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35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属于动力电池换热系统领域,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面对下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防错位凸起,所述下板面对上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与防错位凸起相互对应的防错位凹槽,并在上板和下板合模状态下,防错位凸起抵靠在防错位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下板上加工了防错位凸起、凹槽,避免上、下板安装位置错误。

Assembly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Plate for Power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ssembling structure of power battery heat exchanger plat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ower battery heat exchange system, comprising upper and lower plates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upper plate faces three top corners of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of the lower plate and three top corners of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of the upper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nti-dislocation grooves corresponding to the anti-dislocation bumps, and the upper plate faces three top corners of the corresponding surface of the upper plate. In the clamping stat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the anti-dislocation bump is anchored in the anti-dislocation groove. The anti-dislocation bump and groove are process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of the utility model to avoid the wrong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换热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动力电池换热板由上下两块板贴合在一起组合成。但在对接安装时,两者之间没有限位特征,使得上下板不仅容易错位,还易造成下板面向上板的安装面装反,增大了产品装配的错误率,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便的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的易出错,使用不方便,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面对下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防错位凸起,所述下板面对上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与防错位凸起相互对应的防错位凹槽,并在上板和下板合模状态下,防错位凸起抵靠在防错位凹槽内。进一步,所述的防错位凸起、防错位凹槽分别通过冲压成型于上板和下板上。进一步,所述的防错位凸起和防错位凹槽的配合为过盈配合。进一步,所述的防错位凸起为圆柱锥台形、方柱锥台形或球面形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的锥台的锥角为5度至20度。进一步,所述的防错位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防错位凸起的长度。进一步,所述的防错位凸起由弧形分布的多个微柱组成微柱群,相应的防错位凹槽由弧形分布的多个与微柱相互嵌合适配的坑位组成坑位群。进一步,所述的微柱的柱中心间距约为2~3倍微柱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够解决上、下板装配易出错,使用不方便,效率低的问题;并具备结构简单、装配简便的优点。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上、下板合模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错位凸起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放错误凹槽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上板1、下板2、防错位凸起3、防错位凹槽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面对下板2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防错位凸起3,所述下板2面对上板1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与防错位凸起3相互对应的防错位凹槽4,并在上板1和下板2合模状态下,防错位凸起3抵靠在防错位凹槽4内。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利用三点成一个面的原理,在上、下板的三个对应顶角处分别设置能够相互扣合的防错位凸起、凹槽,来避免上、下板安装位置错误,以解决上、下板装配易出错,使用不方便,效率低的问题;并具备结构简单、装配简便的优点。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防错位凸起和防错位凹槽的加工,该防错位凸起3、防错位凹槽4分别通过冲压成型于上板1和下板2上。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防错位凸起和防错位凹槽可以形成硬防错,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该防错位凸起3和防错位凹槽4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的防错位凸起3采用圆柱锥台形,便于加工制作;当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方柱锥台形或球面形。且锥台的锥角为5度至20度。本实施例中的防错位凹槽4的长度大于等于防错位凸起3的长度,便于上下板的合模。本实施例中的防错位凸起3由弧形分布的多个微柱组成微柱群,相应的防错位凹槽4由弧形分布的多个与微柱相互嵌合适配的坑位组成坑位群。这样在上下板的顶角处形成稳定的硬防错结构,以保障上下板合模强度。优选的,该微柱的柱中心间距约为2~3倍微柱直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在面对下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防错位凸起(3),所述下板在面对上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与防错位凸起相互对应的防错位凹槽(4),并在上板和下板合模状态下,防错位凸起抵靠在防错位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包括上下布置的上板(1)和下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在面对下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防错位凸起(3),所述下板在面对上板的对应面上的三个顶角处设置有与防错位凸起相互对应的防错位凹槽(4),并在上板和下板合模状态下,防错位凸起抵靠在防错位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错位凸起、防错位凹槽分别通过冲压成型于上板和下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错位凸起和防错位凹槽的配合为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换热板组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中华杨金辉蒋小雨娄静彭龙福覃旗开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