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巢湖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25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左侧固定有导料板,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筒体,筒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釉腔,储釉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腔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喷釉机构和供气机构的设置,将需要喷釉的陶瓷倒放在膨胀环的上端,气泵工作,内侧分气阀打开,气泵通过进气道将外部的空气泵进分气道,再通过气腔、主轴内部的供气道进入膨胀环的内部,随着气体的进入膨胀环会发生膨胀,从而将陶瓷固定,使陶瓷底部不会与其他物体接触,从而解决现有上釉方式出现陶瓷底部与转盘之间因釉液发生粘连,难以满足大量生产陶瓷时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生产,具体为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


技术介绍

1、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而上釉是陶瓷生产中常用的工序。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可分为结晶釉裂纹釉等。

2、现有的上釉方式是将陶瓷放置在转盘上,使用喷枪将釉液喷洒在陶瓷的外表面。这种方式为保证釉液均匀涂撒在陶瓷表面常喷洒过量的釉液,会出现陶瓷底部与转盘之间因釉液发生粘连,不方便陶瓷拿取的同时还易破会陶瓷表面的釉液涂层,难以满足大量生产陶瓷时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左侧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釉腔,所述储釉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腔盖,所述腔盖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筒体的底部开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筒体的正面卡接有弧形盖,还包括

3、喷釉机构,所述喷釉机构包括分釉室,所述分釉室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通道,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与通道连通的喷头,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分釉室与管道的底部转动连接;

4、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和隔板,所述主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膨胀环,所述驱动齿轮的边缘啮合有三个行星轮,所述膨胀环的底端与隔板的边缘固定连接。

5、优选的,还包括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顶端连通有分气道,所述分气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两个分气阀,所述分气道的中部连通有排气道,所述排气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气阀,所述分气道的内端连通有气腔,所述气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气泵的右侧连通有进气道,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部右侧,所述气腔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

6、优选的,所述软管的下端与分气道的外端连通,所述软管的中部与筒体的曲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三个所述行星轮均与齿圈啮合,三个所述行星轮均转动安装在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的中部与主轴活动套接。

8、优选的,所述分气道、排气道、进气道均开设在底座的右侧。

9、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中部开设有供气道,所述供气道的底端与气腔连通,所述供气道的上端与膨胀环的内部连通,所述主轴的底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与主轴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板位于驱动齿轮和隔板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右侧高左侧低呈倾斜状,所述连接柱与筒体适配。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喷釉机构和供气机构的设置,将需要喷釉的陶瓷倒放在膨胀环的上端,气泵工作,内侧分气阀打开,气泵通过进气道将外部的空气泵进分气道,再通过气腔、主轴内部的供气道进入膨胀环的内部,随着气体的进入膨胀环会发生膨胀,从而将陶瓷固定,使陶瓷底部不会与其他物体接触,从而解决现有上釉方式出现陶瓷底部与转盘之间因釉液发生粘连,不方便陶瓷拿取的同时还易破会陶瓷表面的釉液涂层,难以满足大量生产陶瓷时的高效率和高品质要求。

14、2、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主轴转动,主轴会带动上部的膨胀环以及陶瓷转动,主轴还会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传动带动连接柱转动而且转动方向与驱动齿轮以及主轴的转动方向相反,连接柱旋转会将甩落在筒体内壁的釉液刮下,防止釉液在筒体内壁干燥,难以清理的同时还会造成釉液浪费。

15、3、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主轴及其上部固定的陶瓷和连接柱内侧的喷头的转动且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从而对陶瓷进行上釉,由于陶瓷被带动旋转,从而使釉在陶瓷的外表面喷涂的较为均匀,同时将陶瓷多余的釉液甩出,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釉液涂层的均匀,同时甩出的釉液落在环形槽中并从导料板流出,将釉液收集可以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减少了釉液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的左侧固定有导料板(3),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筒体(4),所述筒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釉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釉腔(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腔盖(6),所述腔盖(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管(7),所述筒体(4)的底部开设有管道(8),所述管道(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9),所述筒体(4)的正面卡接有弧形盖(13),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7)的下端与分气道(122)的外端连通,所述软管(7)的中部与筒体(4)的曲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行星轮(115)均与齿圈(106)啮合,三个所述行星轮(115)均转动安装在支架(127)的顶部,所述支架(127)的中部与主轴(112)活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道(122)、排气道(124)、进气道(128)均开设在底座(1)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12)的中部开设有供气道,所述供气道的底端与气腔(126)连通,所述供气道的上端与膨胀环(114)的内部连通,所述主轴(112)的底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5)的中部与主轴(112)活动套接,所述连接板(105)位于驱动齿轮(113)和隔板(1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2)的底部右侧高左侧低呈倾斜状,所述连接柱(102)与筒体(4)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2),所述环形槽(2)的左侧固定有导料板(3),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筒体(4),所述筒体(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釉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釉腔(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腔盖(6),所述腔盖(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软管(7),所述筒体(4)的底部开设有管道(8),所述管道(8)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9),所述筒体(4)的正面卡接有弧形盖(13),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7)的下端与分气道(122)的外端连通,所述软管(7)的中部与筒体(4)的曲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生产用上釉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行星轮(115)均与齿圈(106)啮合,三个所述行星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婷陈正凯汪永亮陈宇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