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巢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04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包括:安全架,所述安全架的下端设有三角板,安全架的正面设有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所述安全架的俯视截面为扇形,安全架的顶面与三角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空间,所述上组合门的一侧与安全架一侧的上部通过门铰链I铰接,所述下组合门的一侧与安全架一侧的下部通过门铰链II铰接,且下组合门的上端与分隔平板下端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平板位于安全空间的中部,且分隔平板将安全空间的上、下两部划分为第一安全角、第二安全角,设置的第一安全角和第二安全角不仅能够作为两个置物空间,而且能够作为两个独立的安全空间,相比于传统的室内桌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为人们提供有力的帮助。

A Double Rotary Indoor Safety Ang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layer rotatable indoor safety angle, which comprises a safety frame, a triangular plat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afety frame, an upper combined door and a lower combined door at the front of the safety frame, a fan-shaped overlooking section of the safety frame, a safety space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afety frame and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triangular plate, and one side of the upper combined doo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safety frame. The lower part of the lower composite door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afety frame are hinged by the door hinge II through the door hinge I through the door hing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composite door is fixed with the edg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eparating plate. The separating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afety spac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safety space are divided into the first safety angle, the second safety angle, the first safety angle and the second safety angle. Full angle can not only be used as two space for objects, but also as two independent safety space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indoor tables and cabinets, the invention can provide powerful help for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
本专利技术涉及桌柜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
技术介绍
当前市场上常用的桌柜大多数较为简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命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大众关注,现如今地质灾害频发,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造成的伤亡不可小觑,发生地震时,因为身在高层、在睡梦中、通道阻塞等原因,人们无法及时逃离建筑物,这时候就会对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人们需要在建筑物内快速寻找并进入安全空间,现有技术中,桌柜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家居,但是传统的桌柜存在以下弊端:一旦地震来临人们无法及时逃到室外,传统的桌台不仅不能为人们提供有力的帮助,反而有可能会伤害到人们,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且传统桌台的开关门为一体结构,体积大抗弯性差,且密封性强,若人员躲避在传统桌台内,会产生缺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包括:安全架,所述安全架的下端设有三角板,安全架的正面设有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设置的上组合门对第一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下组合门对第二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安全架、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使用时的俯视截面为三角形,支撑稳定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包括:安全架,所述安全架的下端设有三角板,安全架的正面设有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所述安全架的俯视截面为扇形,安全架的顶面与三角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空间,所述上组合门的一侧与安全架一侧的上部通过门铰链I铰接,所述下组合门的一侧与安全架一侧的下部通过门铰链II铰接,且下组合门的上端与分隔平板下端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平板位于安全空间的中部,且分隔平板将安全空间的上、下两部划分为第一安全角、第二安全角,所述上组合门对第一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下组合门对第二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结构相同,且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分别由一个形变拉伸结构组成,所述形变拉伸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板、中心板和第二承重板,所述中心板的左侧通过铰接座I与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一承重板一侧的滑槽内,所述中心板的右侧通过铰接座II与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二承重板一侧的滑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承重板和第二承重板的正面分别贯穿设有六个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内设有拱形承重块,所述拱形承重块的下端与第一通口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承重块的上端与第一通口的顶面相贴合。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中心板正面的上部贯穿设有三个第二通口,中心板正面的下部贯穿设有第三通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安全角的上端内设有头部保护机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头部保护机构为位于第一安全角上端内的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的下端两侧分别嵌接在于第一安全角上端两侧的竖向凹槽内,且弧形顶板的上端通过四个抗压弹簧与第一安全角的顶面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安全角的下端内设有置物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竖向凹槽的竖向长度为第一安全角空间高度的三分之一。