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6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以内、外两组加强筋结构替代了以往的实心结构,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减少了原材料用量,减轻了整机重量,并且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壁厚、内圈槽与外圈槽之间的间距、加强筋壁厚均相近,端盖加工或电机运转发热过程中,各处的散热均匀,避免某些部位过薄或过厚而产生的热变形不均;经过合理设计的电机前端盖,在每个内圈槽的加强筋的最高点均设置脱模顶针位,工件在压铸顶出的过程中受力点多,且受力均匀,避免损伤前端盖重要位置或整体变形,并且电机安装耳壁厚合理,可以避免电机超负荷运转时,安装耳过载开裂或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前端盖,多为单组加强筋结构,除加强筋以外的部位,多为实心结构。不仅制造时原材料用量大,而且整机重量也大,与现代工业设计轻量化的理念不符。此种前端盖一般壁厚排列均存在缺陷,某些部位易过薄或过厚,这些部位在端盖机加工过程中受热变形不均,收缩不一致,加工完成后往往达不到需求的精度。而在电机运转过程中,也因散热不均,易造成轴承位局部变形而使轴承跑圈,加速轴承位的磨损并产生电机异响。以往结构的前端盖,脱模顶针位往往设置在轴承位边缘或内外圈连接壁厚处。压铸脱模过程中顶针位的压强较大,易将轴承位或内外圈连接壁厚处顶伤,产生加工缺陷或报废。另外,以往结构的前端盖,安装耳处的壁厚一般小于单倍电机安装孔直径,电机在正常负荷条件下虽无异常,但超负荷运转时容易使安装耳处开裂或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通过合理排布端盖壁厚,减少原材料用量、使端盖散热与变形均匀化的问题,优化脱模顶针位,降低压铸脱模不良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所述的前端盖内侧面开设有电机前轴承安装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内圈槽,所述的前端盖外侧面开设有电机油封安装槽,所述的电机油封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外圈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与电机油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轴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槽和外圈槽内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呈放射状圆周向均布,内圈槽上的每一组加强筋的最高位置均设置有脱模顶针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所述的前端盖内侧面开设有电机前轴承安装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内圈槽,所述的前端盖外侧面开设有电机油封安装槽,所述的电机油封安装槽外侧同心圆开设有外圈槽,所述的电机前轴承安装槽与电机油封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轴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槽和外圈槽内设置有若干的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呈放射状圆周向均布,内圈槽上的每一组加强筋的最高位置均设置有脱模顶针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槽外侧设置有电机壳连接安装止口,所述的外圈槽外侧设置有电机安装止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盖的外轮廓为四方形,前端盖的四个角上设置有电机安装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培坚江宗荣丁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研自动化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