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花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23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和柄部,切削部包括钻尖和螺旋切削刃,螺旋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第一切削刃包括第一柱刃和第一刃瓣,第二切削刃包括第四柱刃、第三柱刃和设于第四柱刃与第三柱刃之间的第二刃瓣,第一柱刃与第四柱刃之间形成第一容屑槽,第一刃瓣与第三柱刃之间形成第二容屑槽,在垂直于切削部的中心轴并与螺旋切削刃相交的任一平面内,中心轴与该平面的交点为O,第一柱刃与第一容屑槽的交点为A,第四柱刃与第一容屑槽的交点为D,第三柱刃与第二容屑槽的交点为C,A、D、C与O之间的距离相等,设角AOC为β,满足:150°<β<180°。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平衡、加工出的孔无偏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花钻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刀具,尤其涉及一种麻花钻。
技术介绍
公知的麻花钻采用对称设计,理论上,其径向切削力是平衡的。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麻花钻的制作误差、工件材料的不均匀性、机床的振动等,在麻花钻钻孔过程中会存在一个随机的附加切削力F’,从而导致麻花钻受力不平衡,出现钻出的孔径偏大,孔壁粗糙等问题。为了增强钻孔的稳定性,往往会采用双刃带、甚至多刃带麻花钻。在专利文献88205377.9中公开了一种四刃带麻花钻,它具有四条刃带导向;在专利文献CN102389991A中,公布了双刃带麻花钻,也具有四条刃带,只是刃带分布位置有所差异;在专利文献CN205764069U中,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双刃带麻花钻,其特点是所述第二条刃带的宽度不小于第一条刃带的宽度;在专利文献CN205129020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孔加工的内冷却硬质合金钻头,该钻头在刃瓣上甚至设置了N条圆柱导棱用于导向。目前,所有多刃带麻花钻存在一个共性问题,理论上,该4个导向刃为直径相同,即4点共圆,然而在麻花钻制作过程中难免存在偏差,4条刃带并非严格共圆,并且,两条前导向刃作为主切削刃,始终与孔壁保持接触;而两条后导向刃则不断的与孔壁发生接触、脱离,使得加工过程中振动加剧,加工出的孔呈现多棱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自动平衡、抗振动和稳定性好、加工出的孔径无偏差的麻花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和柄部,所述切削部包括钻尖和螺旋切削刃,所述切削部具有中心轴,所述螺旋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包括第一柱刃、第二柱刃和设于第一柱刃与第二柱刃之间的第一刃瓣,所述第二切削刃包括第三柱刃和第二刃瓣,所述第一柱刃与第二刃瓣之间形成第一容屑槽,所述第二柱刃与第三柱刃之间形成第二容屑槽,在垂直于中心轴并与螺旋切削刃相交的任一平面内,中心轴与该平面的交点为O,所述第一柱刃与第一容屑槽的交点为A,第二柱刃与第二容屑槽的交点为B,第三柱刃与第二容屑槽的交点为C,A、B、C与O之间的距离相等,设角AOC为β,满足:150°<β<18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第一柱刃的弧长为B1,第二柱刃的弧长为B2,第三柱刃的弧长为B3,满足:B1≠B2≠B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B1<B2,B3<B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第一容屑槽的槽宽小于第二容屑槽的槽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总弧长大于第二切削刃的总弧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花钻,包括切削部和柄部,所述切削部包括钻尖和螺旋切削刃,所述切削部具有中心轴,所述螺旋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刃包括第一柱刃和第一刃瓣,所述第二切削刃包括第四柱刃、第三柱刃和设于第四柱刃与第三柱刃之间的第二刃瓣,所述第一柱刃与第四柱刃之间形成第一容屑槽,所述第一刃瓣与第三柱刃之间形成第二容屑槽,在垂直于中心轴并与螺旋切削刃相交的任一平面内,中心轴与该平面的交点为O,所述第一柱刃与第一容屑槽的交点为A,第四柱刃与第一容屑槽的交点为D,第三柱刃与第二容屑槽的交点为C,A、D、C与O之间的距离相等,设角AOC为β,满足:150°<β<18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第一柱刃的弧长为B1,第四柱刃的弧长为B4,第三柱刃的弧长为B3,满足:B1≠B4≠B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B1<B4,B3<B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第一容屑槽的槽宽小于第二容屑槽的槽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第一切削刃的总弧长大于第二切削刃的总弧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麻花钻,其导向刃(第一柱刃、第二柱刃和第三柱刃)有且仅有三条,并且至中心轴的距离相等,在钻孔过程中,A、B、C三点容易做到严格共圆,保证了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又由于β角满足150°<β<180°,意味着第一刃瓣和第二刃瓣关于麻花钻中心轴是不对称的,因此三条柱刃也是不对称分布,两两不在一条直线上,可以保证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实现预平衡。如此,在钻孔过程中,即便还是会存在附加切削力F’,但可以将F’进行分解、自动平衡。