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清昆专利>正文

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98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锁,其特点是在门锁壳体内设有一锁杆,锁杆凸出门锁后端,以供推动进退;门锁面板设一与锁杆相连接的把手或旋钮;锁杆另设锁定部件和防反锁部件,外露式门锁装在外开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在门内操纵开关,而从门外打不开的功能;锁定部件可将上锁状态的锁杆加以锁定;外开部件使人在门外也可将锁舌拉退而开门,可避免出门瞬间门意外被关上,而造成人被锁在门外的情况。(*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门锁,尤指一种外面打不开、里面不用反锁的门锁。目前,人们公用的门锁有外露式门锁10(图A、B)和埋入式门锁20(图2),两种门锁都有锁闩30和锁舌40、50;其锁闩30是用钥匙插在锁心60,经旋转动作控制上锁或开锁;而锁舌40、50分别由门闩单控拉杆70和门内外双控把手80加以拉退开锁;这种门锁常被窃贼插入杆状物破解开锁,故有些人家增设锁杆90,这不仅费钱,安装也费工时,而其锁杆90还有被反锁的可能;外露式门锁10的锁舌40因风吹或其他意外原因,在人暂时走出门外时极易关上,人被锁在外边,而造成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门锁,在门锁壳体内加设一锁杆,或在锁杆上设锁定部和件防反锁部件,或设外开部件,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能在门内以进退动作开关,而从门外打不开锁,门锁上的锁定部件可将开锁状态的锁杆加以锁定,可防止锁杆被推进上锁;而外露式门锁的外开部件,使人们在门外即可将锁舌拉退而打开门,以防止发生人暂时出门而风或其它因素意外地将门关上时,而被锁在门外的困境。下面通过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B是公知外露式门锁与锁杆分开结构图。图2是公知埋入式门锁与锁杆分开状态图。图3、4、5是本技术实施例门锁加设锁杆外观图。图6、7、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锁杆操控件示意图。图9、10、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锁定部件及防反锁部件图。图12是外露式门锁加外开部件的断面图。图13是外露式门锁装锁舌挡退部件图。图14、15是将锁舌拉杆改为无钩拉杆示意图。图16是将锁舌拉杆改为无钩拉杆示意图。图17是锁心面盖构造图。图中1锁杆,2锁板,4连接件,10外露式门锁,101门锁盖板,34,41,102长形孔,11把手,12,23旋钮,13锁沟,14挡沟,15,22弹簧,16凸缘推动口,17切角,18旋转臂,19推动柱,20埋入式门锁,20a锁闩门锁,21锁挡缘,30锁闩,31导杆,32挡板,33挡缘,凸柱,36圆弧凸边,37弹片挡板,40,50锁舌,401锁舌杆体,42外开推拉体,43推把,44挡体,501斜面,51杆,52管状接头,53夹孔,54钢线夹,55夹沟,56凹口,57,58螺孔,59螺丝,60锁心,61面盖,62锁心套孔,63导孔,64把手,70拉杆,70a无钩拉杆,71微凹部,72拱起部。参见图3、4、5;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是在外露式门锁10,或埋入式门锁20,或有锁闩30的门锁20a的门锁20a,在其内加设一锁杆1,锁杆1是在门内以进退动作加以开关,具有从门外无法打开的使用功能,其进退动作从锁杆1凸出门锁的后端操控(图6),透过面板设一与锁杆1相连接的把手11或旋钮12(图7、8),加以控制。如图9、10所示;锁杆1有一锁沟13、一挡沟14和一弹簧15,以供装设锁定部件和防反锁部件。锁定部件是利用门锁内的锁板2顶端折设一与锁入锁沟13相配合的锁挡缘21,当铁板1被推进上锁时,其锁挡缘21即受锁杆2上弹簧22的压力而嵌沟13内,即将锁杆1锁定;而当锁板2被旋钮23拉退时,其锁挡缘21即脱离锁沟13,则锁杆1即被压缩弹簧15顶退而开锁。