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792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15
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前盖,前盖上方设有后盖,后盖为弧形结构,后盖与前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螺钉位于后盖的四角,前盖的右侧面与后盖的左侧面均开设透孔,前支架的两侧分别开设透槽,透槽与透孔的中心线共线,透孔内设有线束,线束能依次穿过透孔与相应的透槽,前盖右侧面与后盖的左侧面分别以透孔为中心对称开设两个第一透槽,第一透槽分别位于对应的透孔的两侧。前盖的右侧面和后盖的左侧面上均设有线束的出口,这种双线束出口模式,能根据客户不同位置的装车需求,实现向上排线或向下排线,且线座与透孔的配合,能够束缚线束的走向,防止线束散乱的位于本装置内,拆装本装置时不会损伤线束,有利于对该装置的检查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多,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于驾驶员不能及时作出预警,使得后方车辆驾驶员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所引起,前车驾驶员能提早意识发生追尾事故风险,则可避免大量追尾事故,因此智能化的图像采集装越来越多被用在了汽车上,在现有的技术中,现有的前视模块,线束排布无布局,不能根据客户不同位置的装车需求,实现个性化的装车需求,同时,由于线束5是由多条小细线组成,当线束5直接进入从透孔3进入前后盖之间的空间时,由于没有线座37的束缚,线束5很容易造成内部空间凌乱,不利于对该装置的检查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前盖,前盖上方设有后盖,后盖为弧形结构,后盖与前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螺钉位于后盖的四角,前盖的右侧面与后盖的左侧面均开设透孔,前支架的两侧分别开设透槽,透槽与透孔的中心线共线,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前盖(1)上方设有后盖(19),后盖(19)为弧形结构,后盖(19)与前盖(1)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螺钉(8)位于后盖(19)的四角,前盖(1)的右侧面与后盖(19)的左侧面均开设透孔(3),前支架(4)的两侧分别开设透槽(32),透槽(32)与透孔(3)的中心线共线,透孔(3)内设有线束(5),线束(5)能依次穿过透孔(3)与相应的透槽(32),前盖(1)右侧面与后盖(19)的左侧面分别以透孔(3)为中心对称开设两个第一透槽(36),第一透槽(36)分别位于对应的透孔(3)的两侧,第一透槽(36)均由矩形透槽(36‑1)和弧形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前盖(1)上方设有后盖(19),后盖(19)为弧形结构,后盖(19)与前盖(1)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螺钉(8)位于后盖(19)的四角,前盖(1)的右侧面与后盖(19)的左侧面均开设透孔(3),前支架(4)的两侧分别开设透槽(32),透槽(32)与透孔(3)的中心线共线,透孔(3)内设有线束(5),线束(5)能依次穿过透孔(3)与相应的透槽(32),前盖(1)右侧面与后盖(19)的左侧面分别以透孔(3)为中心对称开设两个第一透槽(36),第一透槽(36)分别位于对应的透孔(3)的两侧,第一透槽(36)均由矩形透槽(36-1)和弧形透槽(36-2)组成,弧形透槽(36-2)的内侧均与相应的矩形透槽(36-1)的外侧相通,弧形透槽(36-)位于矩形透槽(36-1)上部,透孔(3)内设有线座(37),线座(37)的外周分别与对应的透孔(3)的内壁接触配合,线座(37)由弧形板(37-1)、两个L型杆(37-2)和两个弧形杆(37-3)组成,弧形板(37-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相应的L型杆(37-2)的纵向杆一端固定连接,L型杆(37-2)的水平杆外周均与相应的弧形杆(37-3)的外周固定连接,弧形杆(37-3)能插入相应的弧形透槽(36-2)内,弧形板(37-1)顶面分别固定安装粘膜(33),粘膜(33)能够分别与对应的透孔(3)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布线的车载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1)上方设有前支架(4),前支架(4)与前盖(1)通过螺钉(8)固定连接,螺钉(8)位于前盖(1)的顶面四角,前盖(1)的前面一侧开设第二矩形透槽,前支架(4)的前面固定安装主机按键(6),主机按键(6)从第二矩形透槽内穿过,前支架(4)的上方设有PCBA主板(7),PCBA主板(7)与主机按键(6)电路连接,PCBA主板(7)的底面与前支架(4)顶面通过同样的螺钉(8)固定连接,螺钉(8)分别位于PCBA主板(7)顶面四角,线束(5)与PCBA主板(7)电路连接,PCBA主板(7)的顶面左侧固定安装散热片(9),PCBA主板(7)的顶面活动安装摄像模组(10),摄像模组(10)位于散热片(9)的右侧,摄像模组(10)固定连接FPC软线(11)的一端,PCBA主板(7)的上方设有后支架(12),后支架(12)与前支架(4)通过同样的螺钉(8)固定连接,螺钉(8)位于后支架的顶面四角,后支架(12)顶面开设条形透槽(34),前支架(4)和前盖(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圣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