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61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为双丝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内包缠纤维层和外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为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所述内包缠纤维层由天然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形成;所述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和/或芦荟纤维;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由PVDF纳米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内包缠纤维层外形成;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的厚度为20‑45μm。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拉伸强度高,亲肤性好,综合性能好,适用于特种医用纱线。

A kind of nanocomposite core-spun yar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no-composite core-spun yarn, which comprises a yarn body; the yarn body is a dual-filament core-spun yarn structure, including a core yarn, an inner wrapped fiber layer and an outer wrapped fiber layer; the core yarn is a silver filament and a spandex bare yarn without twisting and twisting strands; the inner wrapped fiber layer is formed by a natural fiber spirally wrapped around the core yarn shape; the natural fiber is a silk fiber and/or an outer wrapped Aloe fiber; the outer wrapping fiber layer is formed by spirally wrapping the inner wrapping fiber layer with PVDF nanofibers; the thickness of the outer wrapping fiber layer is 20 to 45 um. The invention has good 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 antistatic performance, high tensile strength, good skin affinity and goo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is suitable for special medical yar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多种多样。根据面料的不同功能,制成面料的纱线的结构也不同。市场上,有的纱线具有防紫外线功能,有的纱线具有护肤功能,还有的纱线具有抗菌功能。但是,往往单一纤维纺织的纱线功能单一,综合性能不理想。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现有的包芯纱存在抗静电性能差,抗菌性能不理想,综合性能还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采用双丝包芯纱结构,以纳米纤维作为外包缠纤维层,以天然纤维作为内包缠纤维层,解决了现有的包芯纱存在抗静电性能差,导湿性能和抗菌性能不理想,综合性能还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为双丝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内包缠纤维层和外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为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所述内包缠纤维层由天然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形成;所述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和/或芦荟纤维;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由PVDF纳米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内包缠纤维层外形成;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的厚度为20-45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纱由两根银纤维丝和10-40根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包缠纤维层和外包缠纤维层的螺旋包缠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纱线本体外涂覆有亲水层;在所述亲水层外涂覆有拒油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亲水层和拒油层的厚度之和为150-300nm。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拉伸强度高,亲肤性好,综合性能好,适用于特种医用纱线。纱线本体采用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作为芯纱,银纤维丝使纱线本体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和抗菌性能,氨纶裸丝起到结构补强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保护银纤维丝,弹性好;而蚕丝纤维和芦荟纤维,含有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纤维素、活性物质、酵素物质,,具有护肤保健的功效,吸湿和放湿性好,不易引起静电的积聚且不易起毛起球,轻盈爽滑,透气性好;而PVDF纳米纤维作为外包缠纤维,包覆均匀,具有良好的取向和均匀的捻回分布,保证纱线本体的性能稳定,断裂强度达到75Mpa以上,伸长率为28%,同时不易滋生细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芯纱2.内包缠纤维层3.外包缠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1,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用纱线。本专利技术包括纱线本体。纱线本体为双丝包芯纱1结构,包括芯纱1、内包缠纤维层2和外包缠纤维层3。芯纱1为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优选的,芯纱1由两根银纤维丝和10-40根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而成。内包缠纤维层2由天然纤维螺旋包缠在芯纱1外形成。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和/或芦荟纤维。外包缠纤维层3由PVDF纳米纤维螺旋包缠在内包缠纤维层2外形成。外包缠纤维层3的厚度为20-45μm。为了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拉升断裂强度和疏水性能,内包缠纤维层2和外包缠纤维层3的螺旋包缠方向相反。为了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性能,在纱线本体外涂覆有亲水层;在亲水层外涂覆有拒油层。亲水层和拒油层的厚度之和为150-300nm。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拉伸强度高,亲肤性好,综合性能好,适用于特种医用纱线。纱线本体采用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作为芯纱1,银纤维丝使纱线本体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和抗菌性能,氨纶裸丝起到结构补强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保护银纤维丝,弹性好;而蚕丝纤维和芦荟纤维,含有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纤维素、活性物质、酵素物质,,具有护肤保健的功效,吸湿和放湿性好,不易引起静电的积聚且不易起毛起球,轻盈爽滑,透气性好;而PVDF纳米纤维作为外包缠纤维,包覆均匀,具有良好的取向和均匀的捻回分布,保证纱线本体的性能稳定,断裂强度达到75Mpa以上,伸长率为28%,同时不易滋生细菌。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为双丝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内包缠纤维层和外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为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所述内包缠纤维层由天然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形成;所述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和/或芦荟纤维;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由PVDF纳米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内包缠纤维层外形成;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的厚度为20‑45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为双丝包芯纱结构,包括芯纱、内包缠纤维层和外包缠纤维层;所述芯纱为银纤维丝和氨纶裸丝无加捻并股;所述内包缠纤维层由天然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芯纱外形成;所述天然纤维为蚕丝纤维和/或芦荟纤维;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由PVDF纳米纤维螺旋包缠在所述内包缠纤维层外形成;所述外包缠纤维层的厚度为20-4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振李菊妹秦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