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2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包括轮椅后轮和轮椅主架,轮椅主架包括相对设置两组横管组件,每组横管组件包括上横管和下横管,上横管和下横管之间设置有后轮安装竖板,上横管的下方固连有调节板,该调节板上沿着横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下横管上沿着横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上述第一安装孔呈一一对应设置;后轮安装竖板上端与上横管之间通过第一夹持槽夹住调节板并与第一安装孔固连的方式连接,后轮安装竖板下端与下横管之间通过第二夹持槽夹住下横管并与第二安装孔固连的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前后调节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也可以上下调节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适用人群更广。

An adjustable structure for rear wheel mounting position of wheelchai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structure for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rear wheel of a wheelchair, which comprises a wheelchair rear wheel and a wheelchair main frame. The wheelchair main frame comprises two sets of transverse pipe assemblies, each set of transverse pipe assemblies comprises an upper transverse pipe and a lower transverse pipe. A rear wheel installation vertical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transverse pipe and the lower transverse pipe, and a regulation plate is fixed below the upper transverse pipe. A mounting hole; a plurality of second mountin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transverse pipe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hole 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mounting hole one by one;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r wheel mounting vertical plate and the upper transverse pipe are clamped by the first clamping groo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mounting hol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rear wheel mounting vertical plate and the lower transverse pipe are clamped by the second clamping groov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ne. Installation holes are connected in a fixed way.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adjust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rear wheel of the wheelchair back and forth, but also adjust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rear wheel of the wheelchair up and down, which is applicable to a wider crow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后轮安装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现有轮椅包括轮椅主架、设置于轮椅主架上的靠背架、设置在轮椅主架上的坐垫架以及安装于轮椅主架上的后轮、前轮,现有的轮椅后轮通过快拆结构能够快速地拆装于轮椅主架上,但是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使用不灵活,通用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可以前后调节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也可以上下调节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适用人群更广,且轮椅后轮拆装方便,利于轮椅的携带。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包括轮椅后轮和轮椅主架,所述的轮椅主架包括相对设置两组横管组件和设置在两组横管组件之间的支撑架,每组横管组件包括上横管和下横管,所述的上横管和下横管之间设置有后轮安装竖板,所述的上横管的下方固连有调节板,该调节板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的下横管上沿着横向开均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上述第一安装孔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的上端形成有与上述调节板相卡合的“凵”字形第一夹持槽,后轮安装竖板的下端形成有与上述下横管相卡合的“U”字形第二夹持槽;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上端与上横管之间通过第一夹持槽夹住调节板并与第一安装孔固连的方式连接,后轮安装竖板下端与下横管之间通过第二夹持槽夹住下横管并与第二安装孔固连的方式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上沿着竖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后轮安装孔,所述的轮椅后轮安装在快拆轴上,快拆轴穿过上述后轮安装孔及固定件后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板和上横管连接处的侧壁与第一夹持槽的上端内侧壁相贴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置有五个;所述的后轮安装孔设置有六个。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轮椅后轮的钢丝杆上固设有安全警示板。