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6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多个沿充电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充电子线圈;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定位机构,各定位机构的位置与充电子线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板上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放置槽,所述充电板可设置到放置槽内;充电板和支撑座之间在一端设置有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可使充电板相对于支撑座做任意角度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实现固定定位。该充电器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并且充电器中的充电板可转动到任意的角度,方便用户在电子产品充电的同时,不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在电子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33亿,再加上平板电脑等其他周边电子产品,平均每个人就拥有多个需要充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而不同的电子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充电器,这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有的便携式电子产品普遍使用的都是数据线插接式充电,这种充电方式数据线接口用久了通常会有接触不良等现象,而且单个充电器适应面不广,不同类型电子产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充电器,充电时还要寻找合适的插口和理顺接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可将同时实现对多感应负载进行充电,可以匹配各种不同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减少了插、拔线的麻烦,避免了接口不适用、接触不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多个沿充电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充电子线圈;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定位机构,各定位机构的位置与充电子线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板上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放置槽,所述充电板可设置到放置槽内;充电板和支撑座之间在一端设置有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可使充电板相对于支撑座做任意角度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实现固定定位。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独立的上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各框架结构内,定位机构包括扭簧和定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轴,扭簧设置在转轴上,定位板上端与支撑架之间枢转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为折板结构,定位板下端设置有向内弯曲的卷边。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支撑座一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转动部与固定部上均设置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枢转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部和固定部通孔内的锁紧套和设置在锁紧套内的锁紧螺钉,所述锁紧套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板,所述充电板转动部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锁紧套上沿其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弹性槽,所述锁紧套内设置有螺纹,锁紧螺钉与锁紧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与充电板相配合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中间形成中空的放置槽。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电源模块、脉冲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充电检测模块和智能断电模块,电源模块连接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连接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连接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连接充电检测模块,充电检测模块连接智能断电模块,智能断电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复位开关,所述复位开关设置在支撑架内底部,复位开关的位置与支撑架内定位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复位开关连接电源模块。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该充电器可同时实现对多个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电子产品在充电时可与充电器之间稳定的固定;并且充电器中的充电板可转动到任意的角度,方便用户在电子产品充电的同时,不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具有很好的人性化设计;2)该充电器可实现在没有对电子产品充电或电池充电充满时进行智能断电控制,提高了充电器及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I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锁紧套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锁紧套结构主视图,b)为锁紧套结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充电板电路结构框图。图中:1、充电板,101、转动部,102、转动部通孔,103、限位卡槽,2、充电子线圈,3、支撑架,4、支撑座,401、固定部,402、固定部通孔,5、放置槽,6、定位机构,601、扭簧,602、定位板,603、卷边,604、转轴,7、枢转机构,701、锁紧套,702、锁紧螺钉,703、限位卡板,704、弹性槽,8、复位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充电板1,所述充电板1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多个沿充电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充电子线圈2;各充电子线圈用于为电子产品充电。如图5所示,充电板上设置有电源模块、脉冲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充电检测模块和智能断电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脉冲发生器的输入端,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功率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电磁感应线圈中各充电子线圈的输入端,电磁感应线圈中各充电子线圈的电信号反馈端连接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充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断电模块的输入端,智能断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模块。如图1和2所示,充电板1上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定位机构6,各定位机构的位置与充电子线圈的位置相对应。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3包括多个独立的上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定位机构6分别设置在各框架结构内,定位机构6包括扭簧601和定位板602,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转轴604,扭簧601设置在转轴604上,定位板602上端与支撑架3之间枢转连接。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抵在支撑架和定位板上,电子产品如手机插入到支撑架内时,推动定位板沿枢转连接点转动,定位板压缩扭簧,通过扭簧提供的反作用力对电子产品进行夹紧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板602为折板结构,定位板602下端设置有向内弯曲的卷边603;定位板下端设置如图2所示的卷边结构,既可以对扭簧的扭臂进行固定,同时还能防止在取出电子产品时定位板下端卡住电子产品,方便电子产品从支撑架上取出。充电板1上连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上设置放置槽5,所述充电板1可设置到放置槽5内;充电板1和支撑座4之间在一端设置有枢转机构7,所述枢转机构7可使充电板相对于支撑座做任意角度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实现固定定位。充电板通过支撑座进行固定定位支撑,充电板可转动到任意的角度,方便用户在电子产品充电的同时,不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如图1和3所示,本实施例中充电板1一端设置有转动部101,支撑座4一端设置有固定部401,所述转动部101与固定部401上均设置相配合的通孔,分别为转动部通孔102和固定部通孔402,转动部通孔102和固定部通孔402连通。所述枢转机构7包括设置在转动部通孔和固定部通孔内的锁紧套701和设置在锁紧套内的锁紧螺钉702,所述锁紧套701一端设置有限位卡板703,所述充电板转动部101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103,通过限位卡板和限位卡槽可防止锁紧套在通孔中转动。锁紧套701上沿其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弹性槽704,所述锁紧套701内设置有螺纹,锁紧螺钉702与锁紧套70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锁紧套内拧入锁紧螺钉,锁紧螺钉将锁紧套胀紧,增加锁紧套与转动部和固定部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充电板与支撑座之间的任意角度转动及两者之间的固定定位。优选地,支撑座4为与充电板相配合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中间形成中空的放置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多个沿充电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充电子线圈;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定位机构,各定位机构的位置与充电子线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板上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放置槽,所述充电板可设置到放置槽内;充电板和支撑座之间在一端设置有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可使充电板相对于支撑座做任意角度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实现固定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板,所述充电板内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包括多个沿充电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的充电子线圈;所述充电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电子产品的定位机构,各定位机构的位置与充电子线圈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充电板上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放置槽,所述充电板可设置到放置槽内;充电板和支撑座之间在一端设置有枢转机构,所述枢转机构可使充电板相对于支撑座做任意角度转动,并在转动到任意位置时实现固定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独立的上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各框架结构内,定位机构包括扭簧和定位板,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转轴,扭簧设置在转轴上,定位板上端与支撑架之间枢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为折板结构,定位板下端设置有向内弯曲的卷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负载同时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板一端设置有转动部,支撑座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竹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