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CR detection primer, kit and a PCR detection method for lettuce poisoning, characterized by including forward primer ITS1 F and reverse primer ITS1 R, forward primer ITS1 F sequence as shown in SEQ ID NO1, reverse primer ITS1 F sequence as shown in SEQ ID NO1, reverse primer ITS1 R sequence as shown in SEQ ID NO1, its kit includes 5 *FastPfu Buffer 4 muffer 4 mul, 2.5mmdMdNTPs2mul, 5 mutPfu MdNT2MNTPs2mul, 5 Mumu forward primer ITS1 ITS1 5 The detection methods include sample DNA extr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and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re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毒莴苣的PCR检测引物、试剂盒以及PCR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毒莴苣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毒莴苣的毒莴苣的PCR检测引物、试剂盒以及PCR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毒莴苣(LactucaserriolaL.)又名刺莴苣,属菊科莴苣属的一类杂草,是2007年新列入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的杂草之一。毒莴苣原产于欧洲,1860年传入北美,目前主要分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地,在我国的新疆部分地区、昆明、沈阳及杭州等地有局部分布,近年来在宁波港区也有零星发现。由于毒莴苣全株有毒,混杂于蔬菜中极易引起人畜中毒,而且毒莴苣是一种高光效植物植株高大,易在入侵地形成群落优势种,毒莴苣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每株最大结实量达52700粒,种子具冠毛,可以借助水力、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因此做好对毒莴苣的检验检疫工作,是阻止或延缓其在我国传播、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第一道防线。毒莴苣是一种危险性较大的有毒杂草,不但能严重危害粮食作物的生产安全,而且易引起人畜中毒,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形态特征、危害性、生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毒莴苣的PCR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引物ITS1‑F和反向引物ITS1‑R,所述的正向引物ITS1‑F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TAACAAGGTTTCCGTAGGTG,所述的反向引物ITS1‑R的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TATCCGTTGCCGAGAG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毒莴苣的PCR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引物ITS1-F和反向引物ITS1-R,所述的正向引物ITS1-F的序列为SEQIDNO1所示:TAACAAGGTTTCCGTAGGTG,所述的反向引物ITS1-R的序列为SEQIDNO2所示:TATCCGTTGCCGAGAGT。2.一种毒莴苣的PCR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5×FastPfuBuffer4μl,2.5mMdNTPs2μl,5μM正向引物ITS1-F0.8μl,5μM反向引物ITS1-R0.8μl,FastPfu聚合酶0.4μl,DNA模板10ng,补ddH2O至20μl,所述的正向引物ITS1-F的序列为:TAACAAGGTTTCCGTAGGTG,所述的反向引物ITS1-R的序列为TATCCGTTGCCGAGAGTC。3.一种毒莴苣的PC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炜,赵雷,徐颖,于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