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小结构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精确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208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小结构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精确提取方法,根据复杂小结构目标表面的几何结构及表面电流情况对其进行分区,并分别计算各分区的散射场,再从中逐个优选确定散射中心在此基础上对各散射中心参数模型进行叠加,从而获得复杂小结构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在目标分区方面,通过采用目标表面几何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初步分区,再利用各分区的表面电流获取各区的时频像,根据时频像确定出最清晰的分区,提高了分区的效率和准确性;在确定散射中心方面,增加了根据雷达视线的空间角范围内各分区散射场幅度的最大值确定散射中心的方法,提高了选取散射中心的效率及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小结构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精确提取方法
本方法属于雷达目标散射特性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小结构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精确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雷达目标的散射中心一般位于目标表面几何不连续处,准确反映了目标的几何结构与散射特性。因此,复杂结构目标散射中心的提取是目标隐身设计和自动目标识别(ATR)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随着民用和军用小型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相关研究对复杂小结构类目标散射中心的提取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目标三维散射中心提取方法经过多年发展,现有的方法从原理上可分为两类:一为后向方法,基于仿真计算或实际测量得到目标的雷达成像结果,以此提取散射中心;二为前向方法,基于目标的几何结构,采用高频法如物理光学(PO)与弹跳射线法(SBR)等计算目标的散射场,以此提取散射中心。然而对于复杂目标,后向方法的建模精度与得到的雷达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紧密相关,但是图像高分辨率需要的高采样率使得计算或测量工作量巨大,缺乏快捷性;而前向方法中采用的高频法对于复杂小结构目标上各结构间的多次耦合无法精确处理,因此散射场计算精度不足,难以获得精确的散射中心建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杂小结构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精确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复杂小结构目标剖分为多个面元,获取每个面元的几何信息;步骤二:根据面元的几何信息计算所有相邻面元的单位法向向量内积,将计算结果与设定的向量内积阈值相比较,当内积大于向量内积阈值时,则两面元之间过渡光滑,判定两面元在同一分区内,否则为不同的分区;步骤三:计算雷达视线的空间角范围内各个分区散射场幅度的最大值Emax,并与设定的散射场阈值进行比较,将Emax大于散射场阈值的分区确定为散射中心分区,将Emax小于或等于散射场阈值的分区确定为非散射中心分区;步骤四:由步骤三中确定的散射中心分区得到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小结构目标散射中心模型精确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复杂小结构目标剖分为多个面元,获取每个面元的几何信息;步骤二:根据面元的几何信息计算所有相邻面元的单位法向向量内积,将计算结果与设定的向量内积阈值相比较,当内积大于向量内积阈值时,则两面元之间过渡光滑,判定两面元在同一分区内,否则为不同的分区;步骤三:计算雷达视线的空间角范围内各个分区散射场幅度的最大值Emax,并与设定的散射场阈值进行比较,将Emax大于散射场阈值的分区确定为散射中心分区,将Emax小于或等于散射场阈值的分区确定为非散射中心分区;步骤四:由步骤三中确定的散射中心分区得到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之间进一步包括:计算各面元的表面电流,根据各分区的表面电流计算分区的时频像,并判断时频像内是否存在耦合成分,如果不存在则分区是清晰的,否则分区不清晰;若分区不清晰则提高向量内积阈值,采用步骤二中的方法再次对不清晰的分区中的面元重新分区,直到每个分区都清晰为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稀疏方位角采样率抽取雷达视线空间角,计算抽取出的雷达视线空间角对应的各面元的表面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稀疏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琨毅肖光亮杨明林盛新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