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定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67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射线定位薄膜领域,尤其是射线定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射线定位薄膜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40~90份,塑料粒子10~4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中使用,可以依据拍摄后的图片,将允许穿刺的部位和范围,通过产品的坐标标识表示出来,使穿刺的范围更加精确的同时增加了使用便利性。而且这种新的穿刺方式,摆脱了对于解剖标志的依赖,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和体表解剖变异的患者,是一种不同于教科书讲授的新方法,有效防止了损伤的发生。在椎体成形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使得患者在一到两次C臂机拍照中,就可以标出患者的手术进针入路,从而大幅度减少了照射的次数和手术时间,降低了医患双方的辐射量。拍片次数由7‑8次减少到1‑2次,拍片时间由30‑40分钟缩短至5‑10分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临床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线定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射线定位薄膜领域,尤其是射线定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之前需要X光射片,确定胸腔积液的范围和量的大小。再根据相应的解剖定位进行穿刺。使用这种方式时,肥胖病人或解剖标志不清晰的患者,穿刺容易导致脏器损伤。在椎体成形术中,传统的方法是在患者的体表放置克氏针,经过多次拍摄以后,确定克氏针和椎体的位置关系,从而找到手术的进针入路,这个过程一般需要7-8次,时间在30-40分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线定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中使用,可以依据拍摄后的图片,将允许穿刺的部位和范围,通过产品的坐标标识表示出来,使穿刺的范围更加精确的同时增加了使用便利性。而且这种新的穿刺方式,摆脱了对于解剖标志的依赖,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和体表解剖变异的患者,是一种不同于教科书讲授的新方法,有效防止了损伤的发生。在椎体成形术中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使得患者在一到两次C臂机拍照中,就可以标出患者的手术进针入路,从而大幅度减少了照射的次数和手术时间,降低了医患双方的辐射量。拍片次数由7-8次减少到1-2次,拍片时间由30-40分钟缩短至5-10分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临床使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线定位薄膜,所述射线定位薄膜中各原料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40~90份,塑料粒子10~40份。具体地,所述射线定位薄膜中各原料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80份,塑料粒子20份。具体地,所述塑料粒子为医用PVC粒子。一种射线定位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硫酸钡及塑料粒子放入到容器中,进行加热融化后搅拌均匀;b.将搅拌均匀的物料通过注塑机制成一定厚度的薄膜毛坯;c.将薄膜毛坯进行雕刻,形成射线定位薄膜;d.将射线定位薄膜依次进行上胶、贴膜、包装、灭菌工序,成为可使用的成品。具体地,步骤a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80-200摄氏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射线定位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中使用,可以依据拍摄后的图片,将允许穿刺的部位和范围,通过产品的坐标标识表示出来,使穿刺的范围更加精确的同时增加了使用便利性。而且这种新的穿刺方式,摆脱了对于解剖标志的依赖,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和体表解剖变异的患者,是一种不同于教科书讲授的新方法,有效防止了损伤的发生。在椎体成形术中本专利技术的使用,使得患者在一到两次C臂机拍照中,就可以标出患者的手术进针入路,从而大幅度减少了照射的次数和手术时间,降低了医患双方的辐射量。拍片次数由7-8次减少到1-2次,拍片时间由30-40分钟缩短至5-10分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临床使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射线定位薄膜,所述射线定位薄膜中各原料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40~90份,塑料粒子10~40份。硫酸钡80份,塑料粒子20份。所述塑料粒子为医用PVC粒子。a.将硫酸钡及塑料粒子放入到容器中,进行加热融化后搅拌均匀;b.将搅拌均匀的物料通过注塑机制成一定厚度的薄膜毛坯;c.将薄膜毛坯进行雕刻,形成射线定位薄膜;d.将射线定位薄膜依次进行上胶、贴膜、包装、灭菌工序,成为可使用的成品。步骤a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80-200摄氏度。实施例:将纯度为96-99%的硫酸钡80份,塑料粒子20份,放入容器内,然后将容器加热至180摄氏度之后,使得硫酸钡与塑料粒子融化后搅拌均匀。最后将融化后的物料,用模具制成厚度0.8毫米的薄膜毛坯。将薄膜毛坯进行雕刻,形成射线定位薄膜;将射线定位薄膜依次进行上胶、贴膜、包装、灭菌工序,成为可使用的成品。该薄膜解决了体内深部组织和在体表投影的对应问题,使投影可以用坐标形式表示出来,广泛用于骨科手术如椎体成形术椎体的定位,外固定支架骨折线长度测量,股骨取钉术对螺钉的定位;呼吸科胸腔积液穿刺活检,引流的精确定位,尤其适合解剖标志不明确的患者,以及不适合解剖定位而需要深部组织穿刺的患者。经过实验得知,当硫酸钡份数为40份时,制备出的薄膜厚度为1.2~1.6毫米,其中最优值为1.6毫米;当硫酸钡份数为50份时,制备出的薄膜厚度为1.05~1.4毫米,其中最优值为1.4毫米;当硫酸钡浓度为60%时,制备出的薄膜厚度为0.9~1.2毫米,其中最优值为1.2毫米;当硫酸钡份数为70份时,制备出的薄膜厚度为0.75~1.0毫米,其中最优值为1.0毫米;当硫酸钡份数为80份时,制备出的薄膜厚度为0.6~0.8毫米,其中最优值为0.8毫米。而当硫酸钡份数为80份时,制备出0.8毫米厚的薄膜的透视效果最佳,且厚度适中,不易脱落和断裂。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线定位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定位薄膜中各原料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40~90份,塑料粒子1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线定位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定位薄膜中各原料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40~90份,塑料粒子10~4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线定位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定位薄膜中各原料的体积份数为:硫酸钡80份,塑料粒子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线定位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粒子为医用PVC粒子。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线定位薄膜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昱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