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3468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解决传统养殖方法蚕蛹成活率低下的问题,主要进行11个步骤的调控,控制各阶段不同蚕蛹的生成情况;通过实施温湿自控养蚕技术,比之传统的技术单产产量增长18%以上,出蛾率提高了25%,使新型温湿自控养蚕生产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另外,采用加温补湿设备和电子自控仪器组合在一起装配成温湿自动控制整机,机体小,投资少,易操作,可放置在空间较小的保温保湿室内,对小蚕进行密集共育。使用木框双层塑料膜保温、保湿共育棚和木制叠放式蚕匾,适应小蚕共育的需要,使成本降低,性能和效益得到有效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蓖麻蚕养殖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体,蓖麻蚕的饲养技术分若干环节,温度、湿度、时间和空间等几个关键要素,对养好蓖麻蚕重中之重,每一环节都需严格要求,适合的气温和湿度最适合蓖麻蚕的生长发育,精心管理才能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蓖麻蚕属“天蚕科”,原产地为印度,是近十几年才野生驯化的新蚕种,因这个蚕种喜欢以蓖麻叶为食,所以叫“蓖麻天蚕”。“蓖麻天蚕”野性强,抗病力强,食性广,其蓖麻天蚕体内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引进我国后,因蓖麻天蚕其独特的药理功效,成为当前医学界、生物制药界等用于各种生物酒、保健品、保健药的生物药材。蓖麻蚕养殖温度、湿度控制技术是蓖麻天蚕养殖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要领,也是蓖麻天蚕养殖成败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解决传统养殖方法蚕蛹成活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场地,对蚕床清洗,蚕种消毒杀菌,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场地,对蚕床清洗,蚕种消毒杀菌,然后开始密集共育;(2)密集共育2‑3天后,出蚁蚕3‑5小时后用嫩叶喂食;(3)喂食3‑4天后蚁蚕进入一龄,一龄蚕用叶引分养法进行分类喂食;(4)分类喂食2‑3天后进入二龄,二龄蚕的颜色变为黄色时,睡醒后用嫩叶喂食,此时,每天清理粪便一次,保持蚕床卫生,同时,进行1‑3倍蚕架进行扩架分养;(5)二龄蚕喂养2天后进入三龄,此时的三龄蚕颜色淡白色,基本能分清蚕花色品种,此时,用中层叶片喂食或拌谷壳灰少量洒在幼蚕上;(6)三龄蚕喂养2‑3天后幼蚕睡眠12‑18小时即进入四龄,此时的蚕体明显变大,如尾指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蛹养殖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场地,对蚕床清洗,蚕种消毒杀菌,然后开始密集共育;(2)密集共育2-3天后,出蚁蚕3-5小时后用嫩叶喂食;(3)喂食3-4天后蚁蚕进入一龄,一龄蚕用叶引分养法进行分类喂食;(4)分类喂食2-3天后进入二龄,二龄蚕的颜色变为黄色时,睡醒后用嫩叶喂食,此时,每天清理粪便一次,保持蚕床卫生,同时,进行1-3倍蚕架进行扩架分养;(5)二龄蚕喂养2天后进入三龄,此时的三龄蚕颜色淡白色,基本能分清蚕花色品种,此时,用中层叶片喂食或拌谷壳灰少量洒在幼蚕上;(6)三龄蚕喂养2-3天后幼蚕睡眠12-18小时即进入四龄,此时的蚕体明显变大,如尾指大小,花色分明,蚕的食量明显增加,需每天换蚕沙一次,喂食3-4次;(7)四龄蚕喂养2天后,蚕经过15-20小时的睡眠后进入五龄,此时,蚕体如食指大小,进入大量喂食;(8)五龄蚕喂养2-3天后,蚕体变软变小变黄,粪便拉完进入熟蚕,此时,需把熟蚕提至专用吐丝网上;(9)72小时后,蚕吐丝完成变成蚕茧;(10)3-5天后,丝包里幼蚕蜕化成蚕蛹;(11)5-8天后,用人工式机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顺玉李佳俊李明团魏彩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琴淮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