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92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09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包括饲养装置;所述饲养装置为中空的立方体、圆柱体或类立方体、类圆柱体型;所述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向外部延伸的水平平台;所述位于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的水平平台之间设有支架;所述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上,在靠近顶端面的一侧开设有2个以上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或类矩形短通孔;所述饲养装置底部可通过固定装置与环境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饲养装置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且在饲养小蚕的过程中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堆叠运输而不会挤压到蚕匾内的小蚕。加装的环境控制装置,可以针对每一个蚕匾实现局部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提高小蚕成活率。

Silkworm plaques for silkworm rear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ecial silkworm feeding plaque for small silkworms, including a feed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s hollow cube, cylinder or quasi-cube, quasi-cylindrical type;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vertical side wall of the feeding device are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platform extending outwards; the horizontal flat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vertical side wall of the feed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top and bottom of the vertical side wall of the feeding device. A brac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latforms; on the vertical side wall of the feeding device,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rectangular or rectangular short through holes arrange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on one side near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eeding device can b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device through a fix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unction of ventilation and ventilation, and the silkworm can be stacked and transported conveniently in the process of feeding the silkworm without being squeezed into the silkworm plaque. The environmental control device can adjust the loca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or each silkworm plaque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silkw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蚕专用饲养蚕匾
本技术属于桑蚕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小蚕专用饲养蚕匾。
技术介绍
桑蚕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BombyxmoriLin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桑蚕养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养殖技术,一般在蚕匾上进行桑蚕养殖。现有的蚕匾,一般用竹篾或苇子等编成簸箕或类似簸箕的敞口容器型,虽然成本很低,但是存在2个主要问题:1.现有蚕匾不透气,且在饲养小蚕过程中需要搬运蚕匾时,只能1个蚕匾1个蚕匾的运送,如堆叠运送则上端蚕匾的底端面必然会挤压处于下端位置蚕匾内的小蚕。2.采用现有蚕匾饲养小蚕时,由于缺乏环境调控能力,小蚕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的问题。虽然也有技术报道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在蚕匾上进行保温保湿,但是使用塑料薄膜一方面操作不便、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容易造成通气性下降,也容易造成小蚕的大面积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蚕匾不适合运输且不具备环境调控能力的问题中的至少1个,提供了一种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包括饲养装置。所述饲养装置为中空的立方体、圆柱体或类立方体、类圆柱体型。所述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向外部延伸的水平平台。所述位于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的水平平台之间设有支架。所述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上,在靠近顶端面的一侧开设有2个以上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或类矩形短通孔。所述饲养装置的竖直侧壁上,对侧开设有2个矩形或类矩形的长通孔。所述长通孔的高度为2-5cm,长度为8-15cm。进一步的,所述饲养装置底部通过固定装置与环境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饲养装置背对环境控制装置的一端为敞口。所述饲养装置面对环境控制装置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成点阵开设有2个以上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控制装置为与饲养装置横截面形状相同的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环境控制装置面对饲养装置的一端为敞口。所述环境控制装置内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电控加热器和电控雾化增湿器。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包括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所述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微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加热器和电控雾化增湿器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控加热器的加热管位于靠近饲养装置的位置处。所述电控雾化增湿器的排雾口端朝向饲养装置,并与环境控制装置顶端面平齐或低于环境控制装置顶端面0.1-3cm。进一步的,所述饲养装置在开设了通孔的底部上方交叉铺设有2层以上纱布。进一步的,所述饲养装置在竖直侧壁上的靠近顶端敞口处,沿水平方向,向外固定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在饲养装置竖直侧壁上,且位于靠近环境控制装置位置处的水平固定板。安装在环境控制装置竖直侧壁上,且位于靠近饲养装置位置处的L型固定基座。所述L型固定基座的水平端通过水平转轴与环境控制装置的竖直侧壁转动连接。所述L型固定基座的竖直端,设有可卡入水平固定板的凹槽。所述固定基座和水平固定板通过竖直插销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短通孔改设为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处可拆卸插设有纱网板。