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面整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形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足面整形结构。
技术介绍
脑卒中患者或者肢体损伤患者术后或多或少会出现足部畸形情况,包括前脚掌和脚后跟呈现畸变、脚趾畸形等。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对这两种畸形进行整形的结构,使得患者在康复运动过程中或康复运动后无法对足部进行有效的整形。经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相同的已公开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足面整形结构,以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前脚掌和脚后跟畸变、脚趾畸形进行有效整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包括足部支架组件,所述足部支架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向上延展有两个侧挡板,所述底板的后端安装有后挡板,所述足面整形结构还包括:足后部整形组件,所述足后部整形组件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两个侧挡板内壁上的后跟夹部件,所述后跟夹部件的后端向所述底板的中线弯折;足面整形组件,所述足面整形组件包括脚趾压块、压块连接部件和连接部件安装座,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后挡板的右侧面,所述压块连接部件的后端穿插于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所述脚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包括足部支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架组件(10)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左右两端向上延展有两个侧挡板(12),所述底板(11)的后端安装有后挡板(13),所述足面整形结构还包括:足后部整形组件(40),所述足后部整形组件(40)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两个侧挡板(12)内壁上的后跟夹部件(41),所述两个后跟夹部件(41)的后端分别向所述底板(11)的中线弯折;足面整形组件(50),所述足面整形组件(50)包括脚趾压块(51)、压块连接部件(52)和连接部件安装座(53),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安装于所述后挡板(13)的右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包括足部支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支架组件(10)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的左右两端向上延展有两个侧挡板(12),所述底板(11)的后端安装有后挡板(13),所述足面整形结构还包括:足后部整形组件(40),所述足后部整形组件(40)包括两个安装于所述两个侧挡板(12)内壁上的后跟夹部件(41),所述两个后跟夹部件(41)的后端分别向所述底板(11)的中线弯折;足面整形组件(50),所述足面整形组件(50)包括脚趾压块(51)、压块连接部件(52)和连接部件安装座(53),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安装于所述后挡板(13)的右侧面,所述压块连接部件(52)的后端穿插于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所述脚趾压块(51)的一端与所述压块连接部件(52)的前端连接,并横向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后跟夹部件(41)均为长方形弹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挡板(12)对应所述两个后跟夹部件(41)后端处各设有一个后跟夹调节部件(42),所述每个后跟夹调节部件(42)螺接并穿过所述两个侧挡板(12)抵在所述两个后跟夹部件(4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面整形组件(50)还包括第一把手(54),所述第一把手(54)的连接部固定连接有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螺接在所述后挡板(13)的侧面,当需要稳定所述脚趾压块(51)的高度时,所述第一把手(54)带动所述螺杆旋进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被紧固;当需要调整所述脚趾压块(51)的高度时,所述第一把手(54)带动所述螺杆旋出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松动,带动所述压块连接部件(52),进而带动所述脚趾压块(51)围绕所述螺杆的轴心转动,从而调整脚趾压块(51)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足面整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下端为夹型结构,所述压块连接部件(52)穿插于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座(53)下端的夹型结构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维新,钱阳,赵言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帝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