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100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压力传导装置包括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连通的介质流通接口,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体内液体容纳空间连通的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简易的囊体等力敏感应膜作为测压元件;测量过程中可以自动调零,消除因时间变化和温度变化带来的零点漂移;在监测压力的同时可引流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生命体内的血液、组织和体液等都有一定压力,比如血压、颅内压、椎管内压力、膀胱压力、子宫压力等。体内压力监测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方式。有创方式又称为直接测量法,是通过与测量部位建立直接通道,使用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信号。有创方式因其更加准确可靠而在临床上被普遍认定为是金标准。直接测量法中,根据所使用的传感器的特性可分为光纤传感器和压阻桥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虽然测量准确,但是它制造复杂,成本昂贵,使用不便,在监测压力的同时不能兼顾引流、灌注等治疗功能。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压阻桥式传感器,而且因空间体积和成本所限,压阻桥式传感器的材料几乎都是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桥式传感器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因工作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而有非常明显的零点漂移。另外,构成整个电路的其他电子元件也存在因工作时间和环境温度变化而有非常明显的零点漂移(失调电压)。因为存在较大的零点漂移,因此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调零操作,长时间监护测量过程中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调零操作。无论监测设备如何先进智能,调零操作必需事先将被测量的压力载荷断开卸载掉才可以。这对实际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在某些体内测量时变得不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的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将体内液体引出体外的硬质密封容器内,在硬质密封容器使用简易的力敏感应膜作为压力传导元件,将硬质密封容器内体内液体的压力传导至测量介质,然后对测量介质进行测压;测量过程中可以对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的压力自动调零,消除因时间变化和温度变化带来的零点漂移。此外,通过引流阀后连接体内液体收集袋,实现了在压力监测的同时还以供进行引流治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连通的介质流通接口,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体内液体容纳空间连通的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介质为液体或气体。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力敏感应膜为一个囊体,所述囊体内腔为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力敏感应膜为四周与所述刚性密闭容器侧壁内壁密封连接的膜片,在所述刚性密闭容器内部分隔出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囊体包括囊本体和介质管路,所述囊本体设置于硬质密封容器内部,介质管路的一端设置于囊本体上并与囊本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流通接口密封连接。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导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囊本体通过该支撑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内。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件中部穿过所述囊本体内部,一端伸出囊本体并与囊本体密封连接,伸出囊本体的一端形成一个固定端,所述固定端支撑于硬质密封容器上,另一端穿入所述介质管路并支撑于硬质密封容器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介质管路内壁非密封配合。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体内液体流入接口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的一端,所述介质流通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的另一端。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密封容器包括硬质腔体和腔体端盖,硬质腔体一端设置所述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另一端开设有装配口,所述腔体端盖密封地装配于所述装配口,所述介质流通接口及体内液体流出接口设置于所述腔体端盖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导装置还包括容器固定机构,所述硬质密封容器固定设置于该容器固定机构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容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耳以及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上是设置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二固定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口;所述硬质密封容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于第一限位口,第二限位块限位于第二限位口。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传导装置还包括介质管路延伸管、导管、外引流管路及引流阀门;所述介质管路延伸管在气体流通接口处与所述介质管路对接,所述导管与所述体内液体流入接口连接;所述外引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体内液体流出接口连接,所述引流阀门设置于所述外引流管路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体内压力测量装置还包括体内液体回收袋,该体内液体回收袋的输入端与所述外引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一种上述体内压力传导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加工囊体;(2)将支撑件装配到囊体里;(3)将囊体及支撑件装配到腔体端盖上;(4)将装配有气囊及支撑件的腔体端盖装配到硬质腔体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将硬质密封容器装配到容器固定机构上的步骤;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在气体流通接口处装配一介质管路延伸管、在所述体内液体流入接口装配一导管、在所述体内液体流出接口装配一外引流管路、及在所述外引流管路上装配一引流阀门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简易的囊体等力敏感应膜作为测压元件;测量过程中可以自动调零,消除因时间变化和温度变化带来的零点漂移;在监测压力的同时可引流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的构成原理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中囊体体积和内外压差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的组装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的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中硬质密封容器、气囊、容器固定机构部分的组装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中气囊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中硬质腔体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中腔体端盖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中容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导管,20-硬质密封容器,30-气囊,40-气体管路延伸管,50-外引流管路,60-引流阀门,70-容器固定机构;11-引流孔,12-连接接口,21-硬质腔体,211-腔壁,212-容纳空间,213-体内液体流入接口,214-卡槽,215-第一限位块,22-腔体端盖,222-管连接件,223-气体流通接口,224-体内液体流出接口,225-第二限位块,31-囊本体,32-气体管路,33-支撑件,34-固定端,41-连接接头,71-固定底座,72-第一固定耳,73-第二固定耳,74-第一装配孔,75-第二装配孔,76-第一限位口,77-第二限位口,78-柔性胶垫。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主要包括:一个可容纳血液、组织和体液等体内液体的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体内液体容纳空间用于容纳从体内引出的体内液体,测量介质容纳空间内用于容纳测量介质,测量介质可以是介质气体,也可以是介质液体。引出的体内液体的压力通过力敏感应膜传导至测量介质,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感测测量介质的压力即可得到体内液体的压力的电信号。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模块是为了实现测压和引流而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连通的介质流通接口,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体内液体容纳空间连通的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硬质密封容器以及力敏感应膜,力敏感应膜设置在硬质密封容器中,将硬质密封容器分隔为一个体内液体容纳空间与一个测量介质容纳空间;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连通的介质流通接口,硬质密封容器上设置有与所述体内液体容纳空间连通的体内液体流入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介质为液体或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敏感应膜为一个囊体,所述囊体内腔为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敏感应膜为四周与所述刚性密闭容器侧壁内壁密封连接的膜片,在所述刚性密闭容器内部分隔出所述测量介质容纳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包括囊本体和介质管路,所述囊本体设置于硬质密封容器内部,介质管路的一端设置于囊本体上并与囊本体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流通接口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囊本体通过该支撑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中部穿过所述囊本体内部,一端伸出囊本体并与囊本体密封连接,伸出囊本体的一端形成一个固定端,所述固定端支撑于硬质密封容器上,另一端穿入所述介质管路并支撑于硬质密封容器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介质管路内壁非密封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内液体流入接口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的一端,所述介质流通接口和体内液体流出接口设置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的另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内压力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密封容器包括硬质腔体和腔体端盖,硬质腔体一端设置所述体内液体流入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亚特兰生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