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0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包括箱体、水电池组、照明控制板、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照明模块以及控制按钮;所述箱体下部内形成有容置水电池组的安装腔,箱体顶部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与水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箱体顶部中央铰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照明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内,且照明控制板与水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照明模块和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照明控制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加水即可使用,使用上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
本技术涉及应急电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依赖电子设备,而电子设备有依赖于电,因此如果人们遇到市电断电的情况或者是人们处于户外,这时人们是没有市电网络来用于充电的,因此需要应急电源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早期的应急电源一般采用铅蓄电池来作为储能单元,由于铅蓄电池重量大、污染大、使用寿命较短,因此现在人们开始使用锂电池来作为应急电源的储能单元。但是现有的应急电源不管是锂电池还是铅蓄电池来作为储能单元,使用前都需要先进行充电,如果人们忘了充电,那么这个应急电源便无法使用,造成人们使用上不便;而且不管是锂电池还是铅蓄电池,需要定时充放电才能保证其使用,如果长期不进行充放电,锂电池和铅蓄电池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多功能应急电源。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包括箱体、水电池组、照明控制板、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照明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照明模块工作状态的控制按钮;所述箱体下部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电池组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与所述水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箱体顶部中央铰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照明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内,且照明控制板与水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照明模块和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照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水电池组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2V。所述水电池组由多个水电池并联而成,所述安装腔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储水腔,每个储水腔内容置有一个水电池,所述注水口与各个储水腔相通。所述照明模块包括位于连接板背面中心的聚光照明灯和环绕聚光照明灯的泛光照明灯,所述聚光照明灯和所述泛光照明灯分别与所述照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泛光照明灯在常亮、闪烁、关闭三种工作状态进行切换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聚光照明灯在常亮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进行切换。所述箱体内固定有一与所述水电池组电连接的充放电控制板,所述充放电控制板位于所述水电池组上方,所述箱体侧壁设有一个用于输出5V直流电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充放电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用于显示所述水电池组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充放电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的上端分别套置有保护套。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的水电池组只需要通过加水便可以产生电能,因此用户需要使用本技术时只需加水即可,避免了现有的应急电源需要预先充电才可使用所带来的使用上的不便,方便了用户使用;而且水电池组没有水直接接触时可长期储存,无需定时充电,使得本技术可以长期使用;2、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设有分别与所述水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通过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可以将多个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进行串联,从而提供更大的电压进行输出,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3、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设有泛光照明灯,该泛光照明灯可以常亮以提供近距离照明,也可以闪烁以起到警示作用;4、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设有聚光照明灯,该聚光照明灯可以常亮以提供远距离照明,方便人们在户外使用;5、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设有用于输出5V直流电的USB接口,可以便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6、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设有用于显示所述水电池组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显示屏,可以方便用户查看本技术的水电池组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1;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2;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符号说明:箱体1,上壳体11,注水口111,下壳体12,安装腔121,储水腔1211,连接板13,水电池组2,水电池21,照明控制板3,单片机31,降压电路32,充放电控制板4,充放电控制电路41,正极接线柱51,负极接线柱52,照明模块6,聚光照明灯61,泛光照明灯62,控制按钮7,USB接口8,显示屏9,保护套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包括箱体1、水电池组2、照明控制板3、充放电控制板4,正极接线柱51、负极接线柱52、照明模块6、控制按钮7、USB接口8以及显示屏9。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箱体1可以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通过卡接的方式上下拼接形成所述箱体1;所述箱体1下部内形成有安装腔121以用于容置所述水电池组2,该安装腔121设置所述下壳体12上,该安装腔121可以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储水腔1211;所述箱体1的顶部中央铰接有一连接板13,该连接板13与上盖11铰接,所述箱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注水口111,该注水口111开设于所述上盖11上,该注水口111与各个储水腔1211均相通以用于往各个储水腔1211中加水。配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水电池组2容置于所述安装腔121内,所述水电池组2的额定输出电压可以为12V;所述水电池组2可以由多个水电池21串联而成,每个储水腔1211内容置一个水电池21,当通过注水口111往各个储水腔1211中加水时,各个水电池21便可发电以产生电能。配合图3所示,所述照明控制板3设置于所述连接板13内,所述照明控制板3与所述水电池组3电连接;配合图5所示,其中该照明控制板3上可以设有单片机31和降压电路32;其中所述降压电路32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电池组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降压电路32的输出与所述单片机31的电源端相连以提供单片机31工作所需电源,所述降压电路32可以采用基于DC-DC降压芯片CX8507的DC-DC降压电路。配合图3所示,所述充放电控制板4固定与所述箱体1内且位于所述水电池组2的上方,所述充放电控制板4与所述水电池组2电连接;所述充放电控制板4上可以设有一基于充放电控制芯片CX6011的充放电控制电路41,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41能将所述水电池组2的输出电压转换为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进行输出和监测所述水电池组2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负极接线柱52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两侧,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负极接线柱52分别与所述水电池组2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这样通过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所述负极接线柱52便可以稳定输出所述水电池组2的最大输出电压;而且通过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所述负极接线柱52可以便于将多个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进行串联,从而提供更大的电压进行输出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其中所述箱体1的上盖11可以二次注塑于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负极接线柱52上以把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负极接线柱52固定住箱体1顶部上,所述正极接线柱51和负极接线柱52的上端可以分别套置有保护套10以防止正极接线柱51和负极接线柱52生锈腐蚀。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水电池组、照明控制板、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照明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照明模块工作状态的控制按钮;所述箱体下部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电池组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与所述水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箱体顶部中央铰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照明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内,且照明控制板与水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照明模块和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照明控制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水电池组、照明控制板、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照明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照明模块工作状态的控制按钮;所述箱体下部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水电池组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安装腔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固定于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所述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分别与所述水电池组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箱体顶部中央铰接有一连接板;所述照明控制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内,且照明控制板与水电池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和所述照明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照明模块和所述控制按钮分别与照明控制板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池组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2V。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电池组由多个水电池并联而成,所述安装腔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储水腔,每个储水腔内容置有一个水电池,所述注水口与各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霆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朗纳科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