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其上横管的下方固连有调节板,该调节板上沿着横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下横管上沿着横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上述第一安装孔呈一一对应设置,后轮安装竖板的上端形成有与上述调节板相卡合的“凵”字形第一夹持槽,后轮安装竖板的下端形成有与上述下横管相卡合的“U”字形第二夹持槽;后轮安装竖板上端与上横管之间通过第一夹持槽夹住调节板并与第一安装孔固连的方式连接,后轮安装竖板下端与下横管之间通过第二夹持槽夹住下横管并与第二安装孔固连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只需横向移动改变后轮安装竖板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轮椅后轮前后调节的目的,拆装快捷,连接稳固,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2)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其后轮安装竖板上沿着竖向开设有多个后轮安装孔,轮椅后轮安装在快拆轴上,快拆轴穿过上述后轮安装孔及固定件后与固定件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只需竖向移动改变快拆轴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轮椅后轮上下调节的目的,拆装快捷,连接稳固,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3)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其调节板和上横管连接处的侧壁与第一夹持槽的上端内侧壁相贴合,用以支撑上横管,使得上横管与后轮安装竖板之间更为稳固,且承载能力更强;(4)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其轮椅后轮的钢丝杆上固设有安全警示板,夜晚使用时较为醒目,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的装配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轮椅后轮;2、支撑架;3、上横管;4、下横管;41、第二安装孔;5、后轮安装竖板;51、后轮安装孔;6、调节板;61、第一安装孔;7、快拆轴;8、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包括轮椅后轮1和轮椅主架,轮椅主架包括相对设置两组横管组件和设置在两组横管组件之间的支撑架2,每组横管组件包括上横管3和下横管4,上横管3和下横管4之间设置有后轮安装竖板5,后轮安装竖板5上沿着竖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后轮安装孔51,轮椅后轮1安装在快拆轴7上,快拆轴7穿过上述后轮安装孔51及固定件8后与固定件8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只需竖向移动改变快拆轴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轮椅后轮上下调节的目的,拆装快捷,连接稳固,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后轮安装孔51设置有六个,而为了在夜晚使用时较为醒目,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夜晚使用时较为醒目,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轮椅后轮的钢丝杆上固设有安全警示板;上横管3的下方固连有调节板6,该调节板6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61;下横管4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1与上述第一安装孔61呈一一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41均设置有五个;后轮安装竖板5的上端形成有与上述调节板6相卡合的“凵”字形第一夹持槽,本实施例中调节板6和上横管3连接处的侧壁与第一夹持槽的上端内侧壁相贴合,用以支撑上横管,使得上横管与后轮安装竖板之间更为稳固,且承载能力更强;后轮安装竖板5的下端形成有与上述下横管4相卡合的“U”字形第二夹持槽;后轮安装竖板5上端与上横管3之间通过第一夹持槽、夹住调节板6并与第一安装孔61固连的方式连接,后轮安装竖板5下端与下横管3之间通过第二夹持槽夹住下横管4并与第二安装孔41固连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只需横向移动改变后轮安装竖板的固定位置即可实现轮椅后轮前后调节的目的,拆装快捷,连接稳固,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技术的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不仅可以前后调节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也可以上下调节轮椅后轮的安装位置,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适用人群更广,且轮椅后轮拆装方便,利于轮椅的携带。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包括轮椅后轮(1)和轮椅主架,所述的轮椅主架包括相对设置两组横管组件和设置在两组横管组件之间的支撑架(2),每组横管组件包括上横管(3)和下横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管(3)和下横管(4)之间设置有后轮安装竖板(5),所述的上横管(3)的下方固连有调节板(6),该调节板(6)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61);所述的下横管(4)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1)与上述第一安装孔(61)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5)的上端形成有与上述调节板(6)相卡合的“凵”字形第一夹持槽,后轮安装竖板(5)的下端形成有与上述下横管(4)相卡合的“U”字形第二夹持槽;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5)上端与上横管(3)之间通过第一夹持槽夹住调节板(6)并与第一安装孔(61)固连的方式连接,后轮安装竖板(5)下端与下横管(3)之间通过第二夹持槽夹住下横管(4)并与第二安装孔(41)固连的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后轮安装位置可调节结构,包括轮椅后轮(1)和轮椅主架,所述的轮椅主架包括相对设置两组横管组件和设置在两组横管组件之间的支撑架(2),每组横管组件包括上横管(3)和下横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管(3)和下横管(4)之间设置有后轮安装竖板(5),所述的上横管(3)的下方固连有调节板(6),该调节板(6)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61);所述的下横管(4)上沿着横向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1)与上述第一安装孔(61)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5)的上端形成有与上述调节板(6)相卡合的“凵”字形第一夹持槽,后轮安装竖板(5)的下端形成有与上述下横管(4)相卡合的“U”字形第二夹持槽;所述的后轮安装竖板(5)上端与上横管(3)之间通过第一夹持槽夹住调节板(6)并与第一安装孔(61)固连的方式连接,后轮安装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富秋陈烈元林洁张镇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碧佳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