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6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内、外两组加强筋结构替代了以往的实心结构,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原材料用量,减轻了整机重量,并且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壁厚、内圈槽与外圈槽之间的间距、加强筋壁厚均相近,端盖加工或电机运转发热过程中,各处的散热均匀,避免某些部位过薄或过厚而产生的热变形不均;经过合理设计的电机前端盖,在每个内圈槽的加强筋的最高点均设置脱模顶针位,工件在压铸顶出的过程中受力点多,且受力均匀,避免损伤前端盖重要位置或整体变形,并且电机安装耳壁厚合理,可以避免电机超负荷运转时,安装耳过载开裂或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前端盖,多为单组加强筋结构,除加强筋以外的部位,多为实心结构。不仅制造时原材料用量大,而且整机重量也大,与现代工业设计轻量化的理念不符。此种前端盖一般壁厚排列均存在缺陷,某些部位易过薄或过厚,这些部位在端盖机加工过程中受热变形不均,收缩不一致,加工完成后往往达不到需求的精度。而在电机运转过程中,也因散热不均,易造成轴承位局部变形而使轴承跑圈,加速轴承位的磨损并产生电机异响。以往结构的前端盖,脱模顶针位往往设置在轴承位边缘或内外圈连接壁厚处。压铸脱模过程中顶针位的压强较大,易将轴承位或内外圈连接壁厚处顶伤,产生加工缺陷或报废。另外,以往结构的前端盖,安装耳处的壁厚一般小于单倍电机安装孔直径,电机在正常负荷条件下虽无异常,但超负荷运转时容易使安装耳处开裂或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通过合理排布端盖壁厚,减少原材料用量、使端盖散热与变形均匀化的问题,优化脱模顶针位,降低压铸脱模不良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前端盖内侧面开设有电机前轴承安装槽,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内圈槽,前端盖外侧面开设有电机油封安装槽,电机油封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外圈槽,电机前轴承安装槽与电机油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轴承孔,内圈槽和外圈槽内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加强筋呈放射状圆周向均布,内圈槽上的每一组加强筋的最高位置均设置有脱模顶针位。其中,内圈槽外侧设置有电机壳连接安装止口,外圈槽外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止口。其中,前端盖的外轮廓为四方形,前端盖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电机安装耳,电机安装耳上开设有电机安装孔,电机安装耳壁厚为电机安装孔直径的1.2-1.5倍。优选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壁厚为轴承孔直径的0.1-0.2倍。优选的,内圈槽与外圈槽之间的间距为轴承孔直径的0.1-0.2倍。优选的,加强筋之间最小间距等于1.5-2.5倍加强筋壁厚,加强筋壁厚为0.1-0.2倍轴承孔直径,加强筋高度为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壁厚的1.5-2倍。优选的,脱模顶针位为圆形结构,脱模顶针位的直径大于加强筋壁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内、外两组加强筋结构替代了以往的实心结构,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原材料用量,减轻了整机重量,并且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壁厚、内圈槽与外圈槽之间的间距、加强筋壁厚均相近,端盖加工或电机运转发热过程中,各处的散热均匀,避免某些部位过薄或过厚而产生的热变形不均。2.经过合理设计的电机前端盖,在每个内圈槽的加强筋的最高点均设置脱模顶针位,工件在压铸顶出的过程中受力点多,且受力均匀,避免损伤前端盖重要位置或整体变形,并且电机安装耳壁厚合理,可以避免电机超负荷运转时,安装耳过载开裂或折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面示意图。主要部件符号说明:1:电机前轴承安装槽,2:内圈槽,3:电机油封安装槽,4:外圈槽,5:轴承孔,6:加强筋,7:脱模顶针位,8:电机壳连接安装止口,9:电机安装止口,10:电机安装耳,11:电机安装孔。a为电机前轴承安装槽的壁厚,b为内圈槽与外圈槽之间的间距,c为加强筋的高度,d为加强筋的壁厚,e为加强筋之间的最小间距,f为电机安装耳的壁厚,g为电机安装孔的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前端盖内侧面开设有电机前轴承安装槽1,电机前轴承安装槽1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内圈槽2,前端盖外侧面开设有电机油封安装槽3,电机油封安装槽3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外圈槽4,电机前轴承安装槽1与电机油封安装槽3之间设置有轴承孔5,内圈槽2和外圈槽4内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6,加强筋6呈放射状圆周向均布,内圈槽2上的每一组加强筋6的最高位置均设置有脱模顶针位7,脱模顶针位7为圆形结构,脱模顶针位7的直径大于加强筋6的壁厚。内圈槽2外侧设置有电机壳连接安装止口8,外圈槽4外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止口9。前端盖的外轮廓为四方形,前端盖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电机安装耳10,电机安装耳10上开设有电机安装孔11。尺寸设计:电机前轴承安装槽1的壁厚、内圈槽2与外圈槽4之间的间距、加强筋6的壁厚均为轴承孔5的直径的0.1-0.2倍。每两组加强筋6之间最小间距等于1.5-2.5倍加强筋6的壁厚,以此来确定内圈槽2与外圈槽4内的加强筋6个数,加强筋6高度为电机前轴承安装槽1的壁厚的1.5-2倍。电机安装耳10的壁厚为电机安装孔11直径的1.2-1.5倍。设计原理:本申请电机前端盖,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内、外两组加强筋6结构替代了以往的实心结构,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原材料用量,减轻了整机重量,电机前轴承安装槽1的壁厚、内圈槽2与外圈槽4之间的间距、加强筋6的壁厚均相近,端盖加工或电机运转发热过程中,各处的散热均匀,避免某些部位过薄或过厚而产生的热变形不均。并且,在每个内圈槽2的加强筋6的最高点均设置脱模顶针位7,工件在压铸顶出的过程中受力点多,且受力均匀,避免损伤前端盖重要位置或整体变形,电机安装耳10的壁厚合理,可以避免电机超负荷运转时,安装耳过载开裂或折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所述的前端盖内侧面开设有电机前轴承安装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内圈槽,所述的前端盖外侧面开设有电机油封安装槽,所述的电机油封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外圈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与电机油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轴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槽和外圈槽内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呈放射状圆周向均布,内圈槽上的每一组加强筋的最高位置均设置有脱模顶针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所述的前端盖内侧面开设有电机前轴承安装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内圈槽,所述的前端盖外侧面开设有电机油封安装槽,所述的电机油封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外圈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与电机油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轴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槽和外圈槽内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呈放射状圆周向均布,内圈槽上的每一组加强筋的最高位置均设置有脱模顶针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槽外侧设置有电机壳连接安装止口,所述的外圈槽外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止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的外轮廓为四方形,前端盖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电机安装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培坚江宗荣丁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研自动化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