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平板的正面通过门铰链III连接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靠近分隔平板的一侧设有三个凸起块,三个凸起块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T形活动块,所述T形活动块的下端嵌接在近分隔平板一侧的T形内槽中,且T形活动块的下端一侧通过压缩弹簧与T形内槽的侧壁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凸起块的一侧设有正方块,所述分隔平板的正面设有与凸起块、正方块相契合的插入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平板的下端设有拉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第一安全角和第二安全角不仅能够作为两个置物空间,而且能够作为两个独立的安全空间,相比于传统的室内桌柜,本专利技术能为人们提供有力的帮助,实用性强。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上组合门对第一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下组合门对第二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安全架、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使用时的俯视截面为三角形,支撑稳定性强,设置的拱形承重块弧顶面与第一通口的顶面贴合,当拱形承重块的弧顶面受压时会把压力传给相邻的部分抵住拱足散发的力,从而承受更大的压力,使得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的抗弯强度大,从而使得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的抗压强度大。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头部保护机构对安全架正上方的压力进行缓冲,对第一安全角内的人员起到保护作用。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和第三通口均为贯穿结构,使得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的通透性好。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第三通口能够作为进出口,方便人员在紧急情况时进出安全架。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第一承重板能够作为第一安全角的踏板,方便第一安全角内的人员的进出。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设置的置物架能够对用来储备食品、水等物资,地震时可以用来维持生命和等待救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组合门和下组合门结构打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中心板和第二承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组合门、分隔平板和第一承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安全架1、三角板2、上组合门3、下组合门4、分隔平板5、第一承重板6、中心板7、第二承重板8、第一通口9、第二通口91、第三通口92、拱形承重块10、弧形顶板11、抗压弹簧12、竖向凹槽13、置物架14、凸起块15、插入槽16、拉杆17、T形内槽1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包括:安全架1,安全架1的下端设有三角板2,安全架1的正面设有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安全架1的俯视截面为扇形,安全架1的顶面与三角板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空间,上组合门3的一侧与安全架1一侧的上部通过门铰链I铰接,下组合门4的一侧与安全架1一侧的下部通过门铰链II铰接,且下组合门4的上端与分隔平板5下端的边缘固定连接,分隔平板5位于安全空间的中部,且分隔平板5将安全空间的上、下两部划分为第一安全角、第二安全角,上组合门3对第一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下组合门4对第二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设置的第一安全角和第二安全角不仅能够作为两个置物空间,而且能够作为两个独立的安全空间,相比于传统的室内桌柜,本专利技术能为人们提供有力的帮助,实用性强;具体请参阅图1和2,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结构相同,且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分别由一个形变拉伸结构组成,形变拉伸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板6、中心板7和第二承重板8,中心板7的左侧通过铰接座I与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第一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一承重板6一侧的滑槽内,中心板7的右侧通过铰接座II与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第二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二承重板8一侧的滑槽内,第一承重板6和第二承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包括:安全架(1),所述安全架(1)的下端设有三角板(2),安全架(1)的正面设有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架(1)的俯视截面为扇形,安全架(1)的顶面与三角板(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空间,所述上组合门(3)的一侧与安全架(1)一侧的上部通过门铰链I铰接,所述下组合门(4)的一侧与安全架(1)一侧的下部通过门铰链II铰接,且下组合门(4)的上端与分隔平板(5)下端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平板(5)位于安全空间的中部,且分隔平板(5)将安全空间的上、下两部划分为第一安全角、第二安全角,所述上组合门(3)对第一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下组合门(4)对第二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结构相同,且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分别由一个形变拉伸结构组成,所述形变拉伸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板(6)、中心板(7)和第二承重板(8),所述中心板(7)的左侧通过铰接座I与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一承重板(6)一侧的滑槽内,所述中心板(7)的右侧通过铰接座II与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二承重板(8)一侧的滑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包括:安全架(1),所述安全架(1)的下端设有三角板(2),安全架(1)的正面设有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架(1)的俯视截面为扇形,安全架(1)的顶面与三角板(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个安全空间,所述上组合门(3)的一侧与安全架(1)一侧的上部通过门铰链I铰接,所述下组合门(4)的一侧与安全架(1)一侧的下部通过门铰链II铰接,且下组合门(4)的上端与分隔平板(5)下端的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平板(5)位于安全空间的中部,且分隔平板(5)将安全空间的上、下两部划分为第一安全角、第二安全角,所述上组合门(3)对第一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下组合门(4)对第二安全角形成抗压支撑;所述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结构相同,且上组合门(3)和下组合门(4)分别由一个形变拉伸结构组成,所述形变拉伸结构包括第一承重板(6)、中心板(7)和第二承重板(8),所述中心板(7)的左侧通过铰接座I与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一承重板(6)一侧的滑槽内,所述中心板(7)的右侧通过铰接座II与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嵌接在第二承重板(8)一侧的滑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全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板(6)和第二承重板(8)的正面分别贯穿设有六个第一通口(9),所述第一通口(9)内设有拱形承重块(10),所述拱形承重块(10)的下端与第一通口(9)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拱形承重块(10)的上端与第一通口(9)的顶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可旋转式室内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刚杨梦圆胡胜刘屹东张建国黄举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