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清昆专利>正文

一种设置有锁栓的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529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有锁栓的门锁,与门体内侧相固定的门锁包括一个锁壳体和一个装设在锁壳体内的靠钥匙开合的锁芯机构,锁芯机构与锁壳一侧的锁舌同步动作并实现锁舌与门框部位的锁定或开启,同时,在锁壳体上还设置有一辅助的插舌,其特征在于:在锁壳体上装设有锁栓机构,锁栓机构是由与锁舌相平行并横向移动的锁栓和操控锁栓动作的外露操纵柄构成,这样,就实现了锁栓与锁体的整体结合,以便在开启门锁时,与锁舌协调配套使用,以达更安全的目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特别是一种设置有锁栓的门锁。门锁是目前居民住宅和办公室使用最为广泛的安全锁定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利用人为的动作使得门与墙体固定或开合,以达锁定和防盗作用。目前的门锁的基本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由一固定在门体上的锁体壳1、锁体壳1内的锁芯、与锁芯连动的锁舌40构成,锁舌40可从锁壳1中伸出或回缩。大多数的三段式门锁上一般还设有一个辅助的插舌30,插舌30不与锁芯机构发生作用关系,它只起辅助性的插合定位作用,即人们进门之后一般将其拨转入工作状态,实现门的插合定位,出门时将其打开而只依靠锁舌40锁定。人们为了安全起见,除了安装门锁之外,一般还在门体上另设置一套锁栓插合机构20;参见图1,以便进屋后将其锁栓与门框插合,实现双重插合的目的。这样,就必须在门体上装置固定板及在门框对应处另设插合孔洞,不仅增加了费用及装配工时,而且也使其布局不合理而显得零乱。此外,由于其与锁体呈分离状态设置,常因不顺手而将其忘记使用,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其二次插锁的安全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布局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的设置有锁栓的门锁。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与门体内侧相固定的门锁包括一个锁壳体和一个装设在锁壳体内的靠钥匙开合的锁芯机构,锁芯机构与锁壳一侧的锁舌同步动作并实现锁舌与门框部位的锁定或开启,同时,在锁壳体上还设置有一辅助的插舌,其特征在于在锁壳体上装设有锁栓机构,锁栓机构是由与锁舌相平行并横向移动的锁栓和操控锁栓动作的外露操纵柄构成,这样,就实现了锁栓与锁体的整体结合,以便在开启门锁时,与锁舌协调配套使用。以达更安全的目的。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1、锁栓直接设置在锁体上,不仅方便了使用,而且降低了原分离设置时的成本增加及安装费工费时的问题。2、使使用者能集中地操作,避免了分离设置时常忘记使用而导致的形同虚设的问题,有助于提高门锁的安全防盗性。3、有利于改变门体内侧的因分离安装而带来的零乱感。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图1是现有门锁及锁栓的安装位置及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图二。图4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图。图5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图6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图。图7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图。图8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图。图9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6的结构图。图10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图。图11是图10中锁栓卡挡段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8的结构图。图13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9的结构图。图14是按图2和图3结构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10的结构图。