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497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3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该压力传导机构包括压力传导部件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导部件及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压力传导部件设在注射泵推手座的滑道内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移动,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与复位弹簧相接触端面相对应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半球形凸起,半球形凸起与注射器推柄尾端相接触;压力传导部件侧面上带有曲柄,曲柄上穿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固接在所述注射泵推手座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压力传导部件的一端设有半球形凸起,在压力传导部件一侧设有曲柄机构,能够进行相对准确的压力传递,有效减小压力传导误差,使压力检测更真实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该压力传导机构包括压力传导部件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导部件及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回位弹簧;压力传导部件设在注射泵推手座的滑道内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移动,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与复位弹簧相接触端面相对应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半球形凸起,半球形凸起与注射器推柄尾端相接触;压力传导部件侧面上带有曲柄,曲柄上穿设有旋转轴,旋转轴固接在所述注射泵推手座上。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压力传导部件的一端设有半球形凸起,在压力传导部件一侧设有曲柄机构,能够进行相对准确的压力传递,有效减小压力传导误差,使压力检测更真实准确。【专利说明】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
技术介绍
注射泵是一种以注射器为耗材的自动注射装置,与传统注射方式相比具有精度高、速度范围宽等特点,在医疗行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满足患者实际需求,降低医疗事故,注射泵上一般都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以实时检测注射器中的推注压力,在压力出现异常时提供必要的报警。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压力检测装置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注射器中的实际压力,可能会出现压力异常时未产生报警而压力正常时产生误报警。这种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严重时可能造成注射泵无法使用,甚至导致医疗事故;同时也制约了注射泵的推广和使用。压力检测装置出现异常检测的原因除了与压力传感器本身检测精度有关外,压力传导机构对其能否进行正常检测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注射泵压力检测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I)注射器内压力通过注射器推柄5传给压力传导机构I ; (2)压力传导机构I将此压力传给压力传感器3 ; (3)压力传感器3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到注射泵中央处理器,通过逻辑判断检测压力是否正常。现有的压力传导机构一般都较为简单,由于注射器规格多样,推柄5大小不同,压力传导机构I并不能将每一种注射器的推柄压力如实传给压力传感器3,造成检测压力偏离实际压力。这种情况对小规格注射器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小规格注射器推力小,更容易受到压力传导机构的影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如图5、6所示,(I)由于小规格注射器推柄5不能压到压力传导机构I的中心,传导机构I在注射器推柄5推力的作用下出现了偏斜,压力传导机构与推手座滑道的侧壁压紧,二者摩擦力增大,这时压力传感器3所测量的是受到压力传导机构影响的注射器推力,其值小于注射器的实际推力。这种现象会造成当注射压力超过设计报警压力时,注射泵并未产生报警,而是继续推注,这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医疗事故。(2)注射器规格不同时,推柄推力在压力传导机构上的作用点也不同,这也会产生一定的传导误差。当压力传导机构未受力时,靠回位弹簧4回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能够减少压力传导误差,保证压力的检测更为准确;降低注射泵故障率,减少医疗事故。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该压力传导机构包括压力传导部件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及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压力传导部件设在注射泵推手座的滑道内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移动,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与回位弹簧相接触端面对应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与注射器推柄尾端相接触;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的侧面上带有曲柄,所述曲柄上穿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固接在所述注射泵推手座上。进一步,所述半球形凸起设在压力传导部件水平的中心线上。进一步,所述曲柄设在压力传导部件水平的中心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I)本技术通过在压力传导部件一端设有半球形凸起,压力传导部件一侧设有曲柄及旋转轴,消除了推手座滑道与传导部件摩擦阻力影响,可进行更准确的压力传导;(2)另外,压力传导部件上设有半球形凸起,针对不同规格注射器推柄推力作用位置相对固定,减小了传导误差;(3)提闻了注射栗的广品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注射泵压力传导机构未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注射泵压力传导机构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压力传导部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1中压力 传导部件的俯视图;图5是现有技术注射泵压力传导机构未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技术注射泵压力传导机构受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力传导部件2-旋转轴3-压力传感器4-回位弹簧5-注射器推柄6-半球形凸起7-曲柄8-推手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的注射泵压力传导机构,该压力传导机构包括压力传导部件I及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导部件I及压力传感器3之间设有回位弹簧4,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设在注射泵推手座8的滑道内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移动,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与回位弹簧4接触端面对应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半球形凸起6,所述半球形凸起6与注射器推柄5尾端相接触;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 一侧的边缘处带有曲柄7,所述曲柄7上穿设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固接在所述注射泵推手座8上。采用此技术方案,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侧面上带有曲柄,所述曲柄上穿设有旋转轴,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推手座滑道与传导部件摩擦阻力影响,可进行更准确的压力传导?’另外,压力传导部件上设有半球形凸起,针对不同规格注射器推柄推力作用位置相对固定,减小了传导误差;同时也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其中,所述半球形凸起设在压力传导部件水平的中心线上;保证压力传导部件受力均衡,减少传递误差。所述曲柄设在压力传导部件水平的中心线上;避免压力传导部件倾斜,保证压力传递的准确性。如图3、4所示,为压力传导部件I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不限于上述结构,具有此功能的压力传导部件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此压力传导机构的功能是通过杠杆形式进行相对准确的压力传递。该注射泵压力传导机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当压力传导机构未受力时,压力传导部件、压力传感器及回位弹簧处于正常的位置;当受到注射器推柄尾端的推力时,该注射器推柄尾端压力通过半球状凸起传递给压力传导部件,压力传导部件受力后绕旋转轴向上滑动,将压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3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传递到注射泵中央处理器,通过逻辑判断检测压力是否正常,如图2所示。压力消除,通过复位弹簧复位。本技术的压力传导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技术的技术创新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该压力传导机构包括压力传导部件(I)及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及压力传感器(3)之间设有回位弹簧(4);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设在注射泵推手座(8)的滑道内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移动,其特征是: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与回位弹簧(4)相接触端面对应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半球形凸起(6),所述半球形凸起(6)与注射器推柄(5)尾端相接触;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I)侧面带有曲柄(7),所述曲柄(7 )上穿设有旋转轴(2 ),所述旋转轴(2 )固接在所述注射泵推手座(8 )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泵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泵的压力传导机构,该压力传导机构包括压力传导部件(1)及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导部件(1)及压力传感器(3)之间设有回位弹簧(4);所述压力传导部件(1)设在注射泵推手座(8)的滑道内且能够在滑道内上下移动,其特征是: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1)与回位弹簧(4)相接触端面对应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半球形凸起(6),所述半球形凸起(6)与注射器推柄(5)尾端相接触;在所述压力传导部件(1)侧面带有曲柄(7),所述曲柄(7)上穿设有旋转轴(2),所述旋转轴(2)固接在所述注射泵推手座(8)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仲馨赵榆何连才刘平庞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来普惠康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