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PR模型的小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工程和岩石物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R模型的小尺度裂缝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在裂缝性储层中,裂缝是有效的储集空间和重要的渗流通道,影响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甜点分布、单井产能及开发效果。裂缝建模是反映裂缝表征参数和裂缝空间分布的三维定量模型,该模型既能反映裂缝分布规律,又能满足油藏工程研究需要,对裂缝性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裂缝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等效思想建立的连续介质裂缝模型,二是考虑储层裂缝的非均质性和多尺度性的离散介质裂缝模型。连续介质裂缝模型是对真实地层的一种高度简化,不能真实模拟储层裂缝的非均质性和不连续性,也不能描述网块内以及网块之间的连通性。然而,离散介质裂缝模型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储层各尺度裂缝的分布、密度、裂缝自身属性等特征,反映了裂缝的非均质性和多尺度性,更逼近现实情况,是目前最常用的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储层裂缝具有明显的多尺度特征,目前大中尺度裂缝可以通过地震资料直接识别,故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描述准确。小尺度裂缝是储层裂缝网络的主体部分,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R模型的小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与小尺度裂缝发育相关的次变量,并统计所述次变量的个数;对所述次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多个第一主成分变量;对所述第一主成分变量进行优选,获得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利用PR模型融合所述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获得井间综合裂缝发育概率体;以所述井间综合裂缝发育概率体约束单井裂缝密度曲线,建立裂缝密度模型;根据小尺度裂缝几何形态和所述裂缝密度模型,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R模型的小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与小尺度裂缝发育相关的次变量,并统计所述次变量的个数;对所述次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多个第一主成分变量;对所述第一主成分变量进行优选,获得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利用PR模型融合所述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获得井间综合裂缝发育概率体;以所述井间综合裂缝发育概率体约束单井裂缝密度曲线,建立裂缝密度模型;根据小尺度裂缝几何形态和所述裂缝密度模型,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小尺度裂缝发育相关的次变量,具体包括:对小尺度裂缝发育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与小尺度裂缝发育相关的次变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次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多个第一主成分变量,具体包括:对所述次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的次变量数据;对所述标准化的次变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多个第一主成分变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主成分变量进行优选,获得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具体包括:根据累计贡献率对所述第一主成分变量进行优选,获得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其中,所述累计贡献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的个数小于所述次变量的个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PR模型融合所述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获得井间综合裂缝发育概率体,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多个第二主成分变量与小尺度裂缝发育概率的关系,将各单一第二主成分变量的数据转换成对应的单一小尺度裂缝发育条件概率体;利用PR模型将多个所述单一小尺度裂缝发育条件概率体融合成井间综合裂缝发育概率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小尺度裂缝几何形态和所述裂缝密度模型,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具体包括:根据小尺度裂缝产状参数统计结果,在所述裂缝密度模型的约束下,结合退火模拟法和基于目标的示性点过程模拟法,建立小尺度裂缝模型。7.一种基于PR模型的小尺度裂缝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小尺度裂缝发育相关的次变量,并统计所述次变量的个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爽,侯加根,刘钰铭,宋随宏,赵淑霞,周银邦,何应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