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隧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375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隧道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架在使用时,底座连接在相应的固定建筑物上,托臂组件与底座直接通过内外齿的啮合配合连接,这样在该结构的角度定位配合中,内外齿之间有多个齿参与配合承重,增强了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托架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Bracket and tunnel system using this brack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racket and a tunnel system using the bracket. When the bracket of the invention is in use, the base is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fixed building, and the bracket component and the base are direct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meshing and matching of the inner and outer teeth. In the angle positioning and matching of the structure, multiple teeth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teeth participate in the matching load-bearing, which enhances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and stability,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rength of the existing bracke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隧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架及使用该托架的隧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对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的隧道施工越来越常见。而隧道中的隧道电缆支架一般都采用焊接加工的形式,实践中,在圆形隧道的支架应用中,为配合隧道壁的圆弧度保持各个位置的电缆支架伸出的承重端保持水平伸出,同时保证所有托臂统一标高,隧道壁上不同安装位置的电缆托臂与隧道壁之间的角度都不相同。如果用焊接固定方式,每个托臂的安装在隧道壁只有一个位置,不能上下调节,同时如果安装位置隧道壁的圆弧度和平整度不好,会造成托臂端角度差异,如此就不能保证整排托臂水平一致,后期电缆和桥架敷设带来工程隐患。如果后期维护中需要临时增加托臂或者上下调整托臂位置,必须实地量好角度,做好图纸,定制加工,费工费时,成本极高,不利于后期维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08221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隧道电缆挂架,包括挂架和挂板,所述挂架承挂电缆,所述挂板安装于隧道壁上,所述挂架安装在所述挂板上,还包括销轴,所述挂板设有多个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包括1个固定销控和1个定位销孔,所述挂架包括承重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1个固定孔和多个定位槽。该挂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圆弧形隧道中逐步调节安装角度,根据实际设计需求使用同一种挂架,便于运输和批量生产。另外,授权公告号CN205350557U的中国专利文献也公开了一种采用销钉和限位孔来进行角度调整的托架结构。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9713U的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类似的结构,包括缆线支架座和缆线支撑臂。支架座包括支架臂槽和支架板,支架臂槽的两个侧壁的中央开设有一个支架臂槽连接孔,围绕着支架臂槽连接孔开设有若干个角度限位孔,两支架臂槽对称设置在支架板的两端。缆线支撑臂的一端设有一个角度限位盘,角度限位盘的中央开设有一个支架臂连接孔,角度限位盘的朝向外侧的半圆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角度限位槽。角度限位盘插接在支架臂槽内。通过在缆线支撑臂的一端设置一个角度限位盘的结构,能够使缆线支撑臂与支架座连接后在不同的角度进行限位和固定,从而实现线缆支撑臂的角度调整。上述这些托架存在都是将托臂转动设置在底座上,然后通过销钉与限位孔或者齿轮的齿配合来实现托臂调整之后的限位,这类结构存在以下问题:托臂与底座之间限位后的连接强度主要依靠销钉或者齿轮的齿的结构强度来保证,而由于空间的限制,使得销钉和齿轮的体积受限,这样造成托架的结构强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托架,以解决现有的托架的结构强度差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托架的隧道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托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托架,包括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托臂组件,所述底座和所述托臂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外齿、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所述内、外齿所处的圆周的圆心与所述托臂组件的转轴共线,以使所述托臂组件在所述底座上转动时,不同角度位置处的内、外齿能够相互啮合。所述托臂组件包括托臂以及角度定位件,所述角度定位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托臂远离其转轴的位置处与所述角度定位件向下挡止限位配合。所述角度定位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的角度定位板,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设有定位托轴,所述托臂设置在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的间隔中并与所述定位托轴向下挡止限位配合。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的上部位置处还设有上部限位轴,所述托臂穿装在所述上部限位轴与所述定位托轴之间的间隔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向外悬伸的悬伸部,所述外齿设置在所述悬伸部上,所述内齿设置在所述角度定位板上。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隧道系统,包括隧道以及设置在所述隧道中的托架、线缆,所述托架包括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托臂组件,所述底座和所述托臂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外齿、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所述内、外齿所处的圆周的圆心与所述托臂组件的转轴共线,以使所述托臂组件在所述底座上转动时,不同角度位置处的内、外齿能够相互啮合。所述托臂组件包括托臂以及角度定位件,所述角度定位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托臂远离其转轴的位置处与所述角度定位件向下挡止限位配合。所述角度定位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的角度定位板,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设有定位托轴,所述托臂设置在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的间隔中并与所述定位托轴向下挡止限位配合。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的上部位置处还设有上部限位轴,所述托臂穿装在所述上部限位轴与所述定位托轴之间的间隔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向外悬伸的悬伸部,所述外齿设置在所述悬伸部上,所述内齿设置在所述角度定位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托架在使用时,底座连接在相应的固定建筑物上,托臂组件与底座直接通过内外齿的啮合配合连接,这样在该结构的角度定位配合中,内外齿之间有多个齿参与配合承重,增强了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托架结构强度差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系统中的实施例中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托架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的托架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图1中的角度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中:1、底座;2、托臂;3、角度定位板;4、连接耳板;5、悬伸板;6、转轴;31、内齿;32、定位托轴;33、上部限位轴;34、轴套;51、外齿;52、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系统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隧道系统,包括隧道以及设置在隧道中的托架、线缆,托架包括用于与隧道壁连接的底座1以及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的托臂2,线缆支撑在托臂2上,托臂2上连接有角度定位件,角度定位件与底座1中的一个上设有外齿51、另一个设有与外齿51啮合的内齿。在本实施例中,外齿设置底座上,而内齿设置在角度定位件上,这样通过内外齿的配合实现角度定位件与底座的角度限位配合,而托臂与角度定位件连接,通过角度定位件和底座的配合实现托臂的角度定位,由于配合过程中有多个齿参与啮合,提高了连接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托臂和角度定位架构成托臂组件。内、外齿所处的圆周与所述角度定位架的转轴共线。在本实施例中,角度定位件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托臂2与角度定位件向下挡止限位配合,也就是说角度定位件与托臂分体设置,同时角度定位件和托臂向下挡止配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单独调整角度定位件的角度,便于调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角度定位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与底座1转动配合的角度定位板3,两个角度定位板3之间设有定位托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托架,包括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托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托臂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外齿、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所述内、外齿所处的圆周的圆心与所述托臂组件的转轴共线,以使所述托臂组件在所述底座上转动时,不同角度位置处的内、外齿能够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托架,包括用于与固定建筑物连接的底座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托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托臂组件中的一个上设有外齿、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外齿啮合的内齿,所述内、外齿所处的圆周的圆心与所述托臂组件的转轴共线,以使所述托臂组件在所述底座上转动时,不同角度位置处的内、外齿能够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组件包括托臂以及角度定位件,所述角度定位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托臂远离其转轴的位置处与所述角度定位件向下挡止限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的角度定位板,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设有定位托轴,所述托臂设置在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的间隔中并与所述定位托轴向下挡止限位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两个角度定位板之间的上部位置处还设有上部限位轴,所述托臂穿装在所述上部限位轴与所述定位托轴之间的间隔中。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向外悬伸的悬伸部,所述外齿设置在所述悬伸部上,所述内齿设置在所述角度定位板上。6.隧道系统,包括隧道以及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安诺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