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117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点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点胶系统,包括承托装置、点胶装置、驱动装置及控制装置。点胶装置的针头包括连接部和收缩部,收缩部内设弹性体,通过其变形使收缩部内腔与外界实现连通或截断两种状态自由切换,继而控制胶体流出与阻断,点胶时避免出现拉丝或拖尾现象;弹性体在控制装置作用下连续变形,出胶口径随之连续变化,有利于控制点胶时所流出胶体的体积,从而满足不同形状、体积胶点的需求,无需更换针头。驱动装置驱动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针头靠近或远离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弹性体电连接,以分别控制驱动装置运动以及弹性体变形,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提高了点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点胶
,具体涉及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
技术介绍
点胶,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是把胶体(如电子胶水、油或者其它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以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的过程。传统的点胶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作业,费时费力,且由于人的局限性,在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多涂、溢胶、涂歪的问题;随着点胶工艺的发展,自动化点胶设备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往的点胶方式,提高了点胶效率,且点胶位置精准,成品率高。但是,现有的点胶设备在进行点胶一段时间后,针头会残留胶体,胶体本身具有粘性,因此在一次点胶结束针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胶体会在针头和基板之间拉出一道细丝,致使胶点形状拖尾;同时,针头带走较多的胶体,使得胶点体积减少,致使胶点形状凹陷;再者,如果针头残留胶体量过多,会影响下一次点胶质量,甚至会磨损针头,影响针头寿命。因此,在点胶过程中要及时清除针头上残留的胶体,目前主要采用先停机、再由人工定时手动清理针头残留胶体的方法,但此方法清理效率低,且不能保证针头清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点胶设备在点胶过程中针头易残留胶体,且需人工清理,严重影响后续点胶质量和效率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胶体不残留、点胶质量好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包括,承托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平台,用于承托待点胶件;点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和至少一个针头,所述针头包括一端与所述输胶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收缩部;所述收缩部设置有出胶口,所述收缩部的内腔设置有弹性体,并通过所述弹性体的变形,以使得所述收缩部的内腔在与所述出胶口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出胶口截断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运动,并与所述弹性体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弹性体变形。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体部分贴合设置在所述收缩部的一侧内壁面,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收缩部的另一侧内壁面之间预留瓦形间隙。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体抵靠所述收缩部的另一侧内壁面,且靠近所述出胶口的一端与所述出胶口的端面平齐。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弹性体的材质选自聚氨酯复合材料、硅橡胶复合材料、偏铌酸钾钠、偏铌酸锶钡中的一种。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承托装置上的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铰接的第一活动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活动臂铰接的第二活动臂;所述第二活动臂包括铰接头以及与所述铰接头一体成型的座板,所述座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针头的通固定孔。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有进口端以及与所述进口端相对的出口端;所述进口端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第一压力感应器,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还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二传送带以及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对设置的烘干光源;所述出口端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烘干光源电连接的第二压力感应器,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停止以及所述第二传送带、所述烘干光源的启动。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烘干光源为量子点发光面板或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烘干光源为由若干子面板通过连接装置组成的拼接面板。进一步优选地,该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所述第二传送带靠近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出口端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同一平面,以用于将所述待点胶件从所述第一传送带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带。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包括承托装置、点胶装置、驱动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点胶装置包括输胶管和针头,该针头由一端与输胶管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收缩部构成,收缩具有出胶口,其内腔设置有弹性体。弹性体通过变形使得收缩部的内腔与出胶口实现连通或者截断两种状态的自由切换,继而控制针头内胶体的流出与阻断,当点胶结束针头向上运动过程中,胶体不会由针头溢流出来,避免出现拉丝或者拖尾现象;弹性体的连续变化即可连续控制出胶口径大小,有利于控制每次点胶时所流出胶体的体积,从而满足胶点不同形状、体积的需求,无需更换针头。另外,驱动装置驱动点胶装置运动并带动针头靠近或远离待点胶件,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以及弹性体电连接以分别控制驱动装置运动以及弹性体的变形,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灵活,提高了点胶效率。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当弹性体变形增大抵靠收缩部的另一侧内壁面时,也即,弹性体能够完全堵塞出胶口,阻断胶体流出;同时,弹性体靠近出胶口的一端与出胶口的端面平齐,将出胶口的残余胶体挤出,无残留,无需停机人工清洁,且能够保持针头的清洁度,避免了对下一次点胶质量的影响。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其弹性体选用聚氨酯复合材料、硅橡胶复合材料、偏铌酸钾钠、偏铌酸锶钡材料,在控制装置作用下,弹性体的频率响应高、动态反应快,且受外力干扰少,能够实现精密位移输出,实现连续变形,有利于控制每次点胶时所流出胶体的体积。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烘干光源为量子点发光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均为面光源,发光均匀,安全耐用,采用面光源对胶点进行烘干,整个胶点干燥程度均匀,能够充分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等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针头在第一状态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中针头在第一状态时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针头在第二状态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中针头在第二状态时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二活动臂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1中第二活动臂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托装置;11-底座;12-平台;121-第一辊轴;1211-第一压力感应器;122-第二辊轴;1221-第二压力感应器;123-第三辊轴;124-第四辊轴;13-第一传送带;2-点胶装置;21-输胶管;22-针头;221-连接部;222-收缩部;2221-出胶口;223-弹性体;3-驱动装置;31-支撑臂;32-第一活动臂;33-第二活动臂;331-铰接头;332-座板;3321-固定孔;4-烘干装置;41-第二传送带;42-烘干光源;5-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装置(1),包括底座(1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平台(12),用于承托待点胶件;点胶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21)和至少一个针头(22),所述针头(22)包括一端与所述输胶管(21)相连接的连接部(22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221)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收缩部(222);所述收缩部(222)设置有出胶口(2221),所述收缩部(222)的内腔设置有弹性体(223),并通过所述弹性体(223)的连续变形,以使得所述收缩部(222)的内腔在与所述出胶口(2221)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出胶口(2221)截断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1)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2)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22)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控制装置(5),与所述驱动装置(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运动,并与所述弹性体(22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弹性体(223)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装置(1),包括底座(1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平台(12),用于承托待点胶件;点胶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输胶管(21)和至少一个针头(22),所述针头(22)包括一端与所述输胶管(21)相连接的连接部(22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221)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收缩部(222);所述收缩部(222)设置有出胶口(2221),所述收缩部(222)的内腔设置有弹性体(223),并通过所述弹性体(223)的连续变形,以使得所述收缩部(222)的内腔在与所述出胶口(2221)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出胶口(2221)截断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承托装置(1)上,并与所述点胶装置(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点胶装置(2)运动并带动所述针头(22)靠近或远离所述待点胶件;控制装置(5),与所述驱动装置(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驱动装置(3)运动,并与所述弹性体(223)电连接以控制所述弹性体(223)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体(223)部分贴合设置在所述收缩部(222)的一侧内壁面,所述弹性体(223)与所述收缩部(222)的另一侧内壁面之间预留瓦形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体(223)抵靠所述收缩部(222)的另一侧内壁面,且靠近所述出胶口(2221)的一端与所述出胶口(2221)的端面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胶点拖尾的自动化点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223)的材质选自聚氨酯复合材料、硅橡胶复合材料、偏铌酸钾钠、偏铌酸锶钡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胶点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祥马金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辰卓锐苏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