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定子电机及其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6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定子电机及其出线结构,双定子电机的出线结构包括:由第一定子绕组引出且伸于接线盒内的第一出线头组,由第二定子绕组引出且伸于接线盒内的第二出线头组;其中,第一出线头组和第二出线头组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一出线头组和第二出线头组具有并联连接方式和串联连接方式,当第一出线头组和第二出线头组采用并联连接方式时,第一定子绕组与第二定子绕组并联;当第一出线头组和第二出线头组采用串联连接方式时,第一定子绕组与第二定子绕组串联。上述双定子电机的出线结构,能够在并联模式和串联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扩大了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定子电机及其出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定子电机及其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双定子电机中,两个定子的定子绕组可并联,也可串联。如图1所示,双定子电机为并联模式,即两个定子绕组并联。定子绕组引出的出线头12穿过出线绝缘块11,铜条13连接两个出线头12,接线端子16设置在接正极的出线头12上,三相电缆15与接线端子16连接,且三相电缆15通过防水接头14与接线盒连接。此种出线结构共六个出线头,用三个铜条13实现并联。如图2所示,双定子电机为并联模式。该出线结构共有六个出线头。将一个定子绕组的第一出线头23和另一个定子绕组的第二出线头24连接至螺栓25,三相电缆21通过接线端子与螺栓25处的第一出线头23和第二出线头24连接。三相电缆21通过防水接头22与接线盒连接。如图3所示,双定子电机为串联模式。该出线结构共有三个出线头32,分别为一个定子绕组的三相,其余的串联连接点和星点在壳体内部。三相电缆34通过接线端子35与出线头32连接。出线头32穿过出线绝缘块31,三相电缆34通过防水接头33与接线盒连接。上述双定子电机中,出线结构仅适用于一种模式,即并联模式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定子电机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定子绕组引出且伸于接线盒内的第一出线头组,由第二定子绕组引出且伸于所述接线盒内的第二出线头组;其中,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具有并联连接方式和串联连接方式,当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采用并联连接方式时,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并联;当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采用串联连接方式时,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定子电机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定子绕组引出且伸于接线盒内的第一出线头组,由第二定子绕组引出且伸于所述接线盒内的第二出线头组;其中,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具有并联连接方式和串联连接方式,当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采用并联连接方式时,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并联;当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和所述第二出线头组采用串联连接方式时,所述第一定子绕组与所述第二定子绕组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一正极出线头和第一负极出线头;和/或,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二正极出线头和第二负极出线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一正极出线头和第一负极出线头时,所述第一正极出线头高于所述第一负极出线头;当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二正极出线头和第二负极出线头时,所述第二负极出线头高于所述第二正极出线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头组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一正极出线头和第一负极出线头;所述第二出线头组包括:分层设置的第二正极出线头和第二负极出线头;其中,所述第一正极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峥田井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适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