所述纱网板包括与所述饲养装置上的矩形开口相同形状的硬质固定框。所述硬质固定框面对饲养装置竖直侧壁的一端设有与竖直侧壁厚度相同的通槽。所述硬质固定框内固定有硬质纱网。进一步的,所述硬质纱网的网孔大小为:0.01-0.1cm。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1.本技术饲养装置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且在饲养小蚕的过程中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堆叠运输而不会挤压到蚕匾内的小蚕。2.本技术在饲养装置下方加装了环境控制装置,可以针对每一个蚕匾实现局部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使小蚕可以在最佳的环境下生长,提高小蚕成活率。3.本技术可以根据小蚕生长状态的不同更换不同的纱网板,从而既保障了本技术蚕匾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能力,又不会使小蚕自透气孔爬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本技术饲养装置和环境控制装置之间可以自由的组合或拆分,便于用户进行维修保养操作。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小蚕专用饲养蚕匾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加装了环境控制装置的小蚕专用饲养蚕匾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如图1所示,包括饲养装置1。所述饲养装置1为中空的立方体、圆柱体或类立方体、类圆柱体型。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向外部延伸的水平平台104。所述位于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的水平平台104之间设有支架105。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上,在靠近顶端面的一侧开设有2个以上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或类矩形短通孔107。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上,对侧开设有2个矩形或类矩形的长通孔106。所述长通孔106的高度为3cm,长度为10cm。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将小蚕和桑叶一通放入饲养装置1的中空内部进行小蚕培养。所述短通孔107可以起到通风的作用。当需要搬运小蚕时,用户仅需要将各饲养装置1上下堆叠,使上端饲养装置1的底部水平平台104和下端饲养装置1的顶部水平平台104接触即可,此时,相邻饲养装置1的水平平台104之间形成相互支撑,避免了饲养装置1的底部直接挤压饲养装置1内的小蚕。支架105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上下端水平平台104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1个实施例,所述长通孔106的高度为5cm,长度为15cm。根据本技术的1个实施例,所述长通孔106的高度为2cm,长度为8cm。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所述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如图2所示,包括饲养装置1,通过固定装置3与饲养装置1底部固定的环境控制装置2。所述饲养装置1为中空的立方体、圆柱体或类立方体、类圆柱体型。所述饲养装置1背对环境控制装置2的一端为敞口。所述饲养装置1面对环境控制装置2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成点阵开设有2个以上通孔。所述环境控制装置2为与饲养装置1横截面形状相同的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环境控制装置2面对饲养装置1的一端为敞口。所述环境控制装置2内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204、电控加热器203和电控雾化增湿器202。所述微控制器20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传感器201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201包括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所述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微控制器204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20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加热器203和电控雾化增湿器202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控加热器203的加热管位于靠近饲养装置1的位置处。所述电控雾化增湿器202的排雾口端朝向饲养装置1,并与环境控制装置2顶端面平齐或低于环境控制装置2顶端面可以选择0.1或3.0或0.5或2或1cm,或其他0.1-3cm范围内的距离。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在饲养装置1底面铺设或更换新鲜桑叶,并将传感器201放入饲养装置1内,所述传感器201内装的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持续将检测到的温度值和湿度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装置(1);所述饲养装置(1)为中空的立方体、圆柱体或类立方体、类圆柱体型;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向外部延伸的水平平台(104);所述位于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的水平平台(104)之间设有支架(105);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上,在靠近顶端面的一侧开设有2个以上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或类矩形短通孔(107);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上,对侧开设有2个矩形或类矩形的长通孔(106);所述长通孔(106)的高度为2‑5cm,长度为8‑15cm。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装置(1);所述饲养装置(1)为中空的立方体、圆柱体或类立方体、类圆柱体型;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向外部延伸的水平平台(104);所述位于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顶端和底端的水平平台(104)之间设有支架(105);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上,在靠近顶端面的一侧开设有2个以上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矩形或类矩形短通孔(107);所述饲养装置(1)的竖直侧壁上,对侧开设有2个矩形或类矩形的长通孔(106);所述长通孔(106)的高度为2-5cm,长度为8-1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蚕专用饲养蚕匾,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装置(1)底部通过固定装置(3)与环境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饲养装置(1)背对环境控制装置(2)的一端为敞口;所述饲养装置(1)面对环境控制装置(2)的一端沿竖直方向成点阵开设有2个以上通孔;所述环境控制装置(2)为与饲养装置(1)横截面形状相同的中空的立体结构;所述环境控制装置(2)面对饲养装置(1)的一端为敞口;所述环境控制装置(2)内固定安装有微控制器(204)、电控加热器(203)和电控雾化增湿器(202);所述微控制器(204)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传感器(201)信号连接;所述传感器(201)包括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所述电子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微控制器(204)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20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控加热器(203)和电控雾化增湿器(202)的信号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控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郑淼浪
申请(专利权)人: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