图15是图14的操纵柄部位的局部剖面图。图16是按图2和图3结构所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11的结构图。图17是按图2和图3结构所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12的结构图。图18是按图2和图3结构所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13的结构图。图19是按图2和图3结构所设计的本技术的实施例14的结构图。下面将结合附图2至19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有一与门体固定的锁壳体1,在锁壳体1中设置有锁芯和与锁芯相作用的锁舌40,在锁壳体1上设置有插舌30,其特征在于在锁壳体1上安装有与锁舌40相平行并横向移动的锁栓2,锁栓2由与其相连动作用的外露于锁壳体1外部的操控机构7控制而横向移动。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锁栓2沿锁壳体1上部或下部连接的固定架体3的横向设置并与固定架体3两对应的插孔12活动插装,锁栓2的轴侧的外探段上附连或弯制有一操控机构7,操控机构7为L形的弯折段。参见图3锁栓2沿锁壳体1本体下段的横向设置并与锁壳体1两对应侧壁处的插孔12活动插装,操纵机构7是一与锁栓2相连接并呈垂直外探状的拨柄782,拨柄782沿锁壳体1前壁11上的凵形滑槽13的横向段滑移或与其纵向段14相卡合。参见图4锁栓2沿锁壳体1本体下段的横向设置并与锁壳体1两对应侧壁处的插孔12活动插装,锁栓2的外探段从锁壳体1的插孔12的一侧外部挡板24中穿过并在末段弯制有一L形的操控机构7,锁栓2本体中段上凸设有交错的并从插孔12下侧豁口121滑出或与侧壁卡挡的限位凸块23。参见图5锁栓2沿锁壳体1本体下段的横向设置并与锁壳体1侧壁和前壁11上连接的后凸挡板15上的对应插孔12和16活动插装,拨柄状的操控机构7与锁栓2垂直连接并从前壁11上的凵形滑槽13穿出。参见图6在凸立的挡板15的插孔16外段的锁栓2上活动套装有一连接块6,连接块6的外侧与锁栓2末端的螺帽63之间的锁栓2上套有弹簧62,拨柄状的操控机构7活动垂直穿装在连接块6上并有一后探的扁形端711,与扁形端711活动插放的是锁壳体盖板17上开设的长形控制槽18,控制槽18的长度方向两端各设有与长形控制槽豁通的卡孔181。参见图7在后探的扁形端711端部装设有一与连接块6外侧相邻的压板712边缘相抵靠的凸轮713。参见图7锁栓2沿锁壳体1本体下段的横向设置并与锁壳体1的一侧壁的插孔12活动插装,锁栓2的位于锁壳体1内侧段的末端连接有一L形的连接板25,拨柄状的操纵机构7与L形的连接板25相连接并沿锁壳体前壁11上的滑槽13内横向移动。参见图8锁栓2活动装放在锁壳体1前板壁的左下或右下角固定的凵形板4内并呈横向设置,拨柄状的操纵机构7穿过凵形板4的条形滑槽41后与锁栓2相连并沿条形滑槽41的横向移动。参见图9在锁栓2位于锁壳体1的内部段两侧各卡装有一挡圈27,在一挡圈27与锁壳体1侧壁内侧之间的锁栓段上套有一弹簧28,在另一挡圈27的轴向一侧开设有一锁沟26,与锁沟26相卡嵌或脱离的是操控机构7的锁卡板79,锁卡板79包括一个与锁壳体1前壁面相贴靠的纵向板部和一个与纵向板部连为一体的后探水平板部构成,在纵向板部上开设有与外探的操控机构7相插拨的导孔72,在纵向板部的上部的导孔71中插放有与锁壳体1相连接的凸柱76,在凸柱76及凸柱76两侧纵向板部的凸片74之间装设有一扭簧77,水平板部上有一下探的并与锁沟26相插嵌或脱开的卡舌部75。参见图10至图12及图17至图19锁卡板79的纵向板部上的导孔72为条形孔或矩形孔或Y形孔,与导孔72相插装的外探操纵机构7为一转钮或一拨块78,在条形的导孔72的一侧的锁卡板79本体上开设有一与转钮78的内探偏心轴781相卡拨的弧形孔73。参见图10、图12在锁卡板79的与锁壳体1前侧壁内侧贴挂的纵向板部的内侧扣装有一连控板701,连控板701上开设有与锁卡板79上开设的Y形导孔72形状相同的导孔7011,连控板701内侧的推动板702通过其外凸的推杆7022与连控板701及锁卡板79的Y形导孔72和7011相插装,探操纵机构7的转钮78的中心杆782穿过锁壳体前壁板11及锁卡板79、连控板701的Y形导孔72及7011下部后与推动板702上的卡孔7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有锁栓的门锁,有一与门体固定的锁壳体(1),在锁壳体(1)中设置有锁芯和与锁芯相作用的锁舌(40),在锁壳体(1)上设置有插舌(30),其特征在于:在锁壳体(1)上安装有与锁舌(40)相平行并横向移动的锁栓(2),锁栓(2)由与其相连动作用的外露于锁壳体(1)外部的操控机构(7)控制而横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昆
申请(专利权)人:王清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