部内旋转,连接管可插入第二限位孔并卡在第二限位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在平躺调节机构中设置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任意一条边平行的连杆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从平躺模式调节为坐姿模式时,即平行四边形结构从同一直线的状态恢复至平行四边形的状态时,由于连杆结构的长度不变,且连杆结构的两端与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在平行四边形结构活动的过程中,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能始终维持平行四边形结构,避免了平行四边形结构的运动不确定性,使平行四边形结构不会变形为反平行四边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平躺调节机构为坐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平躺调节机构为坐姿时在轮椅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平躺调节机构为平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平躺调节机构为平躺时在轮椅中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平躺调节机构设置加固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座架;2、扶手架;3、脚架;4、靠背架;5、连杆;6、连杆支承片;7、U形部件;8、折叠管;9、脚踏部;10、支撑杆;11、第一连接点;12、第三连接点;13、第二连接点;14、第四连接点;15、连杆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包括座架1、靠背架4、脚架3、扶手架2和支撑杆10。扶手架2的两端分别与脚架3和靠背架4连接,连接点分别为第一连接点11和第二连接点13,脚架3和靠背架4分别可绕第一连接点11和第二连接点13转动。座架1设置在扶手架2的正下方并与扶手架2平行,座架1的两端分别与脚架3和靠背架4连接,连接点分别为第三连接点12和第四连接点14,脚架3和靠背架4分别可绕第三连接点12和第四连接点14转动。座架1、靠背架4、脚架3和扶手架2围成一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支撑杆10的一端与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当支撑杆10伸长或缩短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改变;具体地,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为座架1或扶手架2,活动部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中除固定部以外的结构,支撑杆10的一端与活动部连接,连接点为第五连接点,支撑杆10可绕第五连接点转动,当支撑杆10伸长或缩短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发生改变。如图5所示,为了使平躺调节机构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在调节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平躺调节机构还包括加固结构,加固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在调节过程中,座架1、靠背架4、脚架3和扶手架2始终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具体地,加固结构为连杆结构,连杆结构可以设置在脚架3与靠背架4之间,连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脚架3和靠背架4连接,连杆结构与座架1平行;连杆结构还可以设置在扶手架2与座架1之间,连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扶手架2和座架1连接,连杆结构与脚架3平行。设置与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任意一条边平行的连杆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从平躺模式调节为坐姿模式时,即平行四边形结构从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架、靠背架、脚架、扶手架和支撑杆;所述扶手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所述座架设置在扶手架的正下方并与扶手架平行,座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所述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围成一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当支撑杆伸长或缩短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改变;所述平躺调节机构还包括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从平躺调为坐姿的过程中,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始终为平行四边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架、靠背架、脚架、扶手架和支撑杆;所述扶手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所述座架设置在扶手架的正下方并与扶手架平行,座架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所述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围成一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接,当支撑杆伸长或缩短时,平行四边形结构的面积改变;所述平躺调节机构还包括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使平躺调节机构从平躺调为坐姿的过程中,座架、靠背架、脚架和扶手架始终为平行四边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为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设置在脚架与靠背架之间,连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脚架和靠背架连接,连杆结构与座架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为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设置在扶手架与座架之间,连杆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扶手架和座架连接,连杆结构与脚架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为座架或扶手架,所述活动部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中除固定部以外的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活动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的平躺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为座架或扶手架,所述活动部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中除固定部以外的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活动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洪陈夏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康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