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停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19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上支架,位于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旋转平台(2‑1),旋转平台(2‑1),可旋转设置于上支架上,并在其上开设有扇形缺口;支撑立柱(1‑1),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旋转立柱结构(4),其上承接所述旋转平台(2‑1),所述旋转立柱结构(4)内设置升降通道,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承载自行车的载车架(6)。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自行车停放于平台,均可通过自动化机械完成,减少了对地面空间的占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

Bicycle Park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cycle park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bracket, which is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icycle parking device, and is used for installing a rotating platform (2 1), a rotating platform (2 1), a fan-shaped notch on the upper bracket, a supporting column (1 1) for supporting the upper bracket, and at least one rotating column structure (4) on which the upper bracket is supported. The rotating platform (2 1)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assage in the rotating column structure (4), and a lifting mechanism is installed in the lifting passage. The lifting mechanism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a carriage frame (6) for carrying bicycles. The bicycle is parked on the platform by the invention, which can be accomplished by automatic machinery, thus reducing the occupancy of ground space,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pace, and alleviating the problem of urban bicycle parking difficul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停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共设施
,具体地说是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自行车第一大国,自行车保有量超过了4.5亿辆,再加上共享单车的日益增加,乱停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各地政府限制共享单车的进一步投放。现有技术中,自行车主要停放于地面,通过划定区域进行停放。虽然,自行车存在停放难和乱停车的问题,成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提倡绿色出行,而另一方面却无法给自行车创造合适的停放场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空间位置未得到有效利用,若能够有效利用空间位置,可以缓解自行车的停放问题。然而,现有技术还无法实现自行车的空间停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自行车空间停放的自行车停放装置,以缓解自行车停放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以下结构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上支架,位于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旋转平台,旋转平台,可旋转设置于上支架上,并在其上开设有扇形缺口;支撑立柱,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旋转立柱结构,其上承接所述旋转平台,所述旋转立柱结构内设置升降通道,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承载自行车的载车架。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立柱结构包括第一组片和第二组片,所述第一组片和第二组片围合,其中,第一组片固定安装,所述第二组片可转动安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组片转动,与所述第二组片叠合,使得所述旋转立柱结构形成一个供所述载车架升降的竖直开口;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组片转动,与所述第一组片错位,使得第一组片和第二组片围合成圆柱体。作为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杆、升降导轨和升降螺母,所述升降导轨竖直设置于所述升降通道内,所述升降螺母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丝杆旋合穿置于所述升降螺母中,所述升降丝杆转动带动所述所述升降螺母沿升降导轨上下运动;所述载车架与所述升降螺母可拆卸连接。作为改进,所述升降螺母上连接有电磁铁固定板,所述电磁铁固定板上连接有电磁铁,所述载车架上设有磁性或铁制的背板,通过对电磁铁通电和断电来实现其与所述载车架的背板之连接和释放。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组片外侧设置有弧形齿圈,所述弧形齿圈与第一驱动轮啮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弧形齿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组片转动。作为改进,所述旋转平台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轮和平台中心轮,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平台中心轮啮合。作为改进,所述载车架包括底板和背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前轮定位槽和后轮定位槽,并在所述底板与背板连接处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板。作为改进,所述的旋转平台上设有多个定位销,所述载车架的底板设置供所述定位销插入的定位销孔。作为改进,自行车存放时,所述旋转平台转动,将一个空置的载车架旋转至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承接处,所述升降机构与该空置的载车架连接,所述第二组片转动并与所述第二组片叠合留出所述竖直开门,空置的载车架朝向所述竖直开门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空置的载车架下行,下降行程到底时,将待停放自行车存放于所述空置的载车架上,待停放自行车的前后轮分别嵌入所述前轮定位槽和后轮定位槽;所述旋转平台转动将其上的缺口处转动至所述升降通道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载有停放好的自行车的载车架上行至所述旋转平台的上方,所述旋转平台转动,将空置的停车区域旋转至所述升降通道处,所述升降机构下行至旋转平台,断开升降机构与载车架的连接,所述载车架落置于所述旋转平台上。