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102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设置的佩戴框架、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药液输送管、药液输送装置和药液储存箱;所述按摩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人体头部相对的穴位定位孔,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安装于所述按摩框架上并与所述穴位定位孔相对设置;所述药液输送装置经过所述药液输送管向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输送所述药液储存箱内的药品,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能够对相应的穴位同时进行渗药与按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头痛治疗仪,不同于传统的药物服用和注射,采用经皮治疗的方式,将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人体穴位中,从而规避药物口服和注射的弊端,在渗入药物的同时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偏头痛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
技术介绍
偏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儿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女性多见,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偏头痛频繁发作将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睡眠,工作生活将受到十分大的影响,长时间的偏头痛将导致性格发生变化,往往性情变得暴躁,心理脆弱,丧失信心,对人的心脑血管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临床上头痛发作后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也较常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根除偏头痛,常采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药物的方式缓解疼痛,还有采用按摩、冷敷等物理方式缓解。然而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药物效果明显,但对人体将产生一定程度的药物依赖反应。而且注射药物需要到专业指定的地点进行注射,而物理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缓解头痛的效果。因而,在无需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的前提下,有效缓解患者偏头痛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同于传统的药物服用和注射,采用经皮治疗的方式,将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人体穴位中,从而规避药物口服和注射的弊端,在渗入药物的同时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偏头痛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设置的佩戴框架、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药液输送管、药液输送装置和药液储存箱;所述按摩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人体头部相对的穴位定位孔,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安装于所述按摩框架上并与所述穴位定位孔相对设置;所述药液输送装置经过所述药液输送管向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输送所述药液储存箱内的药品,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能够对相应的穴位同时进行渗药与按摩。优选地,所述佩戴框架包括一与头顶配合并横向设置的弧形板条状的头顶支撑部和一与额头配合设置的环形板条状的头部固定座,所述头部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面设置有锁定座,所述头顶支撑部的两端竖向设置有安装销,所述安装销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顶紧螺丝穿过所述锁定座顶紧固。优选地,所述头部固定座的环形本体后端为非闭合结构。优选地,所述穴位定位孔包括与百会穴相对的穴位定位孔A和与两侧太阳穴相对的穴位定位孔B;所述穴位定位孔A设置于所述头顶支撑部的顶部,所述穴位定位孔A处的所述头顶部支撑部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平面A,所述安装平面A用于固定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所述穴位定位孔B设置于所述头部固定座的两侧,所述穴位定位孔B处的所述头部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平面B,所述安装平面B也用于固定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优选地,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包括药液输送管接头、海绵体、按摩头、电机和内侧与所述安装平面A或所述安装平面B固定连接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一中部带有卡接孔的圆形罩体结构,所述海绵体为柱形体,所述海绵体内侧依次穿过所述卡接孔、所述穴位定位孔与人体头部接触设置,所述海绵体外侧与所述卡接孔卡接固定,所述药液输送管接头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且所述药液输送管接头与伸入所述壳体内侧的所述海绵体相通;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外端面上,所述按摩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按摩头挤压所述海绵体并对人体头部进行按摩。优选地,所述按摩头为一三角进行倒圆角处理的三角形立柱,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按摩头的两端面与所述按摩头固定连接,所述按摩头做倒圆角处理的三个圆角交替挤压所述海绵体并对人体头部进行按摩。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安装平面A或所述安装平面B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头部固定座首端还设置有一安装平面C,所述药液输送装置固定于所述安装平面C上,所述药液储存箱则固定于所述药液输送装置的顶部;所述药液输送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平面C上的支撑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内部的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设置有3个,3个所述微型水泵上设置的进泵导管与所述药液储存箱连通,3个所述微型水泵上设置的出泵接头则分别与3条独立设置的所述药液输送管连通,其中两条所述药液输送管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座两侧的所述药液输送管接头连通,另一条则与所述头部支撑部处的所述药液输送管接头连通。优选地,所述支撑壳体与所述安装平面C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佩戴框架为塑料材质,且其与人体头部的接触侧粘贴有一层人体硅胶垫;所述佩戴框架外侧还设置有为整个治疗仪输送电力和电气信号的线路管。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头痛治疗仪,不同于药物服用和注射,采用经皮治疗的方式,将药物通过皮肤渗入人体穴位中,从而规避药物口服和注射的弊端。在电机和微型水泵的同时作用下,在渗入药物的同时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偏头痛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新型头痛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头顶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头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药液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头顶支撑部、11-安装销、12-穴位定位孔A、13-安装平面A、2-头部固定座、21-安装槽、22-锁定座、23-穴位定位孔B、24-安装平面B、25-安装平面C、3-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31-药液输送管接头、32-海绵体、33-按摩头、34-电机、35-外壳体、4-药液输送管、5-药液输送装置、51-支撑壳体、52-微型水泵、53-进泵导管、54-出泵接头、6-药液储存箱、7-线路管、8-人体头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如图1-3所示,包括与人体头部8配合设置的佩戴框架、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3、药液输送管4、药液输送装置5和药液储存箱6;按摩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人体头部8相对的穴位定位孔,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3安装于按摩框架上并与穴位定位孔相对设置;药液输送装置5经过药液输送管4向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3输送药液储存箱6内的药品,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3能够对相应的穴位同时进行渗药与按摩。对于佩戴框架的具体设置,本实施例中,佩戴框架包括一与头顶配合并横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设置的佩戴框架、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药液输送管、药液输送装置和药液储存箱;所述按摩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人体头部相对的穴位定位孔,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安装于所述按摩框架上并与所述穴位定位孔相对设置;所述药液输送装置经过所述药液输送管向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输送所述药液储存箱内的药品,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能够对相应的穴位同时进行渗药与按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头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头部配合设置的佩戴框架、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药液输送管、药液输送装置和药液储存箱;所述按摩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人体头部相对的穴位定位孔,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安装于所述按摩框架上并与所述穴位定位孔相对设置;所述药液输送装置经过所述药液输送管向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输送所述药液储存箱内的药品,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能够对相应的穴位同时进行渗药与按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头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框架包括一与头顶配合并横向设置的弧形板条状的头顶支撑部和一与额头配合设置的环形板条状的头部固定座,所述头部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面设置有锁定座,所述头顶支撑部的两端竖向设置有安装销,所述安装销插接于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顶紧螺丝穿过所述锁定座顶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头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座的环形本体后端为非闭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头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定位孔包括与百会穴相对的穴位定位孔A和与两侧太阳穴相对的穴位定位孔B;所述穴位定位孔A设置于所述头顶支撑部的顶部,所述穴位定位孔A处的所述头顶部支撑部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平面A,所述安装平面A用于固定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所述穴位定位孔B设置于所述头部固定座的两侧,所述穴位定位孔B处的所述头部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平面B,所述安装平面B也用于固定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头痛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与经皮渗药装置包括药液输送管接头、海绵体、按摩头、电机和内侧与所述安装平面A或所述安装平面B固定连接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一中部带有卡接孔的圆形罩体结构,所述海绵体为柱形体,所述海绵体内侧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贵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