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及其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290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及其设备,涉及校直器材领域,具体而言,该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包括有用于水平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一拉直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二拉直组件、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三拉直组件,多个拉直组件能够从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斜角方向对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被多个拉直组件连续校直,凸出的地方能够有效地被压紧拉直,提高线缆的直线保持性能。

A Linearity Maintaining Device for Cables and Its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ble straightness holding device and its equip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traightening equipment. Specifically, the cable straightness hold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for Horizontal Straightening cable, a second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for vertical straightening cable, a third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for oblique straightening cable, and a plurality of straightening components can be drawn from vertical direction. Horizontal and oblique directions are used to compress and straighten the cable so that the cable can be straightened continuously by several straightening components. The protruding areas can be effectively compressed and straightened to improve the straightening performance of th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及其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校直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生产线缆的过程中,在线芯经过包覆绝缘层或保护层后,线缆经包覆后进场都会出现弯曲变形等情况,因此,需要对线缆进行校直。而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线缆,在校直时,需要提供较大的压紧力,才能保证其校直效果。而现有的校直机的压紧力相对比较小,不能满足大直径线缆的校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能够从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斜角方向对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被多个拉直组件连续校直,凸出的地方能够被压直,提高线缆的直线保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能够有效将弯曲的线缆拉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包括有用于水平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一拉直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二拉直组件、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三拉直组件和机架;第一~第三拉直组件均包括有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多个转动轮以及多个压紧轮,多个转动轮均与第一底座连接,多个压紧轮均与第二底座连接,第一拉直组件的转动轮与压紧轮均竖直设置,第二拉直组件的转动轮与压紧轮均水平设置,第三拉直组件的转动轮与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10°~80°倾斜设置,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均与机架连接;多个转动轮的圆周与多个压紧轮的圆周均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容纳槽,多个转动轮与多个压紧轮均形成平行且交错设置的两排,转动轮的容纳槽以及相对一侧压紧轮的容纳槽形成拉直通道,以供线缆穿过。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拉直组件的转动轮与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30°~60°倾斜设置。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包括有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四拉直组件;第四拉直组件的转动轮与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120°~170°倾斜设置。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拉直组件的多个转动轮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转动轮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容纳一个压紧轮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拉直组件的多个压紧轮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压紧轮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容纳一个转动轮通过。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所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拉直组件均包括有用于调节压紧轮的第一伸缩装置;第二底座均通过第一伸缩装置与机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拉力弹簧,第一伸缩装置设于机架上,拉力弹簧的一端与第一伸缩装置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底座相连。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第三、第四拉直组件的转动轮设于压紧轮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拉直组件设有用于调节转动轮的第二伸缩装置,第一底座通过第二伸缩装置与机架连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包括有导线筒;导线筒与机架连接,且导线筒的导线口与拉直通道相通。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设备,其包括引线机构以及上述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引线机构位于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的一端,且引线机构的引线端与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的拉直通道相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包括有用于水平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一拉直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二拉直组件、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三拉直组件,多个拉直组件能够从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斜角方向对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被多个拉直组件连续校直,凸出的地方能够有效地被压紧拉直,提高线缆的直线保持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设备,其包括有上述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能够有效将弯曲的线缆拉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第一拉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一拉直组件的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拉直组件的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三拉直组件的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三拉直组件的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第四拉直组件的第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第四拉直组件的第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第二拉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100-机架;101-固定座;103-固定柱;105-固定梁;110-第一拉直组件;120-第二拉直组件;130-第三拉直组件;140-第四拉直组件;150-转动轮;151-第一底座;153-第二伸缩装置;155-第一连接杆;160-压紧轮;161-第二底座;163-第一伸缩装置;165-拉力弹簧;167-导向块;169-第二连接杆;170-拉直通道;200-导线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用于水平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一拉直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二拉直组件、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三拉直组件和机架;所述第一拉直组件、所述第二拉直组件以及第三拉直组件均包括有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多个转动轮以及多个压紧轮,多个所述转动轮均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多个所述压紧轮均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10°~80°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均与所述机架连接;多个所述转动轮的圆周与多个所述压紧轮的圆周均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容纳槽,多个所述转动轮与多个所述压紧轮均形成平行且交错设置的两排,所述转动轮的容纳槽以及相对一侧所述压紧轮的容纳槽形成拉直通道,以供所述线缆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用于水平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一拉直组件、用于竖直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二拉直组件、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三拉直组件和机架;所述第一拉直组件、所述第二拉直组件以及第三拉直组件均包括有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多个转动轮以及多个压紧轮,多个所述转动轮均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多个所述压紧轮均与所述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第一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三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10°~80°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均与所述机架连接;多个所述转动轮的圆周与多个所述压紧轮的圆周均设有用于容纳线缆的容纳槽,多个所述转动轮与多个所述压紧轮均形成平行且交错设置的两排,所述转动轮的容纳槽以及相对一侧所述压紧轮的容纳槽形成拉直通道,以供所述线缆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30°~60°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包括有用于斜角方向拉直线缆的第四拉直组件;所述第四拉直组件的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压紧轮均沿顺时针偏移120°~170°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直线性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直组件、所述第二拉直组件、所述第三拉直组件以及所述第四拉直组件的多个所述转动轮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礼杨巍李苏平冯斌吴军杨华王健张春君李永忠白军文乔升锁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