防反锁部件是利用锁闩30活动孔中的导杆31枢接一挡板32,它有一与挡沟14相对应的挡缘33和一斜向长形孔34,而锁闩30的板体上另有一凸柱35,凸入斜面长形孔34内,当锁闩30被锁心60上锁的动作推进时,其凸柱35即可由斜向长形孔34推动挡板32,而使挡缘33嵌入锁杆1的挡沟14内,以防止锁杆1被推进而造成反锁;反锁部件的另一实施例(图10)是在锁闩30板体上设圆弧凸边36,圆弧凸边36推动弹片挡板37,使其挡缘33嵌入锁杆1的锁沟14内,以防锁杆1被反锁。如图11所示;埋入式门锁20中的锁定部件是在锁杆1后端设一凸缘推动口16,并在推动口边设一切角17;在操控旋钮12装一旋转臂18,在旋转臂18上设一位凸缘推动口16内的推动柱19,以旋钮12带动旋转臂18,而以旋转臂18上的推动柱19推动锁杆1进退,当锁杆1被推进上锁时旋转臂18前端和推动柱19在位于凸缘推动口16及其下方的切角17位置加以阻挡锁定。如图12所示外露式门锁10的锁舌40上设有外开部件,它是由在锁舌40的杆体401上装一连接体4,并透过门锁10的盖板101所开的长形孔41中装一与连接件4相结合的外开推拉体42所构成,通过推拉板42可从外用手将锁舌40拉退开锁,以防止人暂时出门的瞬间发生门被意外关上,而人被锁在门外的情况;外开推拉体42与透过门锁10的面板与连接体4相连接的拉杆70相配合具有内外双开的使用功能。如图13所示;门锁10下边有锁舌挡退部件,其构成是在门锁下边开一长形孔102,装有与推把43相结合的挡体44;由推把43把挡体推进至连接件4后方,用以阻挡锁舌40的杆体401被拉退,以防止在门外用手开门。如图14所示;锁舌40、50与杆体51连接的另一实施例是在锁舌40、50的结合端面上凸设一管状接头52,管状接头52的两侧面设夹孔53;夹孔53上有钢线夹54,而杆体51的结合端有夹沟55,杆体51插入管状接头52内时即为钢线夹54夹住固定,在锁舌40、50的结合端面边缘又设有凹口56,以方便将锁舌40、50扳动卸下,并改变其斜面501方向后再装上;其另一实施例(图15)是在管状接头52和杆体51端开螺孔57、58,利用螺丝59固定达到锁舌40、50转换斜面方向。如图16所示;可将锁舌40拉退的拉杆70改变无钩拉杆70a,以防窃贼使用杆状物勾动拉杆70的钩部而开锁;无钩拉杆70a在杆面和凸露在盒锁外的拉动端有微凹部71,或设一拱起部62;以便用力推动而拉退锁舌40,并便于握住其凸露端将门拉开。如图17所示;锁心60的面盖61除设有锁心套孔62和推动导体孔63外,其周边设有把手64,把手可任意设在上下或左右边,在推动体42拉退锁舌40后,通过把手64将门拉开,以增加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包括装设有锁闩和锁舌的外露式门锁及埋及式门锁,或仅有锁闩的门锁,或分段式门锁,其特征在于在门锁内装设有一锁杆,锁杆凸出门锁后端,门锁面板上有与锁杆连接的把手或旋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锁杆有锁沟和弹簧,锁板上有与锁沟相配合的锁挡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装有弹簧的锁杆上设一挡沟,其内装有防反锁部件,通过门闩活动孔的导杆枢接一挡板,挡板有与挡沟相对应的挡缘和一斜向长孔;锁闩板上另有一凸柱凸人斜向长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防反锁部件在锁闩板体设有圆弧凸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埋人式门锁锁定部件的锁杆后端有一凸缘推动口,推动口边设一切角,而在其旋钮有一旋转臂,在旋转臂上有一推动柱,推动柱在凸缘推动口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外露式门锁的锁舌有外开部件,外开部件在锁舌的杆体上装一连接件,并通过门锁盖板的长形孔设一与连接件相结合的外开推动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门锁下边有锁舌挡退部件,它是在门锁下边开一长孔,长孔内装有与推把相连接的挡体。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是锁舌与杆体相连接的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包括装设有锁闩和锁舌的外露式门锁及埋及式门锁,或仅有锁闩的门锁,或分段式门锁,其特征在于:在门锁内装设有一锁杆,锁杆凸出门锁后端,门锁面板上有与锁杆连接的把手或旋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昆
申请(专利权)人:王清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