作为改进,自行车取用时,所述旋转平台转动,将载有相应自行车的载车架旋转至其与所述升降机构的承接处,所述升降机构与该载有相应自行车的载车架连接,所述第二组片转动并与所述第二组片叠合留出所述竖直开门,载有相应自行车的载车架朝向所述竖直开门处,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载有相应自行车的载车架下行,下降行程到底时,从所述载有相应自行车的载车架取下所述自行车,空置的载车架上行至旋转平台。采用本专利技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专利技术将自行车停放于平台,均可通过自动化机械完成,减少了对地面空间的占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停放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框架示意图;图3为旋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转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弧形齿圈与第二组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升降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升降螺母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自行车停放于载车架上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载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涵盖任何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专利技术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较为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基于现有的凉亭进行改造,还可以设置在人行道、马路边、小区、景区、桥梁上等。将自行车停车场植入凉亭,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前提下赋予了凉亭停车功能;增加了内置式升降机构,在不改变立柱外形与功能的前提下,使立柱成为输送自行车主构件;设置在桥梁、道路等上空,且不影响车辆、行人等通行,并可美化环境。如附图1所示,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自行车停放装置的原理结构。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上支架,位于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旋转平台2-1,旋转平台2-1,可旋转设置于上支架上,并在其上开设有扇形缺口;支撑立柱1-1,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旋转立柱结构4,其上承接所述旋转平台2-1,所述旋转立柱结构4内设置升降通道,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承载自行车的载车架6。本实施例中以设置一个旋转立柱结构为例。所述升降机构由升降电机7-1驱动,升降电机驱动张紧轮转动,在张紧轮上套设有升降皮带7-2,所述升降皮带7-2带动升降丝杆8-5旋转,从而使升降螺母8-4升降,升降螺母8-4上的电磁铁8-2可吸附和松开载车架6,使得载车架6升降,旋转平台2-1与载车架6配合动作。载车架6的形状与旋转平台2-1的缺口形状一致,载车架6可通过旋转平台2-1的缺口,当载车架6高于旋转平台2-1时,旋转平台2-1旋转,使旋转平台2-1上的一个空车位到达载车架6的正下方,电磁铁断电,载车架6降至旋转平台2-1上。从旋转平台2-1上取出载车架6时,动作正好相反。旋转平台2-1上均布放置多个载车架6(载车架6上面可能停有自行车,也可能没有自行车)。以下是详细动作分解:①如果需要从旋转平台2-1上取车,完成如下动作:第一电机4-5动作,使得第二组片4-2的缝隙(即竖直开口)旋转到工作位置;升降电机7-1动作,升降螺母8-4上升到设定位置;旋转平台2-1旋转,使得放置待取车辆的载车架6旋转到正对第二组片4-2的缝隙;电磁铁8-2通电并将载车架6吸附,升降螺母8-4吸附载车架6以后继续上升设定高度(大约一个自行车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上支架,位于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旋转平台(2‑1),旋转平台(2‑1),可旋转设置于上支架上,并在其上开设有扇形缺口;支撑立柱(1‑1),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旋转立柱结构(4),其上承接所述旋转平台(2‑1),所述旋转立柱结构(4)内设置升降通道,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承载自行车的载车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停放装置,包括:上支架,位于所述自行车停放装置的上部,用于安装旋转平台(2-1),旋转平台(2-1),可旋转设置于上支架上,并在其上开设有扇形缺口;支撑立柱(1-1),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架;以及,至少一个旋转立柱结构(4),其上承接所述旋转平台(2-1),所述旋转立柱结构(4)内设置升降通道,并在所述升降通道内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拆卸地连接用于承载自行车的载车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立柱结构包括第一组片(4-6)和第二组片(4-2),所述第一组片(4-6)和第二组片(4-2)围合,其中,第一组片(4-6)固定安装,所述第二组片(4-2)可转动安装;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组片(4-2)转动,与所述第二组片(4-2)叠合,使得所述旋转立柱结构(4)形成一个供所述载车架(6)升降的竖直开口;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组片(4-2)转动,与所述第一组片(4-6)错位,使得第一组片(4-6)和第二组片(4-2)围合成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杆(8-5)、升降导轨(3-1)和升降螺母(8-4),所述升降导轨(3-1)竖直设置于所述升降通道内,所述升降螺母(8-4)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导轨(3-1)上,所述升降丝杆(8-5)旋合穿置于所述升降螺母(8-4)中,所述升降丝杆(8-5)转动带动所述所述升降螺母(8-4)沿升降导轨(3-1)上下运动;所述载车架(6)与所述升降螺母(8-4)可拆卸连接。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母(8-4)上连接有电磁铁固定板(8-3),所述电磁铁固定板(8-3)上连接有电磁铁(8-2),所述载车架(6)上设有磁性或铁制的背板(6-4),通过对电磁铁通电和断电来实现其与所述载车架(6)的背板(6-4)之吸附和释放。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片(4-2)外侧设置有弧形齿圈(4-3),所述弧形齿圈(4-3)与第一驱动轮(4-4)啮合,通过第一电机(4-5)带动所述第一驱动轮(4-4)转动,以带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贵峰赵明岩龚鑫平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