本专利技术的麻花钻能自动平衡,解决加工中易振动,稳定性差,加工出的孔径偏大,刀具磨损严重,孔壁粗糙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K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切削部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普通麻花钻钻孔过程中受力示意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双刃带麻花钻钻孔过程中受力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麻花钻钻孔过程中受力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麻花钻钻孔过程中受附加切削力F’时受力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麻花钻的轴向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切削部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00、切削部;101、中心轴;200、柄部;300、钻尖;400、螺旋切削刃;410、第一切削刃;411、第一柱刃;412、第一刃瓣;413、第二柱刃;420、第二切削刃;421、第三柱刃;422、第二刃瓣;423、第四柱刃;510、第一容屑槽;520、第二容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麻花钻,包括切削部100和柄部200,切削部100包括钻尖300和螺旋切削刃400,切削部100具有中心轴101,螺旋切削刃400包括第一切削刃410和第二切削刃420,第一切削刃410包括第一柱刃411、第二柱刃413和设于第一柱刃411与第二柱刃413之间的第一刃瓣412,第二切削刃420包括第三柱刃421和第二刃瓣422,第一柱刃411与第二刃瓣422之间形成第一容屑槽510,第二柱刃413与第三柱刃421之间形成第二容屑槽520,在垂直于中心轴101并与螺旋切削刃400相交的任一平面内,中心轴101与该平面的交点为O,第一柱刃411与第一容屑槽510的交点为A,第二柱刃413与第二容屑槽520的交点为B,第三柱刃421与第二容屑槽520的交点为C,A、B、C与O之间的距离相等,设角AOC为β,满足:150°<β<180°。该麻花钻导向刃(第一柱刃411、第二柱刃413和第三柱刃421)有且仅有三条,并且至中心轴101的距离相等,在钻孔过程中,A、B、C三点容易做到严格共圆,保证了被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又由于β角满足150°<β<180°,意味着第一刃瓣412和第二刃瓣422关于麻花钻中心轴101是不对称的,因此三条柱刃也是不对称分布,两两不在一条直线上,可以保证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实现预平衡。如此,在钻孔过程中,即便还是会存在附加切削力F’,但可以将F’进行分解、自动平衡。本专利技术的麻花钻能自动平衡,解决加工中易振动,稳定性差,加工出的孔径偏大,刀具磨损严重,孔壁粗糙等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柱刃411的弧长为B1,第二柱刃413的弧长为B2,第三柱刃421的弧长为B3,各柱刃的弧长反应的是切削时与孔壁产生摩擦力的大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花钻,包括切削部(100)和柄部(200),所述切削部(100)包括钻尖(300)和螺旋切削刃(400),所述切削部(100)具有中心轴(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削刃(400)包括第一切削刃(410)和第二切削刃(420),所述第一切削刃(410)包括第一柱刃(411)、第二柱刃(413)和设于第一柱刃(411)与第二柱刃(413)之间的第一刃瓣(412),所述第二切削刃(420)包括第三柱刃(421)和第二刃瓣(422),所述第一柱刃(411)与第二刃瓣(422)之间形成第一容屑槽(510),所述第二柱刃(413)与第三柱刃(421)之间形成第二容屑槽(520),在垂直于中心轴(101)并与螺旋切削刃(400)相交的任一平面内,中心轴(101)与该平面的交点为O,所述第一柱刃(411)与第一容屑槽(510)的交点为A,第二柱刃(413)与第二容屑槽(520)的交点为B,第三柱刃(421)与第二容屑槽(520)的交点为C,A、B、C与O之间的距离相等,设角AOC为β,满足:150°<β<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花钻,包括切削部(100)和柄部(200),所述切削部(100)包括钻尖(300)和螺旋切削刃(400),所述切削部(100)具有中心轴(10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削刃(400)包括第一切削刃(410)和第二切削刃(420),所述第一切削刃(410)包括第一柱刃(411)、第二柱刃(413)和设于第一柱刃(411)与第二柱刃(413)之间的第一刃瓣(412),所述第二切削刃(420)包括第三柱刃(421)和第二刃瓣(422),所述第一柱刃(411)与第二刃瓣(422)之间形成第一容屑槽(510),所述第二柱刃(413)与第三柱刃(421)之间形成第二容屑槽(520),在垂直于中心轴(101)并与螺旋切削刃(400)相交的任一平面内,中心轴(101)与该平面的交点为O,所述第一柱刃(411)与第一容屑槽(510)的交点为A,第二柱刃(413)与第二容屑槽(520)的交点为B,第三柱刃(421)与第二容屑槽(520)的交点为C,A、B、C与O之间的距离相等,设角AOC为β,满足:150°<β<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花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刃(411)的弧长为B1,第二柱刃(413)的弧长为B2,第三柱刃(421)的弧长为B3,满足:B1≠B2≠B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麻花钻,其特征在于:B1<B2,B3<B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麻花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屑槽(510)的槽宽小于第二容屑槽(520)的槽宽。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麻花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刃(410)的总弧长大于第二切削刃(420)的总弧长。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高明卞玲玲王羽中文琴冯佳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