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长钻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3247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加长钻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柄,固定于所述钻柄一端的钻刃,所述钻刃的端面中心设有钻芯,所述钻刃端面包括两个以钻芯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主切削刃面,两个分别连接于主切削刃面一侧的后刃面,所述钻刃侧面设有刃沟、刃带和刃背,所述刃沟与刃背螺旋式间隔设置于钻刃侧面,所述刃背与后刃面连接,所述刃带设置于所述刃背表面;此种加长型钻针在满足一次性钻透常见多层板的基础上,钻针的结构强度不会受到影响,且钻针的钻孔精度亦不会超出常规钻针的误差范围。

A New Lengthened Drill P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lengthening drill need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drill handle and a drill edge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drill handle. The end face center of the drill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drill core. The drill edge end includes two main cutting edges centered on the drill core, which are centrally symmetrical, and two are connected to the back edge of one side of the main cutting edge respectively. The side face of the drill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edge groove, a edge band and a Back, the spiral interval between the edge groove and the edge bac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drilling edge, the edge ba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dge surface, and the edge band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edge surface. On the basis of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 of one-time drilling through common multi-layer plates,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drilling needle will not be affected, and the drilling accuracy of the drilling needle will not exceed the error range of the conventional dri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加长钻针
本技术涉及钻孔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加长钻针。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制电路板行业的进步,PCB板中的多层板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但配合多层板钻孔加工的钻针却并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在对多层板进行钻孔时,由于多层板的厚度较大,普通钻针无法一次性钻通,需分为两次、两侧分别钻孔,通过精确定位使得两次所钻的孔连通。这种钻孔方式弊端很多,增加工序耗费工时的同时,两次钻孔即便通过精确定位也难免出现误差,造成孔壁产生阶梯状断痕,严重影响了钻孔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加长钻针,包括钻柄,固定于所述钻柄一端的钻刃,所述钻刃的端面中心设有钻芯,所述钻刃端面包括两个以钻芯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主切削刃面,两个分别连接于主切削刃面一侧的后刃面,所述钻刃侧面设有刃沟、刃带和刃背,所述刃沟与刃背螺旋式间隔设置于钻刃侧面,所述刃背与后刃面连接,所述刃带设置于所述刃背表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钻针包括有用于将钻针固定的钻柄,和用于钻孔操作的钻刃两个部分。钻刃的一端与钻柄固定连接,另一端面的中心设有钻芯。钻芯为该钻刃圆形端面的几何中心。在钻刃端面上设有两个主切削刃面将该钻刃端面分割为两部分,且以钻芯为中心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在两个主切削刃面的一侧分别连接有后刃面,用于支撑主切削刃面及为刃沟提供支撑壁。钻刃侧面设有刃沟、刃带和刃背,刃沟用于排出钻屑,防止钻屑积蓄在钻孔内产生高温损坏钻针或卡住钻针使钻针被钻孔机提供的横向转动力掰断。刃带用于承载副切削刃及刮净附着于孔壁上的钻屑,刃背用于半包附于刃沟上方,减少钻屑与孔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排出钻屑的同时减少钻屑对孔壁的损伤。进一步的,所述钻刃端面直径为0.35mm。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钻针的钻刃端面直径为0.35mm,因钻刃的直径与刃长需相互配合且按照比例设置,所以钻刃端面直径作为钻针刃长的基准数据。进一步的,所述钻刃的刃长大于7mm。根据钻刃端面的直径为0.35mm的基准数据,设置钻刃的刃长为7mm。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此长度在满足一次性钻透常见多层板的基础上,钻针的结构强度不会受到影响,且钻针的钻孔精度亦不会超出常规钻针的误差范围。进一步的,所述刃沟分为两段螺旋角不同的第一刃沟和第二刃沟。为加强整体结构,提高钻针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钻屑排出。刃沟采用两段螺旋角不同的螺旋槽结构组成。两段螺旋槽结构分别为第一刃沟和第二刃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刃沟的螺旋角大于第二刃沟。第一刃沟的螺旋角大于第二刃沟的螺旋角,螺旋角的角度越大则刃沟缠绕钻刃侧面的间距越小,便于高速运转的钻针钻孔时及时将钻屑挤压入第一刃沟内排出。第二刃沟螺旋角的角度较小,因此第二刃沟缠绕钻刃的间距较大,较好的保留了钻刃的实体部分,从而增大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刃沟靠近钻刃端面一端,所述第二刃沟靠近钻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此种加长型钻针在满足一次性钻透常见多层板的基础上,钻针的结构强度不会受到影响,且钻针的钻孔精度亦不会超出常规钻针的误差范围。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钻刃端面结构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钻针端部结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加长钻针,包括钻柄1,固定于所述钻柄1一端的钻刃2,所述钻刃2的端面中心设有钻芯21,所述钻刃2端面包括两个以钻芯2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主切削刃面22,两个分别连接于主切削刃面22一侧的后刃面23,所述钻刃2侧面设有刃沟3、刃带24和刃背25,所述刃沟3与刃背25螺旋式间隔设置于钻刃2侧面,所述刃背25与后刃面23连接,所述刃带24设置于所述刃背25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钻刃2端面直径为0.35mm。进一步的,所述钻刃2的刃长大于7mm。进一步的,述刃沟3分为两段螺旋角不同的第一刃沟31和第二刃沟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刃沟31的螺旋角大于第二刃沟32的螺旋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刃沟31靠近钻刃2端面一端,所述第二刃沟32靠近钻柄1一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加长钻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柄,固定于所述钻柄一端的钻刃,所述钻刃的端面中心设有钻芯,所述钻刃端面包括两个以钻芯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主切削刃面,两个分别连接于主切削刃面一侧的后刃面,所述钻刃侧面设有刃沟、刃带和刃背,所述刃沟与刃背螺旋式间隔设置于钻刃侧面,所述刃背与后刃面连接,所述刃带设置于所述刃背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加长钻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柄,固定于所述钻柄一端的钻刃,所述钻刃的端面中心设有钻芯,所述钻刃端面包括两个以钻芯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的主切削刃面,两个分别连接于主切削刃面一侧的后刃面,所述钻刃侧面设有刃沟、刃带和刃背,所述刃沟与刃背螺旋式间隔设置于钻刃侧面,所述刃背与后刃面连接,所述刃带设置于所述刃背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加长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刃端面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黄铮
申请(专利